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你会从父母那里采纳哪些不同的育儿方式?

我有一个五岁多的熊海子。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会根据自己的成长,采取与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

第一,允许男生哭。

在中国传统父母的眼里,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男孩子将来要撑起一个家,所以从小就要求男孩子勇敢坚强。不是有句话说男人流血不流泪吗?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被教育的。当然我是女生,没要求,但是我哥经常被我爸这样训。弟弟很少哭,被爸爸训了一顿,很快就认错了,长大后变得有点胆小。现在很多早教的书,包括心理学,除了性别,都说男孩是孩子。当孩子受到伤害、委屈或者害怕的时候,哭是一种发泄的方式,一种情绪的释放。不让孩子哭,其实是让他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让他释放出来。我觉得这很有道理。男孩也是孩子。为什么不让这个男孩哭呢?真的很欣赏那句话:真正的勇气是带着恐惧向前走,而不是否认自己的恐惧(后半句是我自己加的)

第二,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我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买衣服的时候,甚至上培训班的时候,都会征求他的意见。

有一次我在外面玩,一个小男孩来找我,告诉我他想玩他弟弟的玩具。我会指着熊海子跟他说,这个玩具是我小哥哥的,你需要跟他商量。如果他同意,他会给你的。

那小子问我:小哥哥不同意怎么办?我说:那就和他商量几次。

过了一会儿,熊海子跑过来问我,妈妈。那个小弟弟想借我的玩具玩,

我回答,哦,你跟他说什么了?

熊海子问:我能不借给他吗?我笑着说:你的玩具你看着办吧。你可以借也可以不借,但是妈妈有个建议。要不要参考一下?

熊海子点点头。我告诉他,如果他用玩具换他的小弟弟,他和他的小弟弟可以每人玩两种玩具。如果他不借他们,他和他的小弟弟只能玩他们自己的玩具。之后我也没说让不让他借。他自己跑去找那个孩子。

这件事之所以是个例,是因为熊海子四岁多的时候,他奶奶有一次带他出去玩。一个小男孩看中了他的奥特曼,想玩。他父母跟他奶奶说借,熊海子不肯。然后奶奶觉得不会让别人家大人为难,就把玩具给他们玩了一会儿。结果熊海子哭了好久。奶奶说孩子小气,什么都不借。

奶奶的做法显然是上一代人的做法。我觉得当这个时候孩子有了归属感,这些事情就应该交给他自己做决定。

第三,尊重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

为什么提这个可能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我受父亲影响,小时候喜欢看书,但父亲认为那些书对考试没什么帮助,所以拒绝看。再加上经济原因,父母能力有限,无法多接触自己,所以我除了看书没有什么爱好或者喜欢的东西,但是我喜欢看书是因为实在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所以我一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长久的兴趣或者爱好。

熊海子很喜欢奥特曼,所以我给他买了奥特曼的手工、卡片、书籍等。虽然我觉得奥特曼的造型不符合审美,但我不会说因为不喜欢他,就不想让他演。熊海子喜欢积木,我就买了各种积木和他玩。所以,我不耐烦是因为我一直在手工制作,我可以花一上午的时间陪他做一个变形金刚。小孩子对变形金刚很痴迷,我会找相关的电影,漫画或者书籍。

我的理解是,既然孩子喜欢做这件事,那就一定是这件事或者某件事能给他带来乐趣。为什么要阻止他?

有一段时间,我痴迷于各种工程车,挖掘机,推土机,水泥搅拌车等等。说真的,当时我很失落。这是去蓝翔技术学校的前兆吗?(我并不是看不起蓝翔技校,也不是看不起开这些工程车的师傅。真的是别人都在晒钢琴,美术什么的,而我家宝宝却是这样。说没有心理落差是假的。).每次在路上看到这种车,我都惊讶的大叫。我忍着心里的失落,告诉他这些车的用途,买贴纸书。。这种热情持续了半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积木。

第四,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很多人说,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好像只关心我们是否吃饱穿暖,学习成绩如何,其他什么都不关心。我们不是已经健康成长了吗?怎么说呢?时代在变,社会环境在变。孩子的心理健康远比身体重要。

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感受。作为一个母亲,我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孩子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我只是希望他能在短暂的生命里快乐的活着,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