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数学“认知测量工具”教案

活动目的:1。喜欢参加测量活动,用自然测量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长度,初步了解量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3.激发孩子的探究精神,在动手活动中发展孩子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一只兔子,一个小猫头饰。铅笔

2、物体桌、凳、椅。

3.带图形的测量纸、记录纸和笔。

活动流程:

一、教师以“购物”为由,结合自由探索活动,总结幼儿尝试测量活动的结果,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老师:今天我们幼儿园想买些新东西。看买什么?新买的物品应该和这些物品一样大。

2.我们先来看看(展示小桌子)。这张桌子又长又宽。应该怎么知道桌子的边长?孩子:可以用东西量一下。老师:多少钱?让我找找(假装找东西,拿起身边的一次性筷子)。

3.我们首先要找到测量的起点,沿着边线测量,用笔画出记号,首尾相连,直到测量完毕。我们数了多少次了?为了更好的记住表格的边长,我们可以把结果记录下来。我们能在哪里记录它?(出示录音纸)这是书桌的录音纸。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老师会演示用数字来记录,大量的会用点来记录。

4.然后指导孩子们测量桌子的宽度。

5.好的,我知道桌子的大小。让我们看看还买什么。(展示婴儿床)婴儿床的边长是多少?我们可以用其他工具来衡量吗?(出示吸管)找一个演示能力强的孩子,老师会指导讲解测量方法。

6.他做对了吗?让我们看看结果如何。

7.还能买什么?我还想买一个礼品盒。你想测试一下吗?(准备好吸管、纸条等测量工具)。请自行选择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8、鼓励孩子换一种工具去测量。看测量结果有没有不同。

9.核实孩子的测量结果。问:为什么会有两种测量结果?(因为用了两种量具)哪种工具测的次数多?为什么要多次测量?

10,引导幼儿说出量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测量同一物体时,量具越长,测量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结果越多。

第二,群体活动。

1,小朋友,上课要加什么项目?老师已经把所有这些要添加的项目放在你的桌子上了。让我们先看看有什么。你想测量什么?你选择什么工具来测量?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2、儿童测量,老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方法,提醒孩子用圆点在记录纸上记录测量结果。

3、验证孩子的测量结果,让孩子说“我没有看到XX带XX,结果只要几个XX。

4.表扬作业做得好的孩子。

第三,延伸活动。

让孩子们在角落里量。在尸体上寻找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