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动物的早期教育

-1-

生活真的到处都很恐怖。

前两天听一个朋友说,她同事的大哥是女儿,老二又生了个女儿,结果抑郁了。月子里整天以泪洗面,估计离产后抑郁症没多少步了。

我开始以为是因为重男轻女,现在给了母亲一个用力的拥抱。结果没过两天,现实就给了我一巴掌。我们单位有个同事第一胎生了个儿子,第二胎是个儿子。结果宝宝出生了,妈妈连看都不想看,也不喂。这一个月她天天玩手机。

后来一问,原来是女儿,孕期被拍了好几次,生的是儿子。我很失望,也很不开心。

这个世界是不是又重男轻女了?真的不是你问的时候。

这不是放开二胎政策。以后每个家庭两个孩子都是标配。所以,生两个孩子成了新时代的完美典范,每个人都想成为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嗯,这个愿望真是与时俱进。

但这个愿望是愿望,没必要。生而不变,毕竟都是自己的骨肉不是吗?一个母亲怎么可以这么狠心,就因为不是儿子女儿就不管孩子?

真的有。这片森林很大,真的有各种奇妙的东西。

在这样的妈妈心里,一定有一件事特别重要,那就是爱攀比,不管她承认不承认。关心后代是动物的本能和天性,而对于人类等高等动物来说,对孩子无礼的唯一理由只能是妨碍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让这个既有孩子又有孩子的人彻底崩溃了。

一个看不见的虚荣可能比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孩子更重要。这种对比真的很震撼。

-2-

这种比较一直存在。

小时候经常听爸妈说,他们年轻时结婚讲究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如果谁能买到一套好的,那一定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后来这四大件逐渐改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如今,相亲的必备条件变成了户口、房、车。

《欢乐颂》里,范约会过无数次,没房没车的连看都不看一眼。如果王柏川没有借用他老同学的身份,他甚至不会出现在镜头里。

在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习惯于比较一个孩子。比长相,比学习,比学习,比婚姻。现在二胎时代来了,连孩子的性别都成了攀比的内容,真是好笑。

但更搞笑的是,总有很多人在追逐这些世俗的价值观。除了看似体面和虚荣,其实说到底,我只是想通过这些* * *知识标准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不自信。

爱与人攀比的人必然随大流,而随大流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我们刚上大学时,没有班主任,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于是我看着人去了俱乐部,自己也去了俱乐部。看着别人去实习,我自己也要去社会上转转;看别人考各种证,我也假装学。

成为父母后,这些人对待自己和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看着人们去早教,他们也跟着去。看着人家学特长,都要报名,就算孩子不喜欢也要去。他们永远不知道“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会伤他们的心有多深。

从众是最简单也是最笨拙的选择,因为你放弃了思考,用和别人没有区别的生活麻痹了自己独特的灵魂。你以为你可以心安理得,但最后,从众只会让你更加焦虑。

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总有一天,你要么被战术上的勤奋累死,要么被战略上的懒惰杀死。

-3-

爱和别人攀比的人,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然后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眼里。但这只是一个人最彻底的失败和巨大的悲哀。

因为当你达不到别人的标准时,你就会很烦,就像那两个不在乎孩子的妈妈一样。你让自己处于一种无法控制的状态,让别人的评论影响你的心情。难过,难过。

但是当你到达它的时候?你觉得结局会幸福吗?

大错特错。

朋友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表演,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她很自豪。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发誓要更加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当我扭着脸回家看到他坐在椅子上吊儿郎当,对作业、学习甚至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时,我的怒火又开始燃烧了。

虚荣永远是表象,再华丽也不可能是全部。人生还是鸡毛蒜皮的一部分。但是,当你穿上那件虚荣的外衣,不得不去清理那个地方的鸡毛时,你会发现,你的不甘、失望和痛苦,都将加倍。

当你的期望被虚荣心无限抬高,失望就是注定的结局。唯一不同的是,你举得越高,摔得越重。

孩子是你自己生命的延续,是你价值的呼应,而不是攀比的媒介。很多家长不明白,在他们看来,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只是他们内心焦虑和不满的投射。

你希望孩子无所不能,完美无缺,你却满脑子臭毛病。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还居高临下的给孩子指指点点。

攀比是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如果你认同父母应该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那么请不要让你们丑陋的攀比束缚了那个美好的小生命。

每一个生命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有无限的可能,但大多数孩子都被父母的攀比局限在同一个样子。那些父母通过扼杀孩子的独特性,强迫孩子从众来满足自己的自私。他们用自己的丑划定了孩子的天花板,却还在做着孩子的梦。

别碰这孩子!

回到为人父母的初心,孩子的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TA是男是女,是高是矮,学习是好是坏,都是父母自找麻烦。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联系我的大战略家扣船。呵呵,祝你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