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教师教学的思考
音乐是艺术,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以下是我收集到的关于音乐教师教学的三点思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有帮助。
对音乐教师教学的反思1学习音乐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欣赏性、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情操,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非智力因素。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小学阶段开设的所有课程只是课程数量的不同,并没有正反课程之分。只要是学校布置的课程,就必须无条件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和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而且具有德育和智育无法替代的独特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结合我们学校音乐课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其实现阶段还是以歌唱课为主。
我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引导学生读歌词。
在示范演唱后,可以指导学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背诵歌词。要注意发音和咬字的准确性和清晰性,要求发音清晰。同时,根据歌词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
第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歌曲情感如“诚恳地”、“喜悦地”、“亲切地”、“热烈地”、“郑重地”等经常出现在一首歌的左上角,让学生结合歌词的意思,在演唱时尽量处理得当。
第三,读谱训练。
读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也就是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演唱有一定困难时,可以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较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可以适当降低学生,鼓励学生经常练习音阶,拓宽音域。
第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老师要泛唱给学生看,听两三遍。对于较长或较难的乐句,可以先教他们分段唱,然后才能顺利完成全部教学。学生在没有完全学会这首歌之前是不能练习唱歌的,因为学生的读谱能力是有限的,一旦个别乐句唱错了,就很难纠正。
另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掌握方法的差异,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制力较差,但很有活力,所以我采用“节奏教学法”,即将每节课所学的歌曲以节奏的形式进行表演,省时省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制力,但读谱能力较差。本人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听、看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效果良好。
第五,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根据我校的特点,随着新课改,我们利用数码钢琴边教音乐边学习音乐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来说:
1.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向学生演示一些音乐,改变以往播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为了避免单纯学习理论的枯燥,采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比如,在学习音符的真正价值时,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区分不同的音符,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的教学设备欣赏大型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上课时,让学生上台唱歌,培养他们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让音乐课更加生动活泼。
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2。儿歌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最能表达他们快乐的心情。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尽量把音乐的基本功融入到唱、弹、敲、动中,让学生在他们热爱的教学活动中,饶有兴趣地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我来说说我的教学经验:
首先,学会“听”音乐
二、三年级小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容易接受生动、有感染力、有趣的事物。给学生多听的机会,听多了,自然会觉得有些音高。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学生很容易掌握记谱法的概念。并利用旋律提高读谱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音乐阅读教学中的所有内容和能力训练,都要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声音、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组。培养学生在即兴活动中敏锐的听觉、快速的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和形式的感知、对音乐形象和表现的理解、高度的专注力和默契的配合。
第三,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动。利用他们的特点,将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比如《白雪公主的小屋》就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歌。歌词贴近学生生活,对童话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教学中,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改歌词,因为快到圣诞节了,我想把白雪公主换成圣诞老人,好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听了孩子真诚又孩子气的话,我欣喜地笑了:“为什么不呢?每个人都可以画一张图,然后改变它。“于是,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或三人或五人纷纷成为小音乐家,画画、唱歌、演奏、演戏,学生们的情绪达到了极致。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质疑和修改已有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四,视听教学渗透直观表达,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比较敏感,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到占主导地位的心理特征。在电化教育中利用视听、光线、画面、色彩的优势,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我是草原上的小牧民》的教学中,学生听两遍磁带就能唱出来,但大多是板着脸唱。我用电教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骑过马吗?谁谈骑马时的心情?”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骑马的同学举手回答。我补充道:“老师今天带你去大草原旅游!”“于是我扮成导游,孩子们扮成游客和小骑兵,骑着教室里扬起鞭子的“大马”,边玩边唱刚学的歌。所有的学生都很激动。歌曲情感饱满,色彩绚丽。
五、打击乐器进课堂
我觉得用打击乐器很简单。其实让孩子自由使用,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通过和大家的交流,我也看到了很多不足。我们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对音乐教师教学的思考。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小红小红帽》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歌,这个童话故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用轻快的声音和情感背诵《小红小红帽》;学唱点名;指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表演。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法展开教学:
1,童话导入,创设情境。
《小红小红帽》是学生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在导入中,请一位同学讲“小红”的故事,其他同学补充,让同学们走进童话的情境,总结小红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为宋学习做准备。
2.懂故事,学唱歌。
在了解小红小红帽的故事后,学生将以歌词的形式呈现故事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学生也可以更容易地读出歌词的情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自主学习歌词,听好歌词,把握好歌曲的音高和节奏,用轻快的声音表达小红小红帽快乐活泼的形象。
3,借助旋律线,学习歌名,理解歌曲的形象。
这首歌的前四个乐句是自然音阶的形式,我在
在黑板上,让学生用曲线将音符连接起来,形成旋律线。他们一边用手画旋律线,一边听着音符的点名。我提醒学生:这条旋律线的波动有什么特点?什么感觉?根据歌词的内容,大多数学生意识到旋律线就像小红小红帽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要去看望她的奶奶,学生们很乐意接受。在第一、三乐句中,有一个1-1的八度音程,旋律线也呈大跨度向上运动。我提醒同学们:1的高音位置出现了哪些歌词?(《郊》《幽》)说明外婆家比较远,比较偏僻,所以用了大跨度的区间。学生可以通过听和唱来理解歌词的形象,更好地把握音准。在旋律线的帮助下,不仅歌曲名称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形象。
4.即兴创作表演,增强表现力。
在学习演唱和理解歌曲形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歌词内容为歌曲创作和表演动作,老师进行巡视指导。在作曲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根据歌曲内容作曲简单的动作表演,但是不够生动。我提醒学生:小红小红帽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她走在路上是什么心情?我应该如何表现?根据歌曲的节拍表演。学生在我的提示下展示多种动作形式,效果不错。再指导:她担心遇到狼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我应该如何表现?学生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双手搭在肩膀上,迈着小碎步,表现出紧张的情绪。最后,我引导:小红小红帽在看望奶奶后安全回家。和妈妈一起睡着后她是什么感觉?我应该如何表现?学生表现出甜蜜快乐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我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首歌曲表演,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演唱空间,学生的唱功不足以引导他们通过旋律线理解歌词,在歌曲表演上花费较长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更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