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早期教育中心
01
家里有男生,怎么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男人?
一位母亲问我育儿的烦恼。她有一个两岁半的儿子,很害羞。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呆在妈妈怀里。他妈妈经常故意“消失”,为儿子的独立创造机会,儿子却变得更加胆小。她担心她的儿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只属于诺诺的男人。
她问:怎样才能让儿子开心,自信,勇敢?怎样才能把他培养成一个坚韧有担当的人?
显然,这位母亲渴望儿子成长为男人,但这样做是不对的。两岁半的小男孩需要妈妈给予充分的安全感,无故消失只会适得其反。
小男孩能否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成熟魅力的男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完全取决于在他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十几年里,父母本身是否是坚定友好的引路人。
02
第一阶段:0-6岁,育儿的关键点,需要妈妈的“任性爱”!
世界畅销育儿经典《养男孩》中明确提到,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大脑发育速度也比女孩慢。
青春期比女生晚两年,连学写字都比女生晚半年多。
所以,在这个阶段,男生需要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和保护。一般来说,和男生建立亲密关系的首选当然是妈妈啦!
简而言之,0-6岁的男孩需要妈妈随意做爱。
妈妈不应该因为孩子是男孩就要求严格。在他的婴儿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拥抱他,亲吻他,不要留下任何甜言蜜语,帮助他建立对生活的安全感。
妈妈也要学会在安全的范围内给男孩最大的自由。男生天生精力旺盛,爱调皮捣蛋。
户外运动像个小眼周炎,家里爬桌子抬柜子像个小野猫一样疯狂。这个时候,妈妈们需要更强烈的爱来包容甚至鼓励男孩的“调皮”。
科学研究证明,男生是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开发大脑,发展各种感官综合体验的。越是活泼调皮的男生,发育指标越突出。
当然,“任性的爱”也要有边界。妈妈要在这个阶段给男孩制定规则,坚定地执行。
从男孩1.5岁开始,根据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制定适合他的规则,比如“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做爬山等运动时父母必须在身边”。由妈妈来制作和沟通,可以有效促进他的接受,从小就习惯“遵守规则”,对男孩的独立人格和群体融入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阶段会形成男孩一生的所有安全感!
03
第二阶段:6-14岁是育儿重点,妈妈需要“适度退让”!
《养男孩》提出,6-14岁的男孩会更喜欢和父亲或其他男性在一起,并学会模仿他们,目的是学会做人,这是父亲影响孩子的关键时期。
如果男孩的父亲在这个阶段忽略了这一点,那么儿子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就会时不时地制造麻烦。所以,这个阶段的妈妈需要学会“适度给爸爸让路”。
妈妈要多创造父子独处的机会,让男孩和爸爸一起学会做人。
结构化家庭疗法大师李维榕说:父母和孩子不如远房子女!这个说法来自于她几十年的家庭治疗经验:母亲和儿子太“黏”,没有父亲位置的家庭最容易养出有问题的孩子。
所以,母亲要保护男孩的崇拜和喜爱模仿现阶段男性的特殊需求,协助父亲建立权威,促进父子间的亲密关系,当然也要推动父亲管教儿子。
研究证明,没有父亲管教的男孩在青春期更容易碰壁,甚至挫败感永远无法完全恢复。
另外,妈妈要适度做一个“懒妈妈”。
给孩子留下足够的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务。哈佛大学的研究证明,在民主自强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责任感和主动性会大大提高;而爱做家务的孩子和成年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的比例是15 1。
至于“适度退位”,是因为现阶段母亲的角色还是很重要的。母亲应该以女性与生俱来的温柔,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让男孩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依靠母亲,不需要掩饰自己脆弱的感情。
在母亲不断的包容中长大的孩子,更有能力消解负面情绪,更能真正理解“男人哭哭不是罪”。
在这个阶段,如果男生能和父母保持亲密的关系,就能向对男性来说最健康的方向发展。
"
04
把握好0-14岁的关键期,男孩会成长为一个坚韧有担当的男人!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意味着七岁,七岁意味着一生。”
这个三岁七岁,是指一个男孩在0~6岁和6~14岁两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在父母的指导下,通过一生发展形成的性格:
他在母亲的“温柔的爱”和“坚定的规则”中建立了强烈的安全感和秩序感,并持续一生;在与父母的良好亲子关系中学会处理两性关系,构建成熟的社会体系,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稳重成熟的为人处事方式。
14岁以后,男生和男性一样,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生活模式基本成型。父母需要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