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早教
早期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通常包括身体素质、智力、心理能力三个重要方面。早期教育可以从胎教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早期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思维、力量、智力、精神集中力、安全感、目的感等。,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生方向,也可能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得到帮助,所以早期教育很重要。有人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句老话叫“三岁看晚年”。因此,关注婴儿的心理,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了解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1.对早教的理解——早教不是传统的提前教的方式。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等基本核心能力。早教的核心其实就是科学的陪伴和培育。2.敏感期——一个敏感期的知识贯穿于不同的月份。0-6个月说明口腔敏感期(口腔欲望期)和视觉敏感期;6-14月是扔东西和走路的敏感期;14-24月是语言爆炸、艺术启蒙、可能扔东西的敏感期;24-36个月是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期。由此可见,了解孩子敏感期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3.孩子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交五种能力的发展——这五种能力在孩子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不按照发展规律来引导,一视同仁,贯穿一个原则,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所谓敏感期,是指儿童在内在生命力的驱动下,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集中精力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性,并在一定时间内重复这一做法的过程。成功度过敏感期后,孩子的心理水平会从一个层次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往往让家长无法理解,甚至感到焦虑。处理不当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所以,家长了解孩子在敏感期的行为特点,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怎么办?很多家长担心,如果错过了敏感期,还能补救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数敏感期在被压抑后,一旦环境放松,就会重新出现。一般这种补偿可能发生在2-10岁,以弥补成长的损失。2岁弥补2岁之前。4岁弥补4岁之前的,6岁弥补6岁之前的。年龄越大,越难补偿。6岁以后补偿相当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年龄大了,大人对孩子的要求更高,学习困难和压力更大。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