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言语训练,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训练
(注:本文转载自沙河中心小学杨从华老师)小学的作文教学是从什么阶段开始的?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开始?经历了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教学实践后,我意识到运动训练越早开始越好。现在低年级的小学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欲和写作欲。而且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敢想敢说,充满童心,有独特的魅力。那么低年级怎么训练口语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先看图说话。有人说,会读书的人读得厚。我觉得这些人可以从作者有限的文字中延伸出来,加入自己丰富的理解和想象。我觉得会教的老师应该教好书,就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丰富教材的外延,有机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课文的插图,色彩鲜艳,画面生动有趣,是训练口语的好材料。我在教学中注重这一点。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在A、O、E的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通过观察,学生们说图上有树,有小房子,有绿草,河里有鸭子,有大白鹅,岸上有一个小女孩,还有一只公鸡:然后我问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们一一作答。最后,我请同学们一起说说这张图。有的说有一天早上,一个小女孩去河边练唱,公鸡听到了,跑去跟着唱。还有人说河边住着一户人家。一个小女孩每天去河边练习唱歌。公鸡、白鹅和鸭子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再比如:在jqx的课上,有一个画面是一家人在做自己的事情。图片配有“下棋、搭积木、洗衣服”的字样,所以我会及时引导孩子练习说“什么时候,xxx在做什么,xxx在做什么,xxx在做什么。”再比如,《识字2》中的“毕一毕”是一幅农家小院的图画,下面有相应的文字“黄牛、鸭子、大枣、苹果、花猫”。我引导孩子描述院子里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小石头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永路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小石头在干什么?”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说出图片和意思。教《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学生读完课文,学完单词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口语和写作训练:根据课文填空,“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深灰色)身体,摆动着(长)尾巴,(快乐地)游着。”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述蝌蚪的形状的;二是让学生明白动物有自己的外貌特征,观察时一定要把握特征。看课文中的插图,说鲤鱼或者乌龟是什么样子的,用刚才一段话的形式说出来。有同学说鲤鱼: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鲤鱼,头大,身红,尾宽,欢快地游来游去。有同学说乌龟:池子里躺着一只乌龟。它有绿豆大小的眼睛,宽阔的嘴巴,背上有图案的硬壳,后面有一条短尾巴。它时而四条腿摆动着在水中游来游去,时而呆在池边,缩成一团。利用课文内容和插图帮助学生掌握某些表达方式。这样的课不可能每个人都说听写。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我安排他们回家告诉家长,让他们如实记录,第二天交给老师批改。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为了让他们把课堂上听到的,说的,想的都记录下来,让学生回家告诉家长。有些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带回家写的信我都批了,还给家长。再比如《学画》第十四课的“哪栋房子最美”。课文教完后,让学生谈一谈“我们的学校”,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除了给家长讲故事,写下来,还可以利用一切机会训练。上课回答问题,要求发言完整。用词造句,尽量让词生动具体。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一般来说,大部分大三学生七八岁,直觉思维占主导地位。只有给学生创设直观的情景,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说和写的欲望,才能使我们的口语训练卓有成效。二、描写生活我们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身边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和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学会自己发现美,也要教会学生发现美。那样,他们也会感受到风的友好抚摸,看到草的腰枝,听到青蛙的声音。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有一天,我发现我们班一个女同学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假发在帽子后面,戴在身后很好看。我会让她站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这个学生,说几句你观察到的东西。同学们兴高采烈,有的说XXX今天真漂亮,帽子上还有黄色卷发,真好看。有同学说某某今天特别好看。不仅帽子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她穿的裙子也很好看。看她的大眼睛!学生根本不在家,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从而不自觉地训练了自己的口语能力。第三,用绘画诱导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图片可以表现一定的生活场景,更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利用图片训练学生说话和写作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我经常给孩子收集一些图片,比如《思品》和《生活》里有一些图片,然后让学生找一些图片给他们练习口语。比如,在学完第11课《我想看怎样》后,我让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图片,于是我给他们看了学生收集的图片,并让他们练习口语,还让他们自己画画,让他们自由发言。写文章和画画有很多相似之处。绘画需要一笔一笔,一部分一部分,一点一点,线到面,面到体。写文章的时候要逐句写,逐句写,逐段写,逐段写。经常要求学生按照画图的顺序练习说和写,学生说话的语序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训练。比如教文章《秋》,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段落层次划分画面:A、画蓝天白云;b、画出太阳下一望无际的稻田;c、在稻田旁边画一个池塘;d、在池塘边的树上画梧桐和落叶。落叶有的落进池塘,有的落向岸边;e、画小鱼在落叶下游动,蚂蚁躺在落叶上;f,画两只燕子过来。画完后,让学生按画的顺序看图,加上自己的想象,唤起学生画时留在脑海中的形象。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会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像电影一样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通过这种方式使用绘画,学生可以通过整合观察,思考,想象和表达来轻松愉快地学习。第三,小学生有必要讲一讲体验生活的经历,情感和经验的积累,让学生有话可写。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体验生活的趣味,积累美好而丰富的生活素材。今年春天,学校每周举行一次升旗活动。我利用升旗活动训练学生说话。升旗回到教室后,我会让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有的说今天是我第一次升国旗,很开心。看到大哥哥大姐姐站在国旗前,在那里升旗,我很羡慕,我也想自己升旗。我以后会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名旗手。还有人说今天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不要在学校里乱跑。其他人说...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四、说话的主题为了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语文课前几分钟,我会有一个主题让孩子说话聊天。比如我会让学生谈论老师。学生觉得谈这个话题不难,因为老师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有很多地方可以谈。于是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学生们一个个说。通过轻松和谐的方式,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孩子的说话能力提高了,变得愿意说、敢说、乐于说。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爱说话,敢说话,愿意说话。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让孩子自由活动,自由表达,给学生带来快乐、兴趣、信心和成功。为初三写作训练奠定了基础。初三如何进行作文训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一篇作文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有没有实质内容。在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这说明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所写的对象,对所写的对象没有更准确的认识,所以写不出特色。所以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具体充实的内容去写,不要说假话、大话、空话。这需要丰富的物质积累。怎么积累?1,要过上富足的生活。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校内外活动,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为作文积累丰富生动的素材。学生自己感知的材料真实,印象深刻,易于积累和引用。2.多读书。要多看适合学生的书报,多看电视节目和电影,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有各种感受,开阔眼界,陶冶情操。3.多听听。养成倾听的习惯主要有两种方式,关注别人的发言和故事,从中学习。一种是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知道各种各样的东西,另一种是从书本或视听中间接吸收。(2)三年级,从低年级的口语、写作练习到命题作文,很难直接过渡。因为一篇作文是各种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运用,是学生认知水平和写作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品练习,内容简单,如观察一幅静物或一只小动物后写一段;观察人物的外貌或动作,写一段话等。开始练的时候不要要求太多。可以写几十个字,也可以写100个字。当你在课堂上完成,既不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又能及时得到老师或同学的点评。1,片段练习,可以顺利过渡到写文章。学生写了几个片段后,为作文积累了素材。写多了,作文就有东西可写,学生写文章也不会觉得难。特别是写作的练习总是分段的,效果更大。比如,老师给了一个“校园里的树可以茂盛”的总句,让学生明确要求写校园里的树,重点是树是如何茂盛的;然后围绕“郁郁葱葱”这个关键词,根据日常观察,选取素材,具体写出校园里的树是如何郁郁葱葱的。这对训练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材料、用词造句等基本写作技能有直接作用。比如学生可以先写一段,然后围绕中心写两三段,逐渐过渡到写一篇文章。比如让学生分别写“学校操场”、“花坛”、“教学楼”,然后以“校园”为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写的内容,然后把段落连接起来,加上开头和结尾,组成一篇文章。2.小品练习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三年级阅读教学以段落为主,可以与写作片段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段落知识和分析总结能力,对写好一段文字有直接的帮助。让学生以“老师要来上课了”为题写一段话。让学生先观察老师如何推门走上讲台,走后做了什么,如何还礼问好。然后让学生按顺序写下老师的一系列动作。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可以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段落知识,课文中有典型段落可以模仿,一般可以写得比较具体。段落和文章的练习可以交叉,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如果写作文需要写场景,不妨先写片段,再写作文。学生的开头总是一样的,所以学生可以练习写开头。写片段和写作文的练习,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先练局部,再练整体,符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体练习,然后找出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这也符合学生学习作文的实际。3.模仿课堂写作的基本形式。主要是模仿部分课文,让学生练习写作。比如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一个句型,一个段落模式,也可以模仿一个表情。放大书写。教师要抓住课文的速写部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写作。也可以扩展句型。类“素描”。指的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察事物,然后抓住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的一种练习写作的方法。它结合了观察和模仿。有趣的一句话,日记。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课后自觉练习写作,主动记录自己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值得铭记的美好事物。可以一句话记日记,学生容易接受,效果也不错。就是让学生用一句话或者简短的语言写下一天中有意义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最有趣的事情。要求尽量把时间、地点、人、事说清楚。别问太多。因为学生练习写作是自愿的,只要写了,就要充分肯定。课堂上练习几次就可以安排回家写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扩大选材,其次,扩大句子,使内容更加丰富具体。(3)指导学生写具体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练习写作基本功。1,教学生写具体方法。写作文的具体方法主要是从阅读中学习,特别是结合课文。记忆事物、人、场景和物体有不同的方法。记住,事情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要讲清楚,但不能流水账,要均匀用力,重点部位要详细记下。写人,要选择典型事例来写,即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事例。同时根据表现的需要,写出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风景的时候,要抓住风景的特点,描写要详细。要分清各种景物的层次,抓住重点景物,写得详细。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要堆砌文字,为了描述而描述。在这些方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自己总结出文章内容与写作方法之间的关系,即不仅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要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学生掌握了一种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要进行练习,练习写作或写片段,然后逐步运用到作文中。教师在指导和讲评时,要提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逐步形成作文的技巧。2.储备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靠课内外的日常积累,听人说话和各种活动,努力理解一些单词和短语的意思,临摹或背诵以便应用。学生性格不同,兴趣不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积累,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还可以引导学生分类摘抄,尤其是课文中的漂亮句子,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住学过的成语。课外阅读摘抄不限,让学生形成习惯。他们可以组织课外阅读的节选,展示并鼓励学生背诵。阅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我们应该把语言积累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阅读积累语言,主要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背诵一些记忆深刻的段落和章节,这是一种有效的积累语言的方法。(1)有特征开头;(2)有代表性的结尾;(3)优秀的过渡句;(4)有特色的段落;(5)背诵全文3。题目要新颖,让学生愿意写。老师给的作文题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也要注意把题目做的新颖、小。写的内容不仅学生熟悉、感兴趣,而且容易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写,也有可能写得具体。(4)训练学生说话有条不紊,其实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有条不紊,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连贯。1,让学生认识到说话有序的必要性。整理句子混乱的段落和段落混乱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层意思说完,再去说另一层意思,各层意思要紧密联系,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2.把有序训练(1)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观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写作也要有一定的顺序,也就是你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就按照什么顺序写。所以,只要观察有序,写作时就容易条理清晰。在此基础上,经过观察,可以训练学生分清轻重缓急,做出选择,合理安排写作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整理写作材料的能力。(2)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从中学开始,在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段落训练和预备篇章训练。到了三年级,就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段落有多少个句子,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哪些是一个意思。主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如果你写一个段落,段落的结构就是一个延续。比如写洗手帕的过程,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写:泡手帕,皂洗,搓手帕,漂白手帕,烘干手帕。事情的每一步都是一层意思。b从几个方面描述一件事或用几件事表达一个意思。c以“总分”或“总分”的形式组织材料。有必要教给学生这些基本方法。学生刚开始写作,不会设置文章的架子,不会整理材料。但是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些都不是固定的刻板印象,同样的内容可以写出不同形式的文章。我们必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写作,并遵循自己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学习这些基本方法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有序性,使作文清晰明了。(5)重视学生作文的修改。有人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是真的。古今中外的文坛都有很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他们的文章读起来依然不知疲倦,朗朗上口。可见,修改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举措。4月21日去济阳参加山东省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感触很深。专家和著名专家非常重视学生作文的修改。在初三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学生学会自己批改作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方法,为学生自我纠错打下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给学生评论和修改,这样可以启发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反复修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作文自改的能力和水平。。(6)注重口语的训练。低年级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训练,到了初三,不要忽视学生口语的训练。1,听话训练要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教师要训练好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创造各种练习听说的机会。教师在阅读课中要重视阅读训练,课堂提问,学生回答,同学间讨论问题,反复背诵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初三,写作比口语难,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学生可以先说后写。在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全班同学进行点评。一个学生的语言障碍得到纠正,全班受益。说得好的同学也会激励其他同学。在各种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大胆发言。可以组织读书会、故事会、讲座会等。早上可以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讲新闻,讲新鲜事,或者背诵自己喜欢的美好描述。2.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应该结合起来。在听力上,要求三年级学生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或一件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能边听边思考。说话要口齿伶俐,态度自然,能够比较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或者口述一件事情,能够说出一两个连贯的话。教师要注意通过学生的评语来检查听力的效果,并进行纠正。关于教师(1)语文教师要有物质意识(这是名师于永正常说的)。材料意识是语文教师的一种职业敏感,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职业敏感会让老师时刻想着给学生找饭,找什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找什么学生喜欢又好写的。有了这种意识,他们就不会临时抱佛脚了。他们怎么会有物质意识?从老师的责任感,从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引发发现、欣赏和表达的欲望。从老师的学习,从老师的写作习惯。(2)重视“夏水文”在教学中的作用。用“下水文”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语文老师写水文,比一般名著更好。这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老师的下水文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影响。(3)注重评语在作文指导中的作用。写评语最好“切中要害”,意思是评语只对练习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学生的练习中,必然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反复练习逐步解决,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消除。如果评论很全面,既不能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实际用处。所以写评语最重要的是准确把握问题,即写出自己的观点,解决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问题。另外,给学生写评语不要太抽象。应该像诊断疾病一样。它需要准确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说明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有时还需要论证。学生只有看完评论,才能明白自己的作文哪里错了,下次怎么改。写评语要建立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读书,愿意读书。因为学生拿到作文本,首先关注的是分数,然后才是老师写的“好字”,往往很少关注老师指出的问题。所以,评语要鼓励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鼓励学生积极改正作文中的问题,指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不仅感受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认为老师是在批评他,而是在帮助他解决问题。总之,初三是一个过渡阶段,我们老师一定要训练好学生的说和写,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为高三学生的作文写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