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对中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利弊?

如何看待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

时间:2006年7月3日来源:无来源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正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过渡到社会的中心,成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何看待和把握精英教育,如何让精英教育走出危机,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战略。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走“外延式发展”的道路,通过建立非传统、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来实现,而研究型大学仍然集中于精英教育。比如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主要是通过社区学院的发展来承担大众化的任务。然而,日本主要依靠短期大学和学院的发展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变。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日本的短期大学、专科学校、专门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和夜大仍然承担着大众化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大众化初期,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当时我国大学生规模并不大,教育资源相对较多。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挖潜”作为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权宜之计,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今天的高校仍然采取“内涵式发展”的策略,必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尤其是精英教育质量的下降。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外延式发展”的方略。给几所高校定位精英教育很有必要。这些学校不应该招收太多的学生,也不应该分散他们对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大众教育的注意力。他们要围绕精英教育确定战略,加大投入,巩固成果,推进和深化改革,培养国家和民族需要的精英人才。大众化的任务主要由高职院校和民办学校承担,让研究型大学恢复精英教育的角色。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同时这些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招生困难。如果政府能给予这些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引导学生流向高职院校和民办学校,不仅能减轻精英教育机构的压力,还能促进高职院校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精英教育的财政投入,减轻财政压力。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较低。虽然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一直向精英教育机构倾斜,特别是“985工程”启动后,对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投入有所增加。比如,北大、清华除了每年的日常教育经费拨款外,三年内还可获得国家专项拨款6543.8+08亿元;其他7所首批进入“985工程”的高校,除正常的教育经费外,3年可获得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约6543.8+0亿元的专项投入。但这只是缓解了精英大学的资金短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金短缺的状况。所以很多精英教育机构还是通过举办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短期培训班、民办二级学院来筹集资金。

第三,一些大学应该重视和促进某些领域的精英教育。我们有一批学术水平高、文化底蕴深厚、知名学者众多的大学。这些高校具备开展精英教育的水平和条件,但同时也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而且他们的资金来源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水平大学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以精英教育为主。精英教育的重点是全面培养学生,让他们在合适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为将来步入社会的精英打下基础。这包括精英意识、思想道德素质、诚信法律意识、社会责任与爱心、能力与知识的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强调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高校要分层次发展。为了保留精英教育,需要区分大学的功能,即分层次、分类发展。只有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司其职,才不会出现现在的错位和越位现象。一般地方高校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精英教育的关键在于“精”字,培养各类社会精英是我们的责任,不求最大,但求最强。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合并的今天依然如故。

最后,从投资体制、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精英教育的保障体系。推动精英教育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有能承担精英教育任务的师资,二是要有包括投入和管理在内的保障体系。要办好精英教育,必须改革各种问题,同时建立新的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我们应该促进研究性学习,它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和学分制,改革旧的专业招生和固定学制。推进绩效拨款机制,改革旧的人均拨款制度。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建立精英教育的培养保障机制。

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件大事。如何打好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的基础,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对高校的客观要求。认真应对和深化改革,积极发挥师生主人翁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