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电影名称
影片中的女主角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虽然当了妈妈后她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她会用碎片化的时间记录自己当妈妈后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她敏感的内心,在漫长忙碌琐碎的生活中,她意识到自己渐渐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女儿6岁生日,她忙着照顾小儿子,遛狗,去商店给女儿买生日道具。当她在收银台排队时,她被一名2年级的年轻男子殴打,因为她的电话音量太大。然后在带着几袋道具去取蛋糕的路上,自行车轮胎被扎破了,我不得不推着走。我去取蛋糕的时候,发现蛋糕师傅把我女儿的名字拼错了。在我和蛋糕师傅争论的时候,现场拿起蛋糕的路人调侃我说她女儿的名字太俗气了。后来好不容易把车推到楼下,发现快递员来送包裹的时候,老公不在家。她积攒了一天的情绪,终于忍不住想爆发了。因为她要自己提几袋东西,爬好几层楼才能到家。这时,她看着快递员手里的烟,停顿了几秒钟。快递员本能地递给她一支。当时她大概是太累了,所以暂时忘记了母亲的身份。她想抽几口烟,让自己的情绪有个地方暂时储存,因为要给女儿安排生日聚会,不能放松。
幸运的是,快递员帮她把东西搬到了楼上。她还退回了礼物,并邀请快递员进屋喝杯水。和快递员聊天的时候,我了解到他和自己一样喜欢写作,于是她就聊起了自己年轻时写的小说,年轻时喜欢的音乐。在快递员的要求下,她放了一首自己当年喜欢的歌。当音乐达到高潮时,他们情不自禁地跳动起来,感觉一种久违的激情在空气中蔓延。快递员说她是个很漂亮的人。这种赞美,以及对她魅力的认可,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然而,在她的身心狂欢之后,她立刻清醒地回到了现实。送走快递后,她继续装修房子。可就在这时,我最好的朋友打电话来问她,为什么她的文章里不隐去真名?现在大家都在说她闺蜜,她需要靠儿子的电动玩具来满足生理需求。就这样,两人在电话里大吵了一架。看到老公给她的文章留言,就问她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她觉得丈夫对她文章的评论太过尖锐,忍无可忍的情绪到了顶点,于是冲出了门,抽着烟,开车上路。这时丈夫打来电话,她就挂断了,直到小儿子因为一根棒棒糖卡在喉咙里,她不得不再次回家。
车里坐着两个人,小儿子在后座睡着了。两人都试图低声交谈,女主认为自己的感情和魅力逐渐被琐事吞噬。和老公聊到快递员的时候,她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认可和表扬了。在漫长的婚姻中,她一直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所以她很累,想有所突破,想做点什么。所以看到老公对她原本打算参加比赛的文章的评论后,她就忍不住想爆炸。因为琐碎的生活吞噬了她的创造力,她在表达自己的时候变得越来越迟钝。而老公的评论只是想让她做自己,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也许电影需要戏剧性的冲突,加重了一些冲突事件的设定。然而,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每天我们都需要处理太多的负面情绪,才能安全度过一天。况且,在长期的琐碎中,我们还能有创造生活的激情吗?
我认识的一些母亲,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事情中。他们不再关注自己的身体,不再学习或继续自己的爱好。就像他们说的,因为孩子出生后连睡觉都是奢侈品,根本没心思谈爱好和运动。或许就是这样,生活中的激情也主动远离了他们。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多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哪个奶粉比较好,哪里的早教比较有帮助。每天把自己埋在这堆信息里,舍不得给自己一点时间去经营自己。他们可能忘了一件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氛围的潜移默化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环节。
当然,也有人因为孩子的到来,想要认真的做自己。他们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所以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不管他们每天有多忙,他们都愿意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和锻炼。他们认为,如果自己塑造得好,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朝着健康的状态发展。所以很多时候,路好不好,走什么方向,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不一定是因为环境,让我们停滞不前。更重要的是,你愿意在生活中保持创造力,热爱你的生活吗?
我相信母性的伟大,但在母亲的身份面前,你首先要做好自己,然后才是你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