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的童话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将“精卫填海”神话分为不同的神话类型。显然,“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养生”神话,即把灵魂托付给一种现实中存在的物质。精卫填海也是一个复仇神话。少女生前对大海毫无怨念,却意外溺水身亡,于是与大海结下仇恨,成为小鸟终身垦荒的复仇事业。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神话中记载了许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事件,其中的意外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祖先在面对自然时的软弱和无力,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女婴的死亡是一场意外,显示了人类生命的脆弱,也显示了大海的强大。著名作家茅盾认为:“精卫和兴田属于同一类型的神话,都描写了不屈不挠的毅力和意志,属于具有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扩展数据:
“精卫填海”的神话由来已久,对其内涵众说纷纭。
“精卫填海”神话解析,如袁珂认为精卫填海“表现了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这种解释与马克思对神话的解释有关,长期影响着中国的神话研究。马克思在:导言中写道:“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来征服、支配和形象化自然力的。”
人们往往强调它的精神价值,认为古人认识水平有限,不能正确确认少女认识自然并加以反映。他们通过想象、虚构和夸张来描述历史事件,创造神话。他们还把《精卫填海》以“坚持”、“矢志不渝”为关键词,解读为我们的祖先战胜自然的信念和理想,歌颂“精卫”与世界抗争的远大志向,或者解释为精卫的悲壮。
此外,倪农水从叙事学角度将其解读为“南北文化斗争”的寓言和象征,“认为这是对当时南北历史、文化、政治对抗的隐喻性神话叙事”。
田兆元通过对“东”和“山”两个要素的分析,认为“颜地神农东进失败,败于蚩尤家,颇为溺水。他在颜地部落失败后变成精卫鸟来表达他的精神理想,填海来表达一种复仇和对抗”。
段玉明认为《精卫填海》或一个关于太阳的神话讲述了一个太阳下沉的故事。女婴是太阳和商朝的象征,它的下沉象征着商朝的灭亡。精卫的努力只是为了恢复一个旧的太阳秩序,它所包含的是一个商人复辟国家的愿望。
范根据"精卫填海"神话所隐含的历史信息,认为"精卫填海"是部落婚姻史实的产物,是帝君时代部落群与部落群王子婚姻的真实反映。它实际上描述了颜地公主的女孩嫁给帝君部落王子后思念家人的悲伤感情,是女性婚姻和命运悲剧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和亲”。
王红旗认为海平面在7400年上升到最高点,“海岸线向西移动到今天太行山脚下的京广铁路线,然后海平面逐渐回落,海岸线也向东撤退。精卫填海、龚宇移山的故事,是对上述变化的古老记忆。”
迄今为止,台湾神话学者杜唯炜应该是最清楚地诠释“精卫填海”神话母题的人。杜以泛月神话理论为基础,认为《精卫填海》是一个以月亮白天变成鸟,晚上变成姑娘为主题的神话。杜的解释大多是附在会上的。虽然他的观点很新,但很难让人信服。
另一派如、李靖、孙等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方法分析“精卫填海”神话的文化内涵,分析“精卫填海”神话表现了古代母系社会的鸟图腾信仰,诠释了当时氏族制度下妇女的地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某种民族精神。“精卫填海”神话表现了女性主义的悲剧精神和意识,是对以往“大团圆结局”神话的颠覆。
通过对神话文本的研究,我们需要多角度去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精卫填海”的神话是远古人类留下的历史记录。因为太远,对它的解释众说纷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