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如厕焦虑”是什么?如何培养孩子?
“是的,”我说,“这孩子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个被他们叫做豆子的能自己上厕所吗?''
他们叫豆子的那个上个月刚学会自己上厕所!奶奶得意地说,你要抓紧时间。他们都说两岁半前不戒掉纸尿裤就不戒!一豆的小表弟,现在4岁了,还背着!
我最好的朋友延安深受‘如厕焦虑’的困扰。我3岁的女儿亚蒙马上要去幼儿园了,但是她不能大小便。她脱下女儿的尿布,强迫她坐在小马桶上,但亚蒙哭着指着尿布。她带了尿不湿才敢放心撒尿。延安几次失败,打电话给我同舟共济,带着宝宝去了儿科医院。
相信有很多宝妈都有和她一样的烦恼。两三岁的宝宝什么都会,就是过不去上厕所。是否应该强制宝宝在两岁半之前戒掉纸尿裤?让我们听听儿科医生的意见。
为什么说2岁左右要戒掉纸尿裤?
大部分老母亲的‘如厕焦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入园时间的临近,二是周围人的善意劝说。但是‘两岁必须戒’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指南,建议孩子在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进行如厕训练。很多妈妈只关注这一层,而忽略了指南后面提到的‘八项指标’,这是孩子如厕训练的信号。换句话说,每个宝宝的发育都不一样。最后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发展来决定什么时候进行如厕训练。
另一方面,现代父母工作繁忙,很多宝宝最晚三岁就会被送去幼儿园。我们普遍认为,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至少应该学会独立如厕。我家大宝和鲍尔也在这个阶段左右学会了自己上厕所。那时候没有强制训练,比较自然。但是有时候会在晚上使用,尤其是旅行或者长时间外出的时候。真正戒掉纸尿裤是3岁多。
如厕训练与年龄无关,取决于这两个指标。
我的一个儿科医生朋友告诉我,美国儿科学会育儿指南中定义的年龄组,其实是基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般水平,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就像有的人走路早,有的人说话晚,一个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是很正常的。决定是否和宝宝一起进行如厕训练,不仅仅是根据你的年龄,而是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
●生理指标:括约肌和神经中枢的成熟度。
简单的排便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射。对于身体尚未完全成熟的宝宝来说,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2岁时,孩子的括约肌发育成熟,而排便的中枢神经系统往往在3岁时完全发育成熟。这也是为什么去过国外的宝宝三岁还在穿纸尿裤,或者已经学会排便的宝宝会时不时的尿裤子尿床。
妈妈们可以从宝宝是否能表达排尿的意图,是否能控制排尿一段时间(白天小睡不尿床)来判断宝宝的生理是否趋于成熟,然后再决定是否训练。
●心理指标:
可能有的妈妈会说,我家宝宝知道要尿尿,能控制住,但是为什么离不开纸尿裤呢?像女朋友家的宝宝一样要穿纸尿裤尿尿的宝宝,往往心理有问题。想要独立如厕,宝宝要有这三个心理准备。
1、?认知:对上厕所有一定的了解,成年人对上厕所很感兴趣。
2.表情和指令:当身体有感觉时,能通知大人要上厕所,理解坐在马桶上的指令。
3.羞耻或不适:如果你的裤子湿了或你有便便,你会感到不舒服或尴尬。
戒掉尿布的三种方法
等宝宝准备充分了,妈妈就要开始和宝宝告别纸尿裤了。下面介绍三种方法,帮助各个阶段的宝宝进行如厕训练,没有压力。
适应方法
在戒掉纸尿裤的初期,大部分孩子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我在家会经常尿在裤子上和地板上。这是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有些宝妈会因为孩子管不住而生气,或者骂宝宝。这样让宝宝对自主排便有压迫感,反而会延长学习时间,或者导致以后的排泄问题。所以要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律。如果孩子告诉我们尿在哪里,妈妈要鼓励宝宝,然后告诉宝宝坐在马桶上或者马上告诉她。
观察方法
我闺蜜的宝宝可以跟妈妈说想尿尿,但是不想坐小马桶上。她要带尿布去尿尿。面对宝宝对如厕的抗拒,妈妈可以通过观察来解决。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宝宝看着你上厕所。你可以同时解释,让宝宝明白坐在马桶里上厕所是长大的标志。还有怎么擦屁股怎么冲水。给宝宝买一个可以装在大人马桶上的马桶圈,宝宝会很乐意模仿的。
相似激励方法
对于2岁以上没有戒掉纸尿裤的孩子,和已经戒掉纸尿裤的孩子一起玩。孩子的‘羞耻心’会让他走到哪一步?
有朋友分享她家小宝戒掉纸尿裤的经历时告诉我,3岁的浩博还没上幼儿园,还不能自己上厕所。她特别焦虑。那几个月,我按着宝宝坐在马桶上,尿完了才放你走。结果宝宝看到厕所走来走去,没穿尿不湿就尿裤子了。转折点出现在表哥带孩子入住的那一周。
表哥的两个孩子才几个月大,浩博,都会自己上厕所。看到别人都去上厕所,她只好仰面躺着让妈妈换尿布。她也有点不好意思。亲戚走后,浩博主动脱下尿不湿,一周后,终于成功告别白天的尿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