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年少成名?

与其说是追求年轻成名,不如说是普遍焦虑、焦虑、年轻,更不可能是中老年。为什么会这样?《福布斯》杂志的出版商认为主要有三种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商业,尤其是精英早教机构。站在父母的角度,这件事很好理解。一个父母,到了中年,可能是他一生中积累财富最多的年龄。也就是手头有足够的钱。同时,我大概也已经意识到,我的人生就是这样,很难有什么大的改变。那么,钱去哪了?教育机构瞄准的就是这个缺口。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给家长灌输一种观念。就是要趁早成才。人生的决定性时期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根据疾控中心的调查,今天达到重度抑郁症标准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人数是20世纪60年代的5倍。美国高中生中,有16%的人考虑过自杀,甚至有13%的人制定过自杀计划。

再比如,年纪轻轻就对成名的执念,会让孩子对很多原本感兴趣的事情失去热情。《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过,现在70%的孩子在13岁以后,都没有系统地参加体育运动。不是没有机会参加,而是不想参加。因为他们很年轻,所以接受了特殊的专业训练,参加了很多激烈的比赛。运动曾经是一种爱好,现在却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且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大家都觉得趁早出名很有必要。如果你小时候玩不出什么花样和天赋,那么投资儿童运动就是一个错误,你得及时收手。这样一来,一个孩子的教育节奏就出现了问题。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次轰炸,学过一点,但是什么都不会。长大了想脚踏实地的学点东西,却很难得到家人的支持。

第二种力量,智商测试。

一个人真正的天赋,从小就能看出来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认为智商测试是科学的,这助推了神童文化。

近一个世纪以来,智商测试在许多国家都很流行。正是这个测试给了神童文化一个科学的基础。大家都认为智商是天生的,所以神童的判断一定是对的。注意这句话背后有一个潜台词,就是人生一眼就能看透。而这个一眼看穿人生的工具,就是智商测试。

第三种力量,媒体。

谷歌搜索结果显示,自1960以来,神童一词在报纸、文章等媒体上的出现频率增加了十倍以上。随着媒体的不断渲染,神童文化又向人心迈进了一步。

见“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