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让孩子上学,在家教育吗?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这孩子身体不好吗?”
这时,弟弟妹妹解释道:“不是,他家经济条件不错,妈妈心疼他的孩子。他想自己补习,让孩子明年直接上一年级。”
我惊呆了。虽然国家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上幼儿园,但是一个人在家教育孩子并不容易。
看来孩子的妈妈真的不简单。
国外有很多孩子在家上学。我听说过这种选择在家教育孩子而不是送他们去学校的方式。只是没想到自己身边会发生这种事。
记得之前看过很多国外的报道,有夫妻辞掉工作,带着孩子环游世界,同时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夫妻专门请家教,让孩子在家学习;有些夫妇与其他父母合作,在家里按科目独立教学...
虽然教育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点终究是一样的,就是不送孩子上学,让孩子在家上文化课学习。
说白了,有点像我们古代的私塾教育,只是在国外叫“家校”或者“在家上学”运动,强调的是教育的选择权。
家校和私塾有什么区别?这里说的家校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在学校之外,家长也要教育孩子。而是完全不参与学校教育,转而以家庭教育和学习为主。
与学校教育和私立学校相比,家庭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通常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复制学校教育体系,学习内容与学校教育相同,只是教育场所从学校搬到了家里;
第二种模式是孩子主导自己的学习方向,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相对于形式上的学习,学习内容也更加现实。
这种方式有点类似电影《录取通知书》中的场景,不限制学习内容,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
第三种模式介于上述两种方式之间,将系统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孩子在适当的约束和自由下学习。
中国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事实上,我第一次听说“家庭教育”的教育方法,不是在外国的报道中,而是在童话作家郑自己关于辅导儿子的报道中。
因为郑小时候也经历过“辍学——呆在家里”的经历,所以他对学校里的教育总是不满。而当他儿子上学后,他更加坚定了。
据说有一次他儿子郑亚旗说班上一个同学迟到,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骂:“吃屎不能热!”
当郑看到的师德和教育环境时,他感到非常沮丧。儿子小学毕业后,不再让儿子继续接受学校教育,而是自己编教材,自己教儿子。
经过郑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能力,在18岁的时候离开了家,用打工赚来的积蓄创办了杂志《皮皮鲁》,然后成立了公司,使得他和父亲的事业都很成功。
在家上学在中国逐渐兴起。虽然郑亚旗的事业成功与他父亲的资源密切相关,我们无法复制,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一次值得称道的尝试。
近年来,一些家长试图让孩子“在家上学”。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7,“在家上学”的孩子数量约为6000人。
相对于中国庞大的学生总数,这个比例虽然很小,但也说明中国有少部分家长不仅不认可学校教育,还开始让孩子接受定制化的家庭教育。
当然,要让孩子“在家上学”,除了要抵御来自周围群体的压力,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条件,比如父母的经济条件、眼界、时间投入等。
如果条件允许,你会让孩子“在家上学”吗?说实话,我特别佩服那些在辅导孩子的家长。即使他们有一份时间和收入都很充裕的工作,或者可以陪伴孩子全日制学习,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走出这一步。
如果我是你,即使经济条件允许,我也不会去做。
第一,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有利有弊。虽然学校教育有缺点,但它也有很多优点。虽然家校可以因材施教,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孩子虽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人的全部。只有平衡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和人生价值。
但是,“家校”的优势让我意识到家长的作用很重要。以后我会尽我所能减少学校教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做好家庭教育,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