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经常听马宝说我家宝宝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没有耐心。他老是锤打对方,像个多动症的孩子。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孩子的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太脆弱了,以至于我们有一点不恰当的影响就把它破坏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保护自己的专注力,并不断提高。如果宝妈们都来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想法。

破坏注意力集中的行为。

大人粗暴地打断正在专心玩文字或动作的宝宝。比如,宝宝在自己看绘本的时候,突然被大人塞了一杯水;再比如,宝宝对水很好奇,就要伸手去摸。突然,大人们喊了一声“不”,宝宝害怕地睁开了眼睛。

给宝宝的任务太难或者太容易,导致一次都没做。比如,宝宝12个月,想自己吃东西,但是不会舀食物,就用手抓来代替。大人们直接说,你怎么不用勺子吃饭,自己喂孩子。这不仅是因为孩子不能通过独立进食得到锻炼,注意力也严重受损。

环境不舒服,到处都是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站着工作的时间比坐着工作的时间短很多,因为站着不舒服。再比如,看电视的时候,我在玩玩具,我分心了。

大人不给孩子复读的机会。结束后,大人们没有问:你还想玩吗?想玩就再来一遍,不想玩就寄回家。

没有成年人的帮助或者成年人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个大家都知道。不会拧开瓶盖的孩子会急哭,甚至会急倒在地。能力不够,工作提前结束,但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孩子,认为他们在发脾气,在搞破坏。

坏掉的玩具也会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在教的过程中,孩子常常兴致勃勃地动手,发现其中一个小零件坏了或不见了,于是他不停地问:这个去哪了,这个怎么坏的?完全忘记了我们要做什么,经常被牵着鼻子走,带着孩子去找零件。

如何培养专注力,拉长孩子的专注力时间

为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一定要准备一把适合孩子大小的椅子和桌子。至少椅子是需要的。强烈建议没有小椅子的家长买小椅子。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做很多事情。

给一个有序的环境,让孩子自己选择工作。所有的玩具都在孩子伸手可及的范围内,而且摆放得非常整齐。孩子会对这样的环境很感兴趣,觉得可以选择。一般来说,孩子们会更长时间地专注于他们选择的东西。

家长正确及时的引导,起到了观察者的作用。需要做以下三件事:

1,静静观察,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或动作引导。你不需要一直跟宝宝说你必须这么做,你做错了,等等;

2,等孩子需要的时候去帮他。在这里,父母需要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在蒙台梭利理论中,有一个术语叫做“隔离困难”。比如让孩子做彩虹圈有两个难点。第一,他们手眼协调能力不足,做不好这个动作。第二,无法按照插芯的大小依次插入插芯。

我们可以先解决手眼协调不够的问题,给孩子一个圈练习就行了,也可以引入更多类似的作品来加强这个手眼协调和三指握力。当第一个难点解决后,我们可以引导宝宝设置两个;较大的可以引导宝宝按照大小排序。最后可以延伸练习,让宝宝闭着眼睛放进去,说出戒指的颜色顺序等等。

3.同一份工作可以加入不同的兴趣点,保持新鲜感。比如练习舀豆子的动作,如果孩子不感兴趣,认为你做得不错,可以尝试给宝宝换勺子,换不同的豆子,或者换碗,因为木碗、玻璃碗、瓷碗、铁碗、塑料碗都有不同的感觉。

丰富孩子的感官操作,满足孩子的感官需求。比如把各种材料做成的东西咬在嘴里,抓各种沙、豆、米,撕书、报纸、卫生纸,踩水、拍水,都是孩子爱做的事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能让他们足够专注。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满足他们。

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几个孩子听大人讲故事,和大人一起包饺子,一起吃饭等等。有时候我们发现,当宝宝看到别的孩子在认真地做某件事时,好奇心会驱使宝宝重新专注于这项活动。

给符合孩子敏感期或能力的玩具。简单来说,就是在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给孩子的作业难度增加一点难度。这对于很多不太了解孩子或者很少照顾孩子的成年人来说很难。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12个月左右,是孩子站立行走的阶段。这个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敏感期,就是拿重物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会持续到2岁左右,1岁半是高峰期。

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不会自己站立,但身上或手上一定要拿着什么东西。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停下来,而是给合适的玩具,比如各种材质的娃娃、球,让孩子扔、捡球、站立,甚至可以带着球走来走去。这些都是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工作。记住,孩子的能力达到后,可以一点点提升难度,激发孩子的挑战心理,自信心和专注力也就随之而来了。

试着一次只做一件事。这很好理解,但也是父母犯错最多的地方。每次工作结束后让孩子送回来,然后再选择下一份工作。

声光刺激强的玩具,尽量少玩,给的玩具简单干净,玩法多样。

让孩子多参与家务。一岁以后,身体自由了,孩子自然想挑战父母做的各种婴儿熟悉的事情。在我带的所有宝宝中,几乎每个宝宝上课期间都有一半的时间在日常生活区。估计小孩子最知道这里的东西有多有趣了。孩子感兴趣了,专注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

父母的性格、情绪、陪伴时间都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理论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直接要求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慢慢说,不要着急;情绪稳定,不要因为宝宝做了什么而吓到孩子;耐心对待孩子的乱发脾气;多和孩子一起工作、玩游戏。

想获得更多实际育儿经验,请关注花育儿或添加花育儿微信号(huaduoyuer)。

内容来自:宝宝知道App用户$花育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