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为什么?
我是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我来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做家务可以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做家务是早教的好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宝宝的大型运动发育。很多家长也知道一句育儿古话,“三转六坐七滚八爬一周走”。我们经常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检查宝宝的大型运动发育是否“合格”。
通常情况下,我们忽略了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所谓精细动作,简单来说就是指小手的灵活度。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用手抓捏东西很容易,但对婴儿来说很难。哦,我们需要手、眼、脑的协调,也就是手眼协调。
很多家务看似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比如宝宝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她好奇的看我搅拌蛋液,我就让她搅拌。
她一开始没把握住力度,不知道什么是“搅”。她在外面洒了很多蛋液。但是现在他2岁了,已经可以很熟练的搅拌了,小手的灵活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她一岁多的时候,也对扔纸尿裤感兴趣。起初,她被允许扔掉它。有时她不能把它扔出垃圾箱。现在已经很准了。她几乎每次都扔尿布。
其次,孩子也是家庭的一部分。做家务就是参与家庭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不想让孩子做家务的家长,可能觉得“做家务”的格调比较低,不喜欢,更不愿意让孩子接触。要把孩子培养成“不沾泉水”、“只读圣贤书”的“优秀”孩子。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真的会宠坏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们不想工作,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是“小公主”和“小王子”。
父母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我在家里“高人一等”。那些工作不属于我的优秀的人,自然不想主动做家务。
但事实上,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通过共同分担家务,孩子也能理解父母的难处,明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