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亲爱的小鱼》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编写教案是必然的,教案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如何写好教案?以下是我在中堂给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小鱼》教案。欢迎分享。

绘本第1课《亲爱的小鱼》中班一、引入场景引发兴趣:

1,展示PPT,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鱼和猫你会想到什么?

二、讲绘本,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介绍一下故事的名字。

老师:分段讲故事(看你会不会从亲爱的鱼回到我身边...)

2.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猫吗?小猫如何关心小鱼?

3.小鱼看到大海是什么感觉?

4.小猫把小鱼送到了海里,那么它坐在海边会怎么想呢?

5.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猫非常想念小鱼。小鱼回来了吗?

6.小猫看到小鱼会想到什么?

7.孩子想了那么多好主意,这些都是好主意。小猫想到了什么?请继续听故事。

老师:继续讲故事(我会把我最喜欢的帽子...我将会多么惊喜)

8.听完故事,你现在知道小猫看到小鱼是什么想法了吗?

9.小猫看到小鱼会说什么?

10,小猫和小鱼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我们继续听。

老师:继续讲故事(你将是我最喜欢的船,直到最后)

11.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猫和小鱼吗?你喜欢他们什么?

总结:小猫把小鱼当妈妈养大,小鱼长大了给了它更好的家,让小鱼在海里快乐自由的生活。小鱼像一个懂事的孩子,不会忘记妈妈。当小猫觉得需要他的时候,小鱼就来找小猫。小猫小鱼和我们的孩子妈妈一样,相亲相爱,形影不离。

第三,这个故事很有意义,老师和你会完整地听完这个故事。

1,我们孩子都有一个亲爱的妈妈,怎么才能爱妈妈呢?

总结:我们的孩子和妈妈会永远相爱,永不分离。

绘本第二课《亲爱的小鱼》中班活动意图:

儿童诗歌是给儿童欣赏的诗歌。儿童诗歌不仅能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还能陶冶心灵,陶冶情感。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期的诗歌教学,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教育,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亲爱的鱼”。通过看、想、说,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感受诗歌中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语言所呈现的意境,学习“景、惊、情舟”等词语。

2.了解诗歌中的小伙伴和小鱼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3.关注同龄人的发言,明确陈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孩子们观察过自然角落鱼缸里的小金鱼。

2.背景音乐和原声诗歌磁带和录音机。

3.儿童读物:亲爱的小鱼。

活动流程:

(1)展示鱼缸里的小金鱼。

这是谁?你喜欢小金鱼吗?

孩子们可以自由交谈。

(2)集体欣赏教师富有表现力的朗诵音乐诗。

1.老师背诗。

孩子们非常喜欢小金鱼。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关于小鱼和它的好朋友的诗。

2.孩子听诗,老师提问。

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小雨的好朋友是谁?

(3)老师引导孩子逐一阅读童书图片,同事播放诗歌录音。

1.集体欣赏带音乐的诗词,进一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听了诗,你觉得小孩子喜欢小鱼吗?

2.引导孩子用诗歌的语言交谈。

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小鱼?这首诗说什么?。

(4)教师与幼儿讨论画面细节,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

1.老师提问,孩子思考。

小金鱼最初住在哪里?孩子如何对待?小金鱼长大后,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

2.关于儿童自由的讨论。

既然孩子那么喜欢小金鱼,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回大海?

(5)老师和孩子一起读诗,用图片学习生词。

1.老师和孩子们借助童书朗诵诗歌。

什么是视线?(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有什么惊喜?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清晰讲述。

船是谁的?为什么?你还能把一条小鱼比作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孩子带着感情读诗。

活动扩展:

家庭教育:请引导孩子与朋友友好相处。

活动反映:

让孩子看、想、说,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让孩子更深层次地体验角色的和谐与亲情;通过互动环节,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让老师和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间进行深度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儿童诗歌,是孩子喜爱的精神食粮。教师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借助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的语言,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让文学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发芽开花,最终形成丰硕的成果。

绘本第三课《亲爱的小鱼》中班活动目标:

1.观察小猫小鱼的表情和动作,在猜读中理解故事。

2.用完整的语言和具体的行动大胆地表达你的爱。

3.通过欣赏绘本中的故事,感受猫和小鱼之间真挚的爱情。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继续故事。

5.愿意沟通并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轻柔的音乐。

活动流程:

首先,猜一猜猫和鱼之间的故事。

1.看,老师带谁来了?猫和鱼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打架,猫吃鱼)

2.今天,老师带了一本图画书。封面上的小猫和鱼在干什么?

3.猜猜这只猫想做什么?(我想吃鱼)

这只猫真的想吃鱼吗?(没有)让我们看看小鱼长什么样。小鱼在微笑。)猫呢?他的嘴没有张大,但他的眼睛笑着闭上了。它在亲吻小鱼。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小鱼看到猫这么开心?让我们一起享受亲爱的鱼。

5.点击题目,猫叫小鱼什么?亲爱的。你会叫谁亲爱的?(爸爸妈妈)甜甜地说。让我们再试一次。

二、欣赏第3、4、5页:猫咪喂小鱼面包表达爱意。

1.那只猫在做什么?

它会对小鱼说什么?

你吻过谁?爸爸妈妈亲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3.欣赏第6页:鱼长大了小猫做什么?

1.小鱼慢慢怎么了?

2.哪里能看出小鱼长大了?

如果你是一只小猫,看着浴缸里呆不住的小鱼,你会怎么做?

3.小猫在想什么?仔细看看。

4.这只猫喜欢小鱼吗?你为什么放它走?

第四,欣赏猫想念鱼的部分。

1.猫是怎么看待一条小鱼的?

2.猫走了吗?它一直在等小鱼回来。

3.点击扔帽子的那个。它为什么把帽子扔进海里?

4.你猜,小鱼会回来吗?

5.播放课件:鱼回来了,猫感觉很开心。

6.猫走在鱼的背上,和鱼一起旅行。

五、整体欣赏:老师背诵绘本故事。(播放音乐)

记忆:你还记得小猫是怎么叫小鱼的吗?学起来很甜(亲爱的小鱼)!这只猫非常喜欢这条小鱼。它每天都向小鱼示爱,它也做到了。爱就是大声说出来。你爱谁?你会对他说什么?(让孩子在前面示爱)

总结:老师和父母都很爱你,但总有一天你会长大离开他们。那时候,父母和老师都会一直惦记着你。你会像小鱼一样想念我们吗?

教学反思:

《亲爱的鱼》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在寂静中充满温暖,孩子们很感兴趣。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看法。他们想象力丰富,可爱童真,潜力无限。只有带领孩子走进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爱,懂得爱,珍惜爱,愿意付出爱,才是绘本教学的意义所在。

百科全书:

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息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淡水湖、河流、咸水海和海洋。

绘本第四课《亲爱的小鱼》中班活动目标:

1.看懂绘本,感受故事里温暖有爱的感觉。

2.根据故事的发展,大胆想象和猜测,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和表达。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孩子说出图片的内容。

4.培养孩子说话大胆、说话完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和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首先呈现封面和主题,引发思考。1.说出儿童绘本的书名:《亲爱的鱼》。;你什么意思,亲爱的?你亲爱的是谁?

2.呈现绘本封面,引向主角,引发孩子的猜测和联想:猫为什么叫鱼亲爱的?

二、老师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前半部分,体会角色之间真挚的感情。

1.展示第三张图:猫为了让小鱼快点长大,是怎么照顾小鱼的?

2.展示第四张图引导孩子思考讨论:小鱼长大了,在鱼缸里待不下去了怎么办?你认为小猫会做什么?

三、完整地听绘本,了解剧情发展,引发思考和讲述。

1.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孩子认真听讲。问题:小猫是怎么做到的?展示第五张图:你在哪里看到小鱼在海里更快乐?为什么?呆在海里有什么好处?

2.呈现第六组图片:小猫是如何想念小鱼的?

3.呈现第七组图片:小鱼是怎么做到的?引导孩子用更完整的语言讲述。

第四,完整的欣赏绘本,感受到浓浓的温暖和爱。

老师用PPT完整的讲述绘本内容。

第五,转移经验,体验情感。

1.看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

2.结合孩子上小学的事件,引发孩子的讨论,从而达到情感* * *,然后让孩子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老师告别。

绘本第五课亲爱的鱼在中班活动意图:

纲要中指出,“儿童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要渗透到各种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儿童感到被接纳、被关心、被支持,避免单一、呆板的口头说教”。亲爱的鱼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绘本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爱与被爱,同时,他们不仅被猫和鱼是两种对立的动物这一事实所感动,更被小猫为了爱而长大后毅然选择将鱼投入大海并放生,而鱼为了爱又回到小猫身边这一事实所感动。通过看图让孩子感受到小猫对故事中小鱼的爱,并转移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上,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温暖,知道要用爱来回报。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分享给孩子!

活动目的:

1.感受故事中猫和鱼之间深深的依恋。

2.感受并分享生活中的深情。

3.勇于对伴侣说“亲爱的”。

活动大纲:

1.导入活动:

请幼儿分别欣赏两首乐曲:快乐的和悲伤的。并要求孩子在听到音乐后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故事中的1-13图片,让孩子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的依恋。

-爱。然而,当小鱼长大后,小猫不情愿地选择了把小鱼放回茫茫大海,让它自由。最后,自由的小鱼在小猫的期待中游回了它的身边,最后小鱼和小猫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3.分享活动:

(1)分享生活中的深情,让孩子说说生活中谁是小猫,谁是鱼,为什么?

(2)让孩子谈谈父母在生活上如何照顾自己,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4.体验活动:

(1)让孩子勇敢地在同龄人面前说“亲爱的”,互相拥抱。

(2)手语表演《让爱散开》体验身边无处不在的爱。

拓展活动:让孩子回家后勇敢表达爱意,对父母说“亲爱的,我爱你”。

效果分析:亲爱的鱼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我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面对孩子,我发现有时候自己的引导是那么的差,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回答的完整性和理解能力都是我无法估计的。在故事中,让孩子感受爱与被爱,并勇敢地向同伴讲述自己的爱,使活动达到高潮。通过《亲爱的鱼》故事的深入,识字不多的孩子可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悟,给他们带来一些感动——爱的感动。这是我想给孩子的,我想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