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案:古诗《清明》
#婴儿#引言柳树渐渐露出嫩芽,延续着昨日落叶的旋转;杏儿开满了花,浅白粉红,延续着花的意趣;清明时节雨纷纷,悼念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考网!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
2.激发孩子背诵古诗词的兴趣,让孩子学会按照古诗词的节奏背诵。
活动准备:
挂图、VCD教材。
活动流程:
(1)展示图片,引导观察和叙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了解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请孩子们讨论。
2、
现在老师会让大家看另一张图。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做什么?(问路,说话),天怎么了?
(2)孩子看VCD教材,激发兴趣。
老师的解释: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是啊!春天到了,鸟儿飞回来,花儿开了,春天的一天叫清明节。你认为清明节会做什么?(小朋友自由回答。
)
2.老师总结:在清明节,当人们在春天扫墓的时候,古代有一个叫杜牧的诗人在清明节写了一首诗。让我们看一看。
3.老师放VCD,让孩子们看。
4.老师告诉孩子们,老人是行人,孩子是放羊娃。这幅画描绘的是清明节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故事,也就是这首古诗所说的。
(3)老师背诵,帮助孩子理解。
1,老师有富有表现力和节奏感的朗诵,请小朋友欣赏。
2.老师再背诵一遍,让孩子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老师让孩子们回答他们是否在这首诗里听到了什么。老师背了第三遍,让孩子们慢慢跟着背。
4.老师邀请几个孩子表演。可以边看边对比图片,老师给予指导和提醒。可以依次邀请几组小朋友。
5.让孩子们把这首诗再背1-2遍。
(4)结尾部分。
让孩子把这首古诗背给父母听,或者和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