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怎么做早教?
第一阶段:胎儿期
在此期间,约40周的受精卵形成胎儿,胎儿生长迅速。所有的营养摄入都取决于母亲。所以孕期健康的饮食、情绪、夫妻关系、家庭关系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新生儿期
胎儿出生时,28天后称为新生儿期。这期间,母体开始独立生活,从寄生到独立,从不育到细菌。因为新生儿在生理机能上需要经历一些调整,需要大人的细心呵护,以便及时观察和满足,建立信任,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第三阶段:婴儿期
出生后一岁称为婴儿期。这个时期生理发育、运动能力、认知能力最快,营养素、热量的蛋白质较高,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自身免疫能力不成熟,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第四阶段:幼儿期
童年是在3岁之前。这一时期生长发育速度减缓,但智力发展较快,人逐渐接触社会事物,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识别危险源的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这个时候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在发展,大人要加强保护。
第五阶段:学龄前
学龄在6-7岁之前。在此期间,身体发育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智力发展更为迅速。同时语言发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具有模仿性和好奇心。这个时期孩子容易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理能力,为上学做准备。
2.科学实施早期教育需要把握原则。
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水平,不同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差异。早期教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因为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教育方法不一样,但不能背离以下教育原则:
一、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安全感的建立是父母和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和谐的家庭氛围,无条件的积极响应,父母的积极示范和引导等。都是影响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因素。
第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创造各种丰富的环境,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激发孩子的巨大潜能,把握孩子的个性差异,让孩子沿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发展。
第三,边界意识的建立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调节自己不稳定的情绪。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以后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第四,接纳和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情绪比事件本身更重要。当孩子的情绪逐渐稳定后,他们会接受你的建议,并根据你的建议努力调整自己,这样孩子不仅会感受到父母的爱,还会加强亲子关系。
第五,我相信孩子任何“反常”的行为背后都有合理的原因。当你想到这一点,你就会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够更理性地处理各种问题,因为你的处事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