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普遍存在的隔代教养现象?

电视剧《安家》里有一个片段讲的是隔代教养。有一天,龚贝贝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发现儿子一边玩pad一边喂饭。龚贝贝说儿子根本不听,甚至威胁说“你不给我看,我就不吃!”龚贝贝意识到儿子的问题很严重,于是走过去把孩子的护垫拿走了。孩子看到后就开始哭,于是全家人都开始责怪她。

还有一件事,到了龚医生的小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老人总是忘记给孩子添加。龚医生说的,希望婆婆记住。婆婆虽然答应了,但明显不开心。

虽然这是一部电视剧,但能反映现实生活。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只好请老人照看孩子。但老一辈的观念和现代提倡的科学育儿难免会有冲突。视而不见,让孩子的坏习惯不当发展,直接对老人说教也不合适。

那么,对于隔代教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夫妻齐心协力养孩子。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母亲或婆婆实际参与抚养宝宝,而父亲就像游客。他们想孩子的时候,就来看望,抱抱孩子,想不到的时候,就忙忙碌碌,沾沾自喜。无论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添加辅食,什么坏习惯需要纠正。

就像电视剧《安家》里龚贝贝的老公。他完全支持父母用他们的方式照顾宝宝,即使问题很明显,他也看不出来。尊敬老人是应该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孩子应该做的。但养育一个好孩子也是你的责任!

假设他回家看到孩子吃成那样,跟孩子明确态度,委婉的跟老人解释原因。想必老人不会坚持给孩子喂饭,孩子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是这样,龚贝贝回家就看不到那一幕了。如果她看不到现场,自然不会生气,也不会让全家不开心。

2.血缘关系近的人负责主要沟通。

朋友丽丽和公婆关系很好,老公和丽丽父母关系也很好。这是她家的沟通方式。

这对年轻夫妇住在两位老人附近。平时谁有空就帮他们带孩子。都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分歧。这时,他们有一种非常默契的默契。比如婆婆对宝宝有意见,丽丽的老公会私下和妈妈沟通;如果孩子的奶奶把孩子带出困境,丽丽会私下找妈妈谈。

这样,老人的脸就ok了,悄悄换一下就好。毕竟是他自己的儿子/女儿说的,不是别人!自然不会影响家庭和睦。

3.有空自己带孩子。

毕竟老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说白了,他们为了孩子的吃穿暖,已经想尽了办法。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不能只问老人怎么办。我们应该首先思考我们所做的是否足够好。

我有个老乡,觉得他做的很好。他的工作就是前一天请假一天。只要在家,他就会鼓励老人出去走走,逛逛街或者找个人聊聊天,然后自己带孩子做家务。他的妻子工作很忙,但只要她在家,她就会照顾好她的孩子。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他应该做的吗?是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老人没有能力给孩子早教,没有体力陪孩子做游戏,没有科学育儿。但是如果家长愿意,可以给孩子早教,有体力陪孩子玩游戏,懂得科学养孩子!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不会做这些事情,他们也可以在网上学习。没必要花精力去纠正老年人的习惯。毕竟他们只是帮你照看孩子,降低对老人的要求,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