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早教小组

国庆假期恰逢小区对面新入驻的蒙特梭利早教园试运营。我受不了邻居马宝一次又一次的邀请,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看了。

是一家知名的早教机构。试运营第一天就吸引了很多宝爸宝妈来了解。即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也看到了我熟悉的朋友小猫。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现在父母和四个老人都在这里帮他们照看两岁多的孩子。可以说有足够的人来照顾宝宝。我看她咨询的很认真,她好像也报了名,我就问她:“你要报昕薇吗?四个老人在这里,带在家里多好。”

小猫说:“如果你把它带回家,你只会吃喝玩乐,什么也学不到。你必须有所作为。你还没上幼儿园,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一定要拿到。”但是早教班真的很贵,而且是按课时收费的。几百节课,我也很酸痛..."

作为家长,我理解小猫的焦虑和纠结:在早教非常普及的今天,你不要往上走,免得拖孩子的后腿,让他输在起跑线上,早早落后于别人;拜托,几百节课的早教费让人望而生畏。

我们纠结的主要原因是对早教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错误的把早教等同于早教班,认为早教必须在早教班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事实上,这是大错特错的。早教的目的是开发孩子潜在的智力、体能和思维能力,而早教班只是一个场地,老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如果你想把早教的任务交给早教班和老师,你必须支付场地和人力的费用。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也适用于早教。只要家长愿意花时间学习早教的知识,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愿意用心陪伴孩子,把早教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每天在家带,你也会收获一个不亚于每天往返早教班的全优孩子。

那么,在家做早教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01.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猎豹CEO傅盛曾经说过:“人和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认知的差距。”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距几乎完全取决于元认知能力的强弱。

什么是元认知能力?是指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和理解,使自己不仅能积极思考,还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进而判断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结果是否正确合理,从而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或结果。

比如看一本书,有的人看了就像没看过一样,有的人会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逻辑思维框架,人物如何设定,情节如何发展,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种主动思考和反省的能力就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高的人会透过表面现象思考隐藏的意义,不断反思、检查、提升,从而举一反三;元认知能力弱的人,只能是山见山,水见水,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

这就是为什么在低年级基于基础背诵和纯粹依靠记忆学习时差别不大,而在基于理解和分析进入高年级后差距明显拉大的原因。

元认知能力说白了就是主动学习和善于用脑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才能逐渐形成。通过以下三点,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001经常问孩子启发式问题。

通过提问来引导孩子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如看完绘本《小红小红帽》后,我们可以问孩子:为什么狼的肚子被剖开后还没有醒来,为什么它可以去河边喝水而不死等等。通过这种引导式提问,孩子可以发现一些明显违背常识的漏洞,形成批判性思维。这样,多问几个问题,孩子就会逐渐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直停留在相信书本的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还较弱,可能一时半会儿无法形成完整的问题答案。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坚持提问,因为他不会回答不代表他没有思考,而是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002引导孩子举一反三,学习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取一隅,不以三隅反之,则无有也。”意思是:“我给你一个方面,你要能灵活的想到其他方面。如果你不会,我不会再教你了。”

这和成语“举一反三”一模一样:学一件事,要灵活思考,运用到其他类似的事情上。

让孩子先学后思,思后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著名育儿老师V大J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教孩子算算术4+3=7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手指数4,然后数3得到7个手指,还可以用火柴棍等工具同时把6,65,438+0,5,2,4,3,让孩子认识到结果。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只要你愿意用,到处都能找到早教资料。

孩子是一张白纸,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无限。我们要抓住这个阶段,多做举一反三的练习,让他们博采众长,传播思想。

003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孩子最大的特点之一。他们总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从来不去想为什么。比如叶子为什么形状不一样,蜗牛为什么跑不快,向日葵为什么对着太阳等等。

有些问题可以一下子回答出来,而更多的问题可能回答不出来。其实回答不了也没关系,因为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比回答更重要的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对于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这样回应孩子: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值得研究,但我也不知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然后去图书馆,去自然或者向更多的专业人士请教,直到得到答案。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一定会让孩子时刻有探索真理的欲望。

但如果我们总是把孩子的问题当成恶作剧,或者不予理睬,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好奇心,以后他们也不会主动向你提问,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应。

02.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模式。

经典说:“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他的命运。”

心智模型(Mental model)也称心智模型,是指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他人、组织和周围世界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思维、固定思维和已有知识的限制。

说白了,心智模型就是我们组织和处理世界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解读,产生不同的情绪。

心智模式中有两种思维: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

成长思维的特点是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能力并积极挑战,解决新问题,有目标,有正向循环。

固定的思维模式表现出不愿意探索世界,不愿意面对难题,总是想方设法避免伤害、批评和表扬的特点。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k)说:“以成长为导向的思维模式的人更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可见,好的思维是一生的财富,值得及早培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001正确评价孩子

这种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而不是简单地把结果归结为天赋,陷入有天赋不努力也可以,没天赋也没用的错误意识。

敢于让孩子尝试失败和挫折。

人们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有些困难你逃不掉,有些挫折你也逃不掉。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打击的人,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所以要及早培养挫折商。

比如孩子总是搭建乐高模型不成功,表现出愤怒或者放弃。这个时候,我们最好不要说:“你真没用。自己造不出来又何必生气?”相反,我们应该对儿童面临的困难表示理解和关心。“这个模式真的很难。就连母体也不可能一下子造出来。要不,我们一起再试一次。我相信会成功的。”

有了你的积极动员,孩子不仅会知道遇到困难很正常,还会意识到在困难面前,坚持才是解决之道。

0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高尔基说:“每一次克制自己,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强。”由此可见自制力的重要性。

幼儿面对诱惑一般没有抵抗力,想要什么就马上要什么,一刻也不要。这是孩子的天性,也可以通过引导来提高。具体方法可以遵循以下流程:

情感上满足他——行为上拖延——制定规则,做出承诺——兑现承诺。

情感满足是指当孩子为某样东西哭泣时,我们不去批评他,而是去爱他,让他知道他的需求被理解,然后告诉他为什么不能马上得到,和他商量什么时候能得到,时间过了就主动兑现承诺。

需要注意的是,承诺一定要兑现,不能开空头支票。让孩子知道我控制自己后得到了回报,然后我就愿意控制自己了。否则,如果我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他只会提出更多的要求。

对于幼儿,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让他们学会身体等待,如“一、二、三木头”和“红灯停,绿灯行”等。在身体上学会等待后,他们会主动自律。

我们都知道早期教育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孩子,而优秀的孩子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良好的自制力。只要我们用对了教育方法,还是可以在家轻松做早教的,既省钱又不用东奔西跑。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