教育论文的学术价值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西传统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

家庭教育,中西,传统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曾经说过;“国家现代化以人才为基础,人才以教育为基础,教育以家庭为基础。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优秀的家庭教育元素。千百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在家庭教育领域辛勤耕耘,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纵观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如:德育为先,尊老爱幼,修身养性,以身作则,自强不息,博学多思,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中国的家长们在传统和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面前都表现出了无奈。针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对中西传统家庭教育进行比较。

第一,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中西传统家庭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

1,重视家庭教育。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家庭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2.家庭教育要从小抓起,及时教导。《颜氏家训》说:“父母幼时宜教,知人之色,知人之情,然后教之。”因为“生命是年轻的,精神是有专利的。长大了要好好想想,放松一下。你一定要早教,不要错过机会。”杜威也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尽早实施。

3.父母在教育中的责任划分。在中国和西方的许多文化中,母亲被描绘成主要的照顾者,而父亲的作用有限。父亲是孩子智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而且是孩子情感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导致孩子对父爱的敬畏多于爱,使亲子关系产生偏差,影响孩子的健全发展。

4.注意培养孩子热爱知识和阅读的习惯。中国古代的父母一直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从小引导孩子学习四书五经、百家争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西方父母也很重视家庭阅读,孩子睡前一定要听一个故事,这是西方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5.注意言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往往一个简单的行动比成千上万的强制灌输要有效得多。

第二,由于中西方的地理差异和文化差异,中西方传统家庭教育在更多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1,教育倾向不同。

在中国,家长重视社会教育,忽视孩子的成长。我国家长非常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但往往忽视了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促进孩子的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培养孩子,为孩子的成长铺路,把各种品行吸引到孩子身上。

西方父母更注重给孩子提供一个与之对抗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行,并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孩子的身心特点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的培养理念和方法。

2.不同的家庭教育价值观。

中国的家庭教育功能是由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种同构的思维取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予了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把父母的教育和孩子的个人成长与成就视为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的父母对教子非常看重人的名声,认为把他教成了有用的人就是他们的成就,而教不好就是可耻的。教育的目的是谋生,是挽回面子。

西方家庭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谋生做准备,而是为生存做准备。他们强调的“博雅教育”有一种塑造心灵的价值,一种与功利或专业考虑无关的价值。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观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遵循统治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感。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的家庭成员是教育者——父母。中国的父母有很强的亲子意识。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所以他们很重视自己的单方面塑造,影响孩子的人格建构。他们注重自身形象,忽视儿童与成人的互动,忽视相互影响的过程性和全面性,让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忽视儿童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以儿童为主体,强调个人奋斗、平等、民主、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将孩子视为家庭中平等的成员,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由选择。他们尊重儿童权利,不搞义务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提倡孩子自然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是发现和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沟通,重视教育的互惠性。在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人,而是孩子的朋友。

4.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持生命和道德的,所以非常重视生命和人际关系。所以中国的家长一直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对群体指指点点,受到大家的喜爱。所以父母培养孩子的修养,自我收敛,重含蓄,重层次。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信、忠、恕”。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历史故事、道德、忠诚和孝道。孩子从小就接触到冰冷的道德法律法规。我从小学习的是圣紫晶和弟子规。

西方文化掌握的是知识,家庭主要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知识来源于好奇心。因此,通过唤起对自然和各种童话的兴趣,孩子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利于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孩子的心理发展为最高方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庭教育的重点。

5.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家庭为导向,注重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以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加强。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着各种社会功能。它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征。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生活延续的一部分,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持久的家庭教育”的目标。它是维持和发展家庭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以及维护和促进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光宗耀祖”、“光宗耀祖”是读书人的追求和目标。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是一体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永生观”密切相关。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把受教育者放在突出的位置,重视人格的培养。个人标准与西方的家庭改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是由14 ~ 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所决定的。卢梭提倡自然和自由的教育。杜威提出教育是成长,教育是生活,个人是掌握自己经验的主体。但是,个人主义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的是人格丰富的个体,是真正能够控制自己、控制自己、超越自己的现代个体,是人格完善、人格健全的个体,而不是自私、功利的个体。

6、独立意识的培养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观是为了深造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不问。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意识淡漠,使孩子没有机会发展和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中国的父母完全和孩子绑在一起,教育责任过重。家长角色的不当延伸,代替孩子完成日常生活的一切安排,规定学习内容,设定发展方向,而不是孩子。使孩子成为依赖的个体,独立性极差,让孩子除了学习知识什么都不会。在看似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他们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在风雨面前变得无助。一旦失去帮助,他们会责怪别人。

西方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在西方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对亲戚朋友直呼其名,大胆发表意见,参与家庭讨论。有些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安排的,可以自己解决,自己处理。父母不是随便骂孩子的。他们给孩子留下一次又一次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敢冲、敢做、敢冒、敢表现。让孩子从小学会生存,有强健的体魄,吃苦耐劳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很坦然地走进生活。这样的独立人格,让孩子走向社会更看重个人能力和奋斗。

7.情感教育和体罚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爱的教育。然而,也许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含蓄,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薄弱。中国的亲子沟通也很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家庭里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就是“不”“不”“不”“不”。在中国,集体教育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除了用负面的话来引导孩子的行为。这就是亲权的体现。这样冰冷的命令话语,阻碍了情感教育。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和“棍棒底下出孝子”更是加大了加强情感教育的难度。

根据调查,在西方家庭中,鼓励性的语言经常被用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感激之情。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和情感交流。家庭主要围绕情感的构建和培养。他们会找时间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声音,强调心灵沟通。在西方国家,体罚也是违法的。此外,西方父母乐于在别人面前表扬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中国的谦虚作风让父母不高兴。他们认为这会让孩子骄傲,他们更喜欢批评和强化孩子的弱点。

8.不同的教育方法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灌输,强调死记硬背。孩子在学习。古语有云:“一本书读一百遍,其意自显”。朱也说过“读几遍书记就够了,但还不够,只能空着”所以中国的家长喜欢看到孩子坐在课桌前,摇头背诵,或者趴在课桌上练习。眼睛不离开书本,手不离开书本。“我不听窗外事,只看圣贤书。”把古人的知识和圣人的经验装进肚子里,消化不消化就不管了。

西方更看重孩子的“启蒙”。他们喜欢让孩子努力练习,到大自然中去,在生活中去求知。他们把学习和各种形式结合起来。西方家庭有专门的烹饪课、手工艺课和游戏室。他们并不认为玩耍和学习是对立的,而是鼓励孩子多出去学习,多关注孩子的思维。父母会主动带孩子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去了解社会。他们遵循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他们鼓励孩子们去图书馆和博物馆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9、金融教育

中国人的君子风范,淡泊名利。“君子义,小人利”的思维定势,让中国的家长对财商教育一点概念都没有。在中国,成年人赚钱养家,理财是一件事,而孩子远不是这些。当他们没钱的时候,他们会向父母要钱。即使结婚后,你仍然可以这样做。中国的父母总是免费给孩子提供钱,盲目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放纵孩子过度的消费欲望。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对此非常重视。西方父母一般不会非正式地、无计划地给孩子钱,而是定期给孩子一笔固定的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同时也要注重对金钱这一基本素质的培养。西方父母教孩子做预算计划,学会合理花钱;鼓励孩子外出打工,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教育孩子要存钱,不要乱花;帮助孩子学会捐款,帮助别人;教会孩子在金钱面前诚实,在金钱面前有自尊;简单和节俭是美德;做出正确的决定,抓住财务机会,并愿意为他人服务。

10,宗教思想和科学教育

虽然中国文化也是从宗教开始的,但我们在教育中更强调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要与宗教相分离。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甚至现代仍然保留着强大的力量,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因为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内在的精神价值。西方教会学校也因此一度流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非常重视宗教的精神信仰。例如,在吃饭之前,我们应该感谢上帝。做任何事,都要以心中神的标准来判断。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在周末去教堂做弥撒,永远保留我们心中的净土。西方这种强烈的宗教观念,往往让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宗教和教育是可以调和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都植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我们目前遇到的家庭教育中的不健康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具体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吸收西方家庭教育的精华,推进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改革。

中西教育比较——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家长经常会问:孩子几岁送去读书?国外的基础教育是不是比较薄弱?其实关于中西教育哪个更好的讨论一直在进行,这个问题也成为了有留学意向群体的关注点。多了解信息,多对比,看看哪种方式更适合大家。中国的中学生每年都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各种奖项。然而,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还没有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起点领先,却在终点落后?

达琳·耶格(Darlene Jaeger)是美国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郊区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也是迈阿密大学的勤工俭学学生。Darlene作为访问交流教师,赴中国昆明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学术交流。她的学术交流计划包含三个基本内容:

首先是给中国的孩子上美术课(主要是绘画和手工);

二是与国内教师进行艺术教学的学术交流;

第三,因为她是迈阿密大学的在职学生,所以这次中国之行可以作为独立自学的实习。

达琳在昆明教学交流期间,因为看到中国的孩子绘画水平很高,曾经提出过让中国的孩子绘画的“欢乐节”的主张。结果她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在画同一个东西——圣诞树!她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一开始她以为可能是中国的孩子比较友好。她以为自己是西方人,就把“欢乐节”画成圣诞节。所以,她放心了。

然后她就发现不对劲了:为什么所有的圣诞树都画的一样?仔细观察后,她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都在同一个方向。她顺着孩子们的目光,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原来当时临近圣诞节,这是学校为了给达琳营造友好和谐的氛围而画的。

于是达琳把圣诞树覆盖在墙上,让孩子们创作一幅画来表达“节日快乐”的主题。让她非常失望和惊讶的是,把圣诞树盖在墙上后,孩子们挠头挠腮,咬着笔,互相盯着对方。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苦苦思索,他们却不会写字。

达琳看到这尴尬的一幕,知道可能是个不愉快的结局,只好再次揭开墙上的圣诞树...

达琳的例子深深震撼了我!中国基础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二是认为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做研究,把打基础和做研究分开了,一直认为只有基础丰富了才能培养研究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品质,就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如果一粒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施肥和灌溉,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就会发育不良。当这种发育不良的种子长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经基本成型,就可以移植到良好的环境中。虽然也能成为有用的材料,但至少很难成为高耸的支柱。

国内大部分家长认为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内基础教育扎实。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国内学习各种课程的基础知识,然后在国外培养各种能力,让孩子全面发展。

真的是这样吗?

中西教育观比较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中西方教育价值观不同,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有很大差异。

给予和接受教育的概念和自主教育的概念

授受教育观和自主教育观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授受教育基本上是以书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这种传统的给予和接受教育,确实培养了孩子听话的习惯,对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中小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道德行为良好,在奥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无疑与我们学校和家庭的这种付出和接受教育是分不开的。

自主教育是西方国家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基于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给孩子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在家庭教育上,西方国家首先把孩子当人,当大人看待,给孩子权利,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对待;二是给孩子自由,没有强迫和束缚,更多的是鼓励、启发和诱导;三是尽可能为孩子的心灵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让成长中的人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管理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当然,学习者的自主性并没有完全脱离教师的主导。教师不仅被视为帮助者和引路人,还善于诱导和帮助学生自强自立。西方国家提倡的自主教育在知识传承上不如我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也不如我们。他们在探索知识和人生的道路上可能会走一些弯路。然而,一旦他们掌握了自我发展和主动性的规律,他们就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确实不如我们扎实。但是西方国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比例是最高的,这个就不能说了。开放自主教育。

整体教育观和个性教育观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其“科教兴国战略”中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所以,到目前为止,“素质教育”终于从一种行政号召变成了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意志,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方针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体学生贯彻教学全过程,实现高水平的培养目标。但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全面落实这一政策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而西方国家则强调个性发展。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西方国家认为,人格发展是基于每个人的实际需要,而实际需要取决于个体特征,取决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和个体内部的自我目的。培养有个性的人,有利于个人发展,符合国家需要。

“人才”与“全才”教育观

十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运行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一轨道上,这多是由大学生比例低、沿袭苏联教育模式、按计划经济培养人才等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追求升学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中考分数把学生分为一、二、三等;根据学生的升学率,学校分为一、二、三类,学生只能根据分数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一类学校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考试成绩不好,顶尖品牌被摘掉,不得不不惜一切代价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特殊对待,保证尖子生的培养。二类学校抱着一线希望,无视教育规律,加重学生负担,把差生挡在学校门外,只把目光放在少数有升学前景的学生身上,导致部分学生因专业特长考不上。至于三类学校,可想而知。这种人才教育把中国的教育推向了恶性循环的轨道,培养人才的路越走越窄。

然而,西方国家的教育和我们不同。在大多数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很高,上学压力小,高校与经济、社会、就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加上多年来在教育方面的积极投入和良性循环,“通才”教育成为当今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有些国家把通识教育和人才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比例分配。

苦学教育观与音乐教育观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吃苦耐劳、志在必得的美德。父母总是用“耷拉着脑袋”“咬着骨头”的拼搏精神来激励孩子学习。有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认字写数,三四岁就能背出300首唐诗。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满足于能背诵,能吃苦,能考高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那种努力学习,努力学习,孜孜不倦地学习,努力练习的思想,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成为大师,不仅培养不出创造性思维人才,而且是有害的。有时候,努力学习甚至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害。

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小学师生在讨论、游戏、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学生很少有作业,所以他们负担轻,学习轻松,快乐,自由。中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学分制。如果你学习足够的时间,你可以毕业。没有考试压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教学方法灵活而不枯燥,生动而不枯燥,适用而不费力,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比努力学习更有效。

比较的启示

一位美籍华人教育学博士在文章中写道,他的儿子在西方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从事“研究”。有一天,他放学回来,儿子一进门就缠着他去图书馆,说是在做蓝鲸的研究,想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

我带着儿子去了两个图书馆,带回了十几本关于蓝鲸的书,都是关于蓝鲸和鲸鱼的书。儿子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论文”由三页活页纸组成。第一个是封面,展示了一条有牙齿和尾巴的蓝鲸。在蓝鲸面前,一群小虾被用钢笔小心翼翼地画了出来。该文件包含四个小主题:

1.简介;

2.蓝鲸吃什么?

3.蓝鲸如何进食?

4.蓝鲸的独特之处。

医生觉得这应该算是他这辈子见过最短的论文了。当然,这也是他最感兴趣的一篇论文。问题不在于我的儿子在这项研究中对蓝鲸了解多少。他更感兴趣的是孩子们从这项研究中获得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从一开始,这孩子就摆出一副认真做研究的架势。收集信息,阅读,寻找观点,整理文章...循序渐进,一丝不苟。从决定课题,到从那几十本书里找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素材,再到写文章,孩子始终处于独立工作的状态。他必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个收获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有价值。

孩子的研究能力并没有停止,而且是不断发展的。二年级的时候,他所谓的研究不过是收集整理前人的资料。到了五年级,他所谓的课题研究从简单的材料整理变成了问题研究。他已经开始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虽然他的研究仍然零散,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其中蕴含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学校鼓励孩子从小做研究,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很多西方教育家认为,做“研究”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整理研究资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通过研究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校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学习的脱节的两阶段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方国家夸中国这句老话,哲理很深刻。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已经“中国化”为“洋化”。方法很重要。父母有意识地教给孩子方法,让孩子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灌输给孩子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鱼”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特征,将来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鱼”。

很多家长都决定让孩子在国内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等条件成熟了再出国深造,让西方的高等教育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孩子们能在保留中国传统基础教育优势的前提下,与西方基础教育相结合,我们将拥有一大批起步快、实力足的科技人才,21世纪诺贝尔奖领奖台上将出现来自中国的获奖者;同时,21世纪,国际舞台上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