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初等教育管理模式
1,多语种学习。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芬兰语是93%人口的母语,瑞典语是6%人口的母语。学生一年级开始上母语课,三年级学习英语,六年级学习第二官方语言。母语为芬兰语的学生学习瑞典语,母语为瑞典语的学生学习芬兰语。
2.自然是最好的课堂。书本知识最终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往往忘记了这种联系,只盯着课本。芬兰人认为“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学生在自然中学习更容易理解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注重“身体、心理、社会能力”的多元健康教育。芬兰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每天至少要有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以促进身体发育。
4.了解世界多信仰的宗教课程和培养社会公民的伦理课程。在芬兰,宗教课或道德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上宗教课,那就上伦理课。
5.用音乐表达自己。芬兰学生注重自己演奏乐器,用音乐的节奏表达自己。所以各个学校的音乐教室里都有钢琴、鼓、笛子、架子鼓、吉他等各种乐器。学生也要明白,音乐与时间、场合、文化有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6.用视觉艺术代替艺术课。我国中小学生的美术课基本都是绘画课,但早在2004年,芬兰的课程大纲就用视觉艺术课取代了美术课。课堂内容不仅包括绘画和艺术作品欣赏,还包括已经引入中小学的摄影、图片处理等现代视觉艺术形式。
7.自己制作生活用品和艺术装饰品的“手工课”。芬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一年级开始每周有两节手工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激发学生制作手工艺品的热情,获得生活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能力影响很大。
8.教授生活技能的“家庭经济课”。会从做饭、家务、家庭理财三个方面来教。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技能,经济地生活,使生活环境可持续。
9.“教育与职业咨询”授人以鱼。芬兰《国家基础教育大纲》指出,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为学生提供“教育指导和咨询”,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学习。到了中学阶段,每个学校都专门开设了“教育与职业辅导”必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握学习方法。
10,现象级教学。2016是芬兰实施现象级教学的第一年。消息一出,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现象学教学,或称“跨学科学习模块”,是由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于2014年2月发布的1-9年级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