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是什么?

1.右脑支配的人数和左脑支配的人数相等。你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来发现你是被哪个大脑支配的。答:我们都知道左脑控制身体的后半部分,右脑控制身体的左半部分。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习惯用右手,也就是右撇子。左撇子占总人口的10%左右。但并不是所有左撇子都受右脑支配。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研究,95%的右撇子是左脑型,而不到20%的左撇子是右脑型(A)。不要相信那些简单的图片或者各种话题的小测验。他们分不清一个人是左脑还是右脑。只有通过复杂的大脑扫描实验,才能确定哪个大脑占优势。

2.爱因斯坦是左撇子。他比常人聪明,是因为他的右脑极其发达。答:没有数据显示爱因斯坦是左撇子。相反,很多照片证明他握笔用右手写字,说明他其实更有可能是右撇子。还有传言说爱因斯坦的右脑超级发达,导致了他的天才成就。从65438年到0999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爱因斯坦大脑切片的论文。他们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爱因斯坦的顶叶比常人更对称,主要是因为他的左顶叶比常人大,大小和形状与右顶叶(B)相似。顶叶掌管视觉空间认知、数学能力和运动想象,这大概是爱因斯坦拥有非凡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的主要原因。这说明爱因斯坦与常人的区别主要是左脑,而不是传言中的右脑。

3.右脑储存的信息是左脑的654.38+百万倍。左脑和右脑在形状和结构上基本相同,神经细胞的数量和突触接触的数量至少在数量级上相同。没有科学实验表明右脑和左脑的信息存储功能有巨大差异。“右脑存储的信息是左脑的654.38+百万倍”这种说法,基本可以说是纯粹的扯淡。

4.广为流传的左脑掌管语言逻辑,右脑掌管情感艺术和创造力的说法,其实可以称为理解脑科学的三大误区之一。(另外两个误区是“人脑利用率不足十分之一”和“脑细胞无法再生”。真相是“人脑的利用率已经很高,接近饱和”,“部分脑细胞具有再生能力”。)

这个传言可能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裂脑”实验。当时在治疗一些癫痫患者时,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被分离,导致患者左右脑之间的信息交流中断。后来这些患者做了一些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人们引起了左右脑功能不同的猜想。本世纪初,通过磁共振扫描仪扫描人脑的实验,发现左右脑的功能划分并不严格统一。研究发现,其实在完成语言、逻辑思维等任务时,左右脑都会参与,左脑更注重细节,右脑更注重大局(C)。所以,其实左右脑的区别是处理问题方式的区别,而不是功能的区别。此外,去年一篇总结了63篇学术文章和72个实验的《创造力概要(D)》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创造力与右脑有任何特殊关系。

5.婴幼儿是右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判断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婴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不仅是右脑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左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好的训练不仅仅是开发半脑,还要调动左右脑共同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全脑的最大潜能。2009年,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通常喜欢双手并用的测试者在一些创造性测试问题上的得分远高于只喜欢单手操作的测试者。而如果让那些单手实验者在做一些创造性的问题之前,平行地左右移动眼球30秒,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大大增加(E)。研究人员推测,当左右脑之间的交流增加时,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加。是不是所有的爸爸妈妈们听到上述研究发现后,都准备好让宝宝多做一些眼睛左右移动的“运动”了呢?不幸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种增强创造力的方法非常简单有效,但创造力的增加只是暂时的,即90分钟已经过期,因此不能作为可靠的训练方法。为了提高左右脑的交流,应该让孩子多做左右脑同时活动的活动,让左右脑的交流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多做左右两侧同时调动的练习,比如学习一种双手弹奏的乐器,比如讲故事时注意细节、顾全大局,从而有效调动全脑,合理开发。

右脑的潜力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右脑的发展并不比左脑重要多少。一个人的思维、做事、判断、思维、语言运用都是左右脑协调的,关键是左右脑还需要协调平衡发展。家长在选择“早教”方式时也要仔细考察基本思路和科学依据,不要被华丽的外衣所迷惑。

发表于《时尚育儿》,有删改。

参考数据

a.泰勒,Insep和泰勒,m .马丁(1990)《心理语言学:学习和使用语言》。第362页

b.桑德拉·F·威特森,黛布拉·L·基加尔,托马斯·哈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非凡大脑》,《柳叶刀》,第353卷,2149-2153,1999

c.芬克,哈利根,马歇尔,弗里斯,弗拉科维亚克& amp多兰,视觉注意力在大脑中的什么地方选择森林和树木?自然382,626 - 628 (15八月1996)

d.创造力和洞察力的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和神经成像研究综述。心理公牛。2010 Sep;136(5):822-48

e.Shobe ER,罗斯NM & amp;弗莱克基(2009年)。灵巧性和双侧眼动对创造力的影响。大脑与认知,71 (3),204-14本文来自QQ邮件订阅专栏——科学松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