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区分教育中的“道”和“术”吗?
道是本质,术是方法。
有句话叫没本事是纸上谈兵,有句话叫没本事是瞎子。
1、
昨天闺蜜打电话给我,说她女儿这次月考英语不及格,把整个排名都拉下来了。言语之间,充满了焦虑。
她一边讲述自己的故事,一边问我们家考试怎么样。我说还可以,除了语文考得不好,其他都挺满意的。然后我试图开导安慰她,但显然她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她满脑子想的都是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何找到最好的老师给女儿补课。
和她比起来,突然之间,我看到我现在冷静多了。
2、
我曾经不仅仅是我最好的朋友。
无论是孕期还是幼儿期,我都对孩子充满期待。买过各种书,听过各种早教传说。菜和儿童杂志满天飞,大部分都是心血来潮买的,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孩子基本都是在学校玩,玩中学,没有考核,没有比较,没有反馈,和孩子也相安无事,相处愉快。
孩子上小学,我坚信“爱与自由”的理论,主张对孩子散养,放手,充分尊重和信任他。
但是我忘了——男孩子的耳朵长在屁股上,严格是我们祖先的智慧,而不是糟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刚上学的时候,我看了胡平老师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她在校医的时候见过一个孩子,已经在发烧了,但是她终于盼来了妈妈,以为妈妈可以带她回家,但是她等来的却是一句话——坚持下课带你回家。
到现在我还能记起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小男孩的失望,我也深有感触——为什么父母为了学习,竟然不顾孩子的健康?健康不应该是第一位的吗?
于是,看了那篇文章,我很认真的和孩子谈了我的不适。主题是:如果你不舒服,你必须告诉你的父母。比起学习,健康无疑是第一位的。
结果我这个调皮的孩子,小学的时候,一年总要去上一两次课,但是早上或者下午突然老师打电话来,说孩子肚子疼,各种不舒服,电话让我们带他回家。
当初我们如临大敌,每次拿回来都要去医院仔细检查。有时候因为从小脾胃不太好,可能感冒了,胃真的很难受。但是大部分时候没问题,睡一觉就没问题了。
后来我们渐渐有点怀疑,是不是那个小的拿我说的话当不上学的幌子。
于是,类似的情况,只要他不咳嗽,不发烧,就被命令卧床休息,半天甚至一天不下床,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听故事,就是喝水,休息。
经历了这么多次,如果真的病了当然可以躺下,但是一个活泼泼的孩子硬躺下显然是痛苦的。他终于发现,假装肚子疼得躺半天,还不如上学好玩,渐渐杜绝了这种现象。
上了中学,一是长大了,二是因为学习压力突然增大,再也没有这种事了。就算真的感冒发烧,上课的时候也挂水。上学期因为帮班级开水龙头,水瓶突然爆了。即使他的脚湿透了,他也没有错过一天的作业。
这种情况下,说起他小时候的“小伎俩”,他都不好意思笑了。
所以,书中的一切都是对的。看似是这个道理,但它就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吗?恐怕不行。教育孩子不能照搬各种表面的“技术”,一定要采用中医“对症下药”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3、
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毫无感觉,所以从来没有提前规划和安排过孩子的学习。他的平均成绩在我们眼里还算不错,每次都离满分只有几分之差。
那时候我总觉得时间还早,孩子潜力很大,不想让他花太多时间在辅导班上,就带他看电影,看书,旅游,读名著。书很多,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弟子规》《千字文》《易经》。我读了一两年了。
星期一,他们班有一堂英语公开课。课堂上,老师放了一张图片,问学生:“有人知道这张图片里是什么吗?”
儿子大吃一惊,高兴地说:“我们班连面都不认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是神奇校车的眼睛!”
他又问:“妈妈,太奇怪了。他们怎么可能从来不看魔法校车呢?”?!我们班谁谁语文成绩特别好,没看过哈利波特!太长了!"
除了纪录片,《神奇校车》、《爱探险的朵拉》、《乔虎》、《米菲兔》、《哈利·波特》和《懦弱的孩子的日记》,以及电影《独自回家》和《迪士尼》系列几乎是他童年的最爱。《神奇校车》他看了很多遍,不管是书还是菜。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班大部分孩子都没看过,连电影《孤家寡人》都没看过。但这并不妨碍人家考高分,而他阅读面不窄的语文成绩却一直拖后腿。
但现在,面对孩子的情况,我很少感到焦虑。因为我始终相信,我们小时候种下的美好的种子,总会在时间的发酵中悄然生根发芽。
4、
记得去年我为了孩子上了七校八校,比如学习记忆方法,比如到处买学习资料,淘宝课程,恨不得孩子吃胖。
但是现在我逐渐明白,在教育方面,如何背诵,如何记忆,如何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找到优秀的导师等等。都只是不相干的“技能”。这些“技巧”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家长的焦虑和对快捷方法和捷径的渴望。
去年孩子班有个同学,父母花了一万多块钱让她进夏令营学习记忆方法。我当时就想,孩子回来肯定会更厉害,成绩会有很大提高。
但是一年过去了,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提高。所谓的神奇记忆法,并没有看到什么效果。
我很庆幸我没有发烧,我为我的孩子报了这些课程。
我最喜欢的老师胡子宏经常说,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做题,然后做题。学霸都游出了题海。
现在,我深信不疑。
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安心,静心,每天写一篇孩子欣赏的日记,找出他的优点和进步,陪他学习,督促他做作业,认真写好每一篇作业,做好每一个题目,扎扎实实背好每一篇课文。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逐渐接受孩子的本来面目。
我认为,父母可以冷静下来,孩子也可以慢慢冷静下来;父母能坚持,孩子也能坚持;父母不焦虑,耐心,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所谓和孩子一起长大,就是这样。
后来在和闺蜜的电话里,我说:中考考不上最好的高中,考个好高中吧;如果你拿不到第二名,那就去拿第三名。如果考不到第三名,那就多花点钱,上私立学校;实在不行就去县里。我不相信。没有我们的孩子还能有中学吗?
我最好的朋友说,是的。
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进去,但是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安静。
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怎么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定论?至少“三十年”是极限,可见我们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
有句话叫没本事是纸上谈兵,有句话叫没本事是瞎子。真的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对教育的“道”给予足够的重视,少找点教育的“术”,用自己有限的时间陪着孩子一步步成长,不追求急功近利,不苛求一步登顶,用耐心浇灌孩子的信心树,坚持浇水,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