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母亲来说,去工作是一种逃避吗?

一个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很多同事朋友都有了宝宝。

一些妈妈在产假结束后匆匆返回工作岗位,把宝宝留给父母或公婆照顾,继续奋战在工作第一线。他们很劳模,很佩服你!

少数妈妈留在家里,成为全职妈妈。他们不用每天奔波于公交地铁,也不用背负赚钱养家的压力。他们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羡慕!!

但有时候,真相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对于有些人来说,上班是逃避养娃辛苦的最正当理由。

我有一个朋友,生完孩子就回工作了,下班也不急着走。像他的朋友一样,他直到七八点钟才回来。

一开始,我很佩服她。我觉得她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热情,同时我也为她感到难过。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工作这么多,陪孩子的时间这么少,一定很难受。

但是没多久我就了解到,因为岗位不同,她半天就能完成工作,但是能按时下班的时候就可以留在公司,不是加班,而是淘宝,看剧,看八卦新闻。

有时候她会跟我抱怨宝宝被婆婆糟蹋了,胆小,爱哭,打人,还经常生病。

几次之后,我忍不住跟她说:你可以回家自己带宝宝了。照顾老人不如照顾自己。

她犹豫了一会说,带孩子又烦又累,但是上班比较轻松。

虽然我的工资不多,但是足够给自己买衣服和化妆品了。我不想回家做个黄脸婆。

如果我真的要回去带孩子,婆婆会看不起我,认为我不工作没有收入,对她儿子指指点点。

我同事的言论表明了三点想法。

1.带孩子累,想逃避带孩子的艰辛。

人生在世,有些苦是要吃的。比如学习时的辛苦,单位实习时的辛苦,抚养孩子的辛苦。

老语:三岁看老。在现代科学育儿观念中,还有一种说法是0~3岁是宝宝最关键的成长时期。

稍微靠谱一点的家长都会知道,宝宝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阅读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细微事物敏感期等等。

敏感期转瞬即逝。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宝宝对某个事物的敏感,没有很好的引导,甚至阻碍了宝宝的自我发展,那么后期的弥补会非常困难或者很难。

逃避照顾孩子的辛苦,错过宝宝成长的前三年,是得不偿失的。

2.我害怕全职照顾孩子会牺牲我的生活质量,我害怕我会成为一个黄脸婆。

每个妈妈都会有这种担心,但是全职带孩子会牺牲生活质量变成黄脸婆吗?

那些明星辣妈生完孩子后依然火辣迷人。

妈妈们会说女明星有很多钱请保姆,不用自己带宝宝,还有私人教练。当然,他们可以保持健康。普通人花不起那点钱。

保持身材和气质一定要花钱吗?不用花钱在自己的宝宝身上也能健美。

朋友圈里有一篇健身励志文章,介绍了一个普通的韩国妈妈,全职照顾宝宝,在家里找时间因地制宜减肥塑形,完成了从65KG到45KG的华丽蜕变。

产后照片一和减肥成功的照片对比,男人惊呆了,女人惊呆了,立刻成为无数妈妈学习的榜样。

她没有花钱去健身房。她花的是自己的力量和决心,以及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

3.家人旧观念的影响和不理解。

老人的育儿观念和我们很不一样。

明知道老人照顾不了宝宝,却因为怕辛苦而把宝宝扔给老人,就像看着眼前一个大坑,走路的时候掉进去,却蒙着眼睛暗暗祈祷自己能从坑边走过一样愚蠢。

叫父母公公婆婆过来照顾宝宝,打乱了老人的正常生活,给了他们最艰巨的任务。他们也很辛苦,自然会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比如孩子自己学吃饭,老人们认为孩子吃饭慢,还喂,导致孩子吃不好,要一路追着喂。

比如,当孩子想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时,老人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打碎家里的杯子和盘子,不让孩子自己做,于是孩子对家务不再感兴趣,变成了“懒孩子”。

娃娃是他们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生孩子是一种本能,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单纯为了传宗接代。

如果母亲下定决心承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和辛苦,不去找老人帮忙,大部分家庭矛盾和育儿矛盾都可以避免,母亲自己也能很快成长起来。

至于担心因为不上班而被老人看不起,这纯属多余。

不打扰老人照顾孩子,就不会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增加他们的辛苦。他们有什么理由怪你不去上班?除非你想让老人带孩子,自己又不想上班。

老人带孩子是有代价的,相当于请了一个保姆。当然,这个钱还得自己出。

我被父亲在《为爱而读》扉页上的话深深打动了。

你的时间和一心一意

是给他(他们)最好的礼物

-吉姆·布罗齐(爱丽丝的父亲)

这份礼物很珍贵,有些妈妈真的会送给孩子。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宝宝出生后毅然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没有老人的帮助,每天像打仗一样独自应付宝宝的吃喝睡以及各种突发状况,比上班要难得多。

学生不怕辛苦,她知道不仅要养孩子的身体,更要养孩子的灵魂。

怀宝宝时,她自学育婴师,积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在宝宝8个月大时开始亲子阅读。

她一直认为,在宝宝0-3岁的时候由母亲抚养是对的,也一直在努力将科学育儿付诸实践。

她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

宝宝1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吃饭了,不挑食,不乱跑,也不需要大人在后面追。

宝宝养成了看绘本的好习惯,每天看几本绘本,甚至还会提醒妈妈陪她读故事。

宝宝也养成了自己做事情的好习惯。他看过的书,玩过的玩具,都会收拾好放在固定的地方,不需要妈妈收拾。

只要天气允许,学生们每周都会带着宝宝去公园远足两次。三岁以下的小人一天能走一万步,身体健康,很少生病。

宝宝性格积极阳光,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好奇心强,踏实。

她愿意在幼儿班分享她的玩具和食物,很受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

幼儿园快到了,同学们不用担心孩子适应不了新的集体生活。

这个宝宝多省心啊!

我的同学和那位韩国妈妈一样,非常重视自我管理,外表和身材都和少女时代相差无几。

她的家庭是典型的父爱母,母爱父,母爱宝宝的良性循环。

我要做这样的全职妈妈!

可见,做全职妈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勇于承担责任,方法得当,孩子就会成长为无忧无虑的“天使宝宝”。

逃避责任,不管不问,孩子就会成为困扰的“魔鬼宝宝”。

圣经上说:

生儿育女是上帝的赐福,孩子是上帝的恩赐。

抚养孩子是母亲的使命。理解并拥抱这个使命,会让我们绽放出自己最好的内在品质,获得一个全新的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许多母亲也通过全心全意抚养孩子获得了新的事业。

我不强求所有妈妈都回家做全职妈妈。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

希望妈妈们无论全职与否,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长和自我成长中去。

一时的放松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好的收获,很可能带来看得见的可怕后果。

越是困难的事情,我们越要坚持。为孩子打破舒适区,是每个母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