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人们通常用“对牛弹琴”来比喻说话不看对象。但养牛场或养鸡场经常播放优美的音乐,可以刺激奶牛多产奶,母鸡多下蛋,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见“对牛弹琴”是增产的措施。

牛是高等动物,有听觉,有完整的神经系统,为奶牛多产奶弹琵琶无可厚非。那么,音乐能刺激植物生长吗?

印度有个科学家,经常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或者放一些交响乐唱片。过了很长时间,他发现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长得特别茂盛。后来,他正式开始了一个实验:在一块约1亩的稻田里,每天演奏25分钟的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平均株高有30多厘米,比同样面积但没有听音乐的水稻还要旺盛。

音乐的“知音”不止饭。如果每天早上对着黑潮放25分钟音乐,黑潮要繁殖“满子孙”需要10天。含羞草每天早上“享受”25分钟古典歌曲,似乎更舒服了,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灌木受到音乐刺激后也会变得茂盛。据观察,烟草、凤仙花和金盏花都受到音乐的“启发”。

因为声波的刺激,音乐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我们知道,植物叶片表面有许多气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和蒸腾水分的“窗口”。当音乐播放时,音乐的旋律会通过空气产生有节奏的声波,刺激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使气孔开度增大。随着气孔的增多,植物吸收了更多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使光合作用更加活跃,合成的有机物不断增加。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增强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使植物充满活力。

当然,植物也有音乐的选择。一般来说声音清脆,振动频率快,刺激效果更好。在国外,有的国家用高频超声波(振动在每秒20000次以上,超出人的听觉范围)刺激土豆、白菜、小麦、蔬菜、苹果等树木,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然而,植物并不更擅长超声波。实践证明,少量的超声波就能刺激细胞分裂;中等剂量可抑制细胞分裂;数量多了会造成细胞死亡。

音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这启发了科学家:如果我们找出各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爱好,然后创造出各种适合它们需求的音乐,岂不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