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布局

动植物进化史主要是古代尸体和植物的展示。

在尸体发现陈列室中发现了五具尸体,其中在新疆楼兰发掘的楼兰女尸被认为是中国已知最早发现的尸体,根据碳14可追溯到3880 95年。在中国古尸陈列馆里,还有三千多年前新疆出土的哈密古尸,还有唐、宋、明的古尸。

植物展厅分为序列馆、植物进化馆、植物转化利用馆。内容包括原始藻类、没有叶绿素的真菌、真菌和藻类产生的地衣、蕨类植物、陆生维管束植物的前身、苔藓植物、陆生植物的一个分支,直到高级秋子植物。沿着展示线,连接生态景观箱,展示植物进化的过程。展厅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石炭纪蕨类立体景观盒,再现了2亿多年前地球上最早的沼泽森林,也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后的第一批大森林。地球上已经灭绝的鱼鳞、海豹等蕨类植物矗立在上层森林,无数的植被蕨类植物覆盖着沼泽和湿地。

著名的展品

在古动物史展厅展出的180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重达数十吨,出土于重庆合川区太和镇,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后者长8米,高4米,一对门牙长3米。它出土于陇东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此外,还有徐氏禄丰龙、多刺沱江龙、魏准噶尔翼龙、恐龙蛋、恐龙脚印、玄武蛙、鱼龙、、巨犀等古动物化石。

在中国古尸陈列馆里,有三千多年前新疆出土的哈密古尸,也有唐、宋、明的古尸。

稀有动物和植物

动物展区有2757件展品,在生态景观的衬托下。其中有国内首创的两只雷鸟和《山兔》中的电动生态景观,说明动物体色可以随季节变化,以适应环保。在展出的标本中,有大珠母贝、白鲟、大鲵、扬子鳄、棱皮龟、褐马鸡、东北虎、儒艮、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部分为中国特有动物。还有很多稀有的外来动物,比如高大上的螃蟹、天堂鸟、鹿、美洲狮、鸸鹋、沙袋鼠等等。

植物进化展* *共323件展品,展示了最原始的植物藻类、没有叶绿素的真菌、真菌产生的地衣、陆生维管束植物的先锋蕨类、陆生植物的一种侧生苔藓、最高种子植物。是植物界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进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展示。

自5月1958第一次举办“上海几种常见的危害农林的鸟类”专题展览以来,* * *已经举办了84场不同内容的临时和流动展览。

它有240,000个各种类型的标本。其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模式标本100种,其中首次采集的金头箱龟、井冈记蛇等184件;中国新记录标本(国外采集,国内首次发现);国家一、二级保护生物标本;古生物、矿物、古尸等稀有标本,如原始牛苏仙亚种、哈密古尸、北京猿人头骨第一个模型(头骨标本已失传);极其罕见的外来标本,如梭鱼、楔齿蜥蜴、鸭嘴兽等。,被称为“活化石”,对讨论动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收藏了66,352册图书和65,438+00047种各种语言的期刊,共计76,399册图书。

获取标本

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标本和书籍。除了接收英国人办的上海亚洲文学博物馆的标本和法国人办的震旦纪博物馆的一些自然标本外,各种自然标本主要通过收藏、购买、赠送和交换等方式获得。到1985,馆藏标本20多万件,其中动物标本6.2万多件,植物标本13.5万多件,古生物标本1700多件,新古生物标本700多件,矿物和岩石标本1700多件。在这些标本中,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和国内首次发现的新记录标本。这里有中国独有、世界闻名的珍稀生物标本,有6亿年前的化石。博物馆还收藏了6万多册中外文图书资料,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