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力暴露了你的中年危机?
01
最近,黑豹乐队的鼓手赵明义举着保温杯的照片,引发了35岁中年危机的话题。
保温杯真的暴露了中年危机吗?
网友猪蹄子表达了自己对真正中年危机的理解:
你38岁,大公司中层,主管比你小六岁。公司新来的大一新生,波士顿大学硕士,工作努力,月薪八千。
环境不是很好。隔壁部门裁员了,你不敢离职。你在北四环一套90平米的老两居室,月供12000,儿子早教班一学期20000。
你的岗位就是你的坟墓。
35岁似乎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一道坎。过了35岁,在职场上可以称得上“一大把年纪”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在这个时候拉大:有的人还在低技能的岗位上,到处投简历,甚至需要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同时,很多同行和以前的同事一路升职加薪,offer一直很软。
假设起点差不多,两者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作能力的差异。
日本职业研究专家大久保由纪夫在《12工作基础》一书中指出,35岁以后想跳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具备行业通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扎实的领导经验和技能。
02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25岁到55岁的黄金时期,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职场度过的;一天24小时,除去8小时的睡眠,工作占据了醒着的一半时间。
可见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所以工作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价值和幸福。
但是很多人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周密的规划,日复一日想着停滞不前,机械的工作。所谓十年工作经验,不过是用一年工作经验重复十年。这种人不敢轻易跳槽,随时陷入被淘汰的危机。
想要在职场上混得好,或者至少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12工作基础》提出了每个职场人都应该培养的12基本工作能力。
这12基本能力是:在这些能力中,首先要学习这三种能力:目标发现、持续学习和专业建设。03
目标发现能力
目标发现能力,也就是你为工作设定目标的能力。通常是先发现问题,然后目标是解决问题。
有目标的人不仅可以找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目标,还可以考虑企业的前景和整体目标。
相反,“待机族”消极等待任务,看问题肤浅,奉行“得过且过”的职场哲学。
而很多人没有目标,是因为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机制其实很简单。第一,找到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的差距;其次,把消除差距的具体战略战术作为行动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可以付诸具体行动。提高目标发现能力有三个技巧:
(1)精细计时
把时间分成很多小部分,逐一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并在上面写下详细的安排,这样目标就很容易跳到页面上。
在有限的时间内专注于一项工作,从而培养专注力,这就是“番茄工作法”的做法。例如,每25分钟或30分钟将一天的时间表分成小部分,在固定的时间内只专注于一项工作。
②成功的印象
时刻想象自己在工作中的理想状态,以及成功后的具体场景。比如提前预见工作将如何进行:“如果我们这样做,会发生什么,然后……”自然会明确下一步的方向。
③灵活运用上司。
和老板一起思考应该达到的目标,一方面会让老板觉得你很重视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老板的成功经验。虽然老板不一定能给你提供一个具体的方案,但至少可以从大方向提出有帮助的意见。
04
持续学习能力
持续学习能力是指在必要的时候学习必要知识的习惯。
据调查,只有18.8%的人有不断学习的习惯。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习惯的差距。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
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的时候,当你的注意力被别人分割的时候,当你只看综艺和电视剧的时候,当你在群体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的时候,当你的执行力越来越差的时候,当你评价别人的次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当你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当你回忆过去的次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毁灭已经发生了。
信息时代,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就无法适应激进的社会,危险就会不知不觉地到来。
有两点需要学习:一是工作经验和技能;二是不同领域的书籍。有三种具体的改进方法:
①习惯化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养成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习惯。
人是一种习惯性动物。新习惯形成后,新习惯引发的一系列行为会成为一种本能。
②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你最重要的资源。你有你关注的。要集中注意力,就要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保持专注的惯性。
③确定短期目标。
这个小目标自然不是坊间调侃的“先赚一个亿”,而是细化到现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的目标。把短期目标设定为节点,很容易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05
专业建设能力
是指有计划地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成长为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的能力。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认为,专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企业里最吃香的往往是专家,也就是T型人才。所谓T型人才是指:知识面广,知识面广,思维习惯好,这是一个横向;有领域深度,做专家,做垂直;如果有更多的领域深度,比如∏型人才就更好了。
要成为专家,首先要确定选择什么领域作为自己的专业,从四个方面考虑:
选择你积累了大量经验的领域;
了解社会上对该领域的需求是否很高;
能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水平;
我可以想象自己喜欢这个领域的工作。
在培养专业建筑力的时候,可以从三点入手:
①理论和实践两手抓。
它不仅意味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意味着在理论上解释实践经验。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书籍,还要踏踏实实的进入这个领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②做笔记。
做好笔记不仅有助于积累知识,还能加深理论与现实的联系。
做笔记有很多种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③与其他专家建立关系网。
在合作共赢的社会中,有效的人际网络可以交换所需的商品。最后,想要有一个开放的未来,就要沉下心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一辈子慢慢打磨。
要早,除了出名,还有学习。如果不是早,就是现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你的问题?答案在这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精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