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可以在盘子里吃饭。

婆媳同住,不仅仅是婆婆的问题,更是教育孩子的问题!孩子的角色,既是父母的宠儿,又是父亲奶的宝贝孙子。当下一代的教育方式发生碰撞时,我该怎么办?

所以我列出了我遇到的五个教育问题:

1,用手抓食物很不礼貌?!

有没有发现宝宝从四个月开始就喜欢往嘴里塞东西?尤其是接触辅食后,他们对食物的好奇心超越了以前的技能,咬、折腾、抓、捏。

没错!孩子想要学会拿勺子之前,必须要练习很多次,但是手指不灵活怎么拿好勺子呢?所以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在接触辅食的中间会加入手抓食物,让孩子练习抓握,准确的把东西送进嘴里。可是长辈总是担心孩子吃的又丑又脏满一地!

事实上,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冲突,所以好像一直在踩婆婆的底线。所以我妈要明白,每天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让孩子不断练习,这也是我婆婆不在的时候,想想我婆婆最在乎的就是孩子脏?还是地面脏?

以上两点很容易确定!而作为一个母亲,你千万不要忘记“修行必有失败”,就是环境会变脏,而你必须是这个失败的承担者,也就是清洁环。好吧!如果你说婆婆一直在家,那也没关系。一起吃饭的时候除了一碗米饭,尽量在孩子面前放一小盘手抓的食物!

这时,在给孩子喂食的同时,孩子也拿着自己的小盘子里的食物。还好婆婆没觉得太脏,那是PASS!这是在慢慢侵犯长辈的底线。(而且吃完饭,她马上就擦地板了。我婆婆还是觉得这个媳妇太勤劳了。那不就是为了帮自己加分吗?)那么如果有一天孩子被丢给长辈照顾,还要他们去追,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放轻松!反正一天没练,也不会退步。

2.成人和儿童的餐具应该分开吗?

不知道你们家有没有餐具分开的习惯。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筷子或者碗,我家是这样,但是在我婆家,碗和筷子都是一样的颜色,我分不清谁是谁!所以我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很可能是这样带给孩子的。

豆豆从接触辅食开始,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碗、勺、剪刀、盘子。连白菜布和洗洁精都是独立的。但是突然,他婆婆拿着自己的筷子让孩子张嘴。“啊,这是最好的,给你。”其实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也很生气,但是因为婆婆是长辈,我也没办法。

于是,我说:“妈妈,孩子以后只有靠这个谋生了”,然后转头对孩子说:“吃你自己的樊凡,把碗里的东西拿走就行了”。其实这个时候长辈会很聪明的把菜放到盘子或者碗里。这时候你只要用小剪刀把筷子已经夹住的部分剪掉就可以了,一切避免冲突。

3.去收集玩具吧!

每次到了睡觉时间,豆豆就开始变成一个装傻的孩子。不收玩具,他就是不收,还溜过去踢。这时候婆婆会开始念“小朋友要教她收玩具”,然后喊“快来收玩具,快把玩具收进箱子里”,然后大人们就坐不住了,命令小朋友去收,豆豆爸一听就开始帮忙了。

这个时候我真的想说,现在的孩子太会读心术了,绝对不能把他们当孩子。当你的语气是命令或者请求的时候,他们其实心里是明白的。嗯,又轮到我媳妇了。我一从客厅出来就直言,你用命令没用。你让她接受自己却连玩具都不碰。你认为她会听吗?其实看起来是怪豆豆爸爸,其实连婆婆都这么说(我说我真的很自大)。

豆豆每次都会想到早教课程老师说的“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收集玩具的时候最好再来一次“最后游戏时间”,用竞争的语气“快点!看谁把玩具收的最快”或者“快帮他们找个家”……家长和孩子收玩具不到五分钟,比在那边喊老半天效率高。

而且亲子合作不仅增加了情感和信任,还能让孩子确信和满足地上床睡觉(因为他们肯定知道OS:上床睡觉,妈妈最后一次让我玩玩具)。

4、再哭再打!

孩子哭真的很让人心疼,但是孩子哭肯定是有原因的,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孩子,那就是婴儿在痛苦的时候不会说话。

长辈的教导是直接制止“好了,别哭了”“再吵就打”,都是为了劝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释放自己的感情,却不知道哭得越大声,长辈的愤怒就越大。每次看到这个,我都在旁边笑。但我不会一开始就介入。毕竟我妈什么都要插手,太累了。除非身体受伤或者哭到不得不上阵,否则我是不会出声的。

我的做法是先了解原因,排除生理需求(尿不湿、饥饿、手脚疼痛等。).生理问题容易解决,有需求有供给,舒适度轻。二是消除心理问题,想要点什么?想求?总之所有的问题都属于第二个层次,这个层次稍微麻烦一点,因为完全接受所有的哭闹会养成哭闹吃糖的惯性,这就需要说到惩罚和说教的第五个冲突了。

5、惩罚和说教

我相信很多长辈曾经教导过“淘气就乖,听话就有奖励”。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但这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他们会隐藏自己的内心。比如我今天很想喝酸奶,所以我必须表现好一点,但是我不想从头到尾都服从。

婆婆一直是个直性子的人,所以对豆豆哭闹的态度就直接表现出来了。尤其是现在豆豆两岁了,长辈认为她应该懂,所以会更严厉。偶尔她确实会听到“再哭,我就打人了”(虽然一直都是吓唬她的口号),但是现代的孩子真的比以前聪明了,觉得这是很有尊严的一句话,所以她会马上学会走路。有时候豆豆听到“打”字会拍拍大腿;但作为父母,我们真的希望看到孩子在“挨打”(肢体或言语暴力)中成长吗?

所以,我选择说教,即使没有人在,我也要说出来。我看她就会懂,甚至我婆婆或者老公也会看。

解决孩子哭闹有一个很奇妙很好玩的方法,就是直接拿一面镜子对着她说:“哇~这是谁啊?”为什么你的脸上全是眼泪和鼻涕!“然后孩子开始对镜子里的自己好奇,摸摸鼻子,挖挖嘴,但是不要觉得孩子很无聊,很恶心。对着镜子的时候,迅速化解哭闹气氛,等孩子的哭声停止后再开始说教,一定要以“哭解决不了刚刚发生的事情”结尾。"

个人育儿经验大概分享到上面了!做一个好妈妈也需要做一个好媳妇。虽然难,但是我们力量大,可以改变孩子,丈夫,婆婆的圣人,哈哈哈!所以即使育儿难,婆媳问题难,也不要灰心~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