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是公立还是私立?
二。黄冈师范学院简介黄冈师范学院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是一所涵盖理、工、农、经、文、法、教育、管理、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多学科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我校前身是黄州府师范学校,创建于1905。1937更名为湖北省黄冈农村师范学校,1950年3月更名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60秋更名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1977秋,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黄冈分校;并于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黄冈师范学院。1988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范院校”;1995年9月,经原国家教委、湖北省政府批准,原黄冈教育学院并入黄冈师范学院。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命名为“黄冈师范学院”。
我们学校坐落在长江边的历史文化古城黄州。是黄冈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人口730多万。学校地处湖北省东部,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革命传统光荣。毕?李时珍、黄侃、熊十力、、闻一多、胡风、李四光、废名等历史文化名人,董、陈潭秋、李先念、王树声、等革命先辈,都诞生在这片土地上;闻名遐迩的“将军县”、“教授县”、“记者县”、“医生街”,构成了黄冈市这片沃土上灿烂的人文历史景观。黄冈师范学院是鄂东这片人才宝库中培养教育人才的摇篮。
学校由朱明山、银盘山、南湖三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园面积1252.68亩,校舍面积3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42亿元。普通全日制学生12407,成人教育学生1567。在职教师585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23人,博士、硕士115人(博士9人,硕士157人),外教18人。学校拥有多个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语音室、视听室和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708台(套、件),总价值4652.9万元;校外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137个;目前,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7417000册,电子图书403000册,纸质中外文期刊1605种,电子期刊近11000种。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基本能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学校现设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政法系、经贸与社会学系、大学英语教学部、数学系、物理与电子技术系、化学系、生物系、体育系、教育技术系、计算机系等13个教学学院(系)。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日语、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行政、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制药工程、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体育与教育学。一些专业学科特色鲜明。美术学、音乐学是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学科,汉语言文学是湖北省高校的品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学校还拥有多项省级先进教研室、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设有“十项基金”(现代教学改革专项基金、教材专著建设专项基金、教学科研成果专项基金、学术研究专项基金、新世纪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国际交流专项基金、优秀学生专项基金、咨询专家教授专项基金、为校争光专项基金、学生活动基金)资助教学和学术研究。2001至2003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82项,其中省部级5项,局级91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7项。* * *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76部;发表学术论文2480篇,其中24篇被SCI和EI收录;发表绘画等创作作品432篇。我校在中国古代文学、鄂东革命史、外语远程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亚洲的普林斯顿友好组织、美国的马拉Po学院、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日本海外协力机构、澳大利亚东亚事务服务局、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学院、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等10多所国外大学或教育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聘请了8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授课、讲学,有10多名外教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先后有50多名教师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德国、日本、挪威及港澳地区访问、讲学、学习。在与外国大学联合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互派留学生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学校注重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们团队每年都获得全国一等奖。2000年,我们还和清华大学分享了网易杯(清华大学获得了本科生网易杯,我们学校获得了专科学生网易杯)。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外语教学大赛和口语大赛、艺术歌曲大赛、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的科研和创作成果丰富。近三年来,学生发表科研及创意成果2000余项(件)。我们的毕业生以扎实的基础、突出的专业、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志愿支援西部。历届毕业生中,有的已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著名学者、知名专家、成功企业家。许多学生毕业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我们办学的基本经验如下:1 .坚持师范教育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基础教育培养知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二是积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坚持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并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工作,勤俭建校,努力实现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做到认识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中有升。此外,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进行机构调整、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两课教学先进单位”、“湖北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学校”、湖北省“楚天杯”文明创建活动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