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师资缺口大、流动性强,幼儿往返交通和疾病预防的安全问题,师幼比不稳定导致幼儿园课程安排随意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政府应开辟多种渠道,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源投入,各级相关部门应努力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农村学前教育。同时,幼儿园要注重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发展土壤。

本文对“农村”的定义是指不包括县(镇)的乡(镇)和村庄。本文主要采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分析黑龙江省某地区8所公办农村幼儿园和2所民办农村幼儿园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寻求发展的出路。根据2014《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区国民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幼儿园在校生增加351人。

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发展停滞,不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困境,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出路,对于改善农村学前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当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几经波折,长期陷入困境。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思考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困境,有助于寻找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途径。

1。农村幼师缺口大,流动性强。

农村幼儿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最薄弱的部分,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封闭,经济条件落后,生活环境艰苦,工资低,身份不明确,待遇高的状况使得农村幼儿园很难留住教师。受过专业学前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很少选择从事农村幼师职业,而在职的农村幼师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一般都会选择跳槽,这使得农村幼师的缺口和流动性很大。

教育部2010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此类教师称为“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工作。”在2011至2013期间,该地区派出大量幼儿园教师调往农村地区的公立幼儿园。经调查发现,本地区转公办幼儿园教师总数占本地区转公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95%。但由于转岗到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在转岗前没有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入职后变得不适应,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孩子。在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初中或高中学历,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这些“非专业”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属于保姆式教育。一位园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们村人少,还在山区。我是村里唯一的幼儿园。现在招不到专业老师,就找了家里亲戚当了一段时间老师。”在农村,园丁临时找熟人补位是很常见的。

2。农村幼儿园在儿童交通安全和疾病预防方面存在隐患。

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由于一些地方幼儿园地处远离市区的偏远山区,自身地形复杂,季节变化造成交通不便,使得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位于城镇或农村中心。远村的孩子每天都需要坐“家用车”去幼儿园。一些异地、跨区域入学的孩子,每天都是自己开车往返幼儿园,车辆的安全性无法保证,车辆经常超载。一些民办幼儿园没有配备专门的保安、保健医生和护士,一些幼儿园保健医生和护士没有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甚至不了解教学保护的科学知识。幼儿园每天早上的检查只是一种形式。

3。师幼比不稳定导致农村幼儿园课程安排随意。

调查显示,农村地区幼儿园生源波动较大,近年来被调查地区幼儿园生源由稳定向减少发展。农村地区的儿童来源受当地季节天气、家庭经济和农时的影响。师幼比不稳定直接导致教师随意设置幼儿园课程,幼师教案形同虚设。有老师表示,学生的不稳定会让幼儿园的活动无法正常组织。一位公立幼儿园老师说,“每年6月5438+065438+10月接孩子的居多,只剩下一两个,也不知道怎么教。”为了保证幼儿园的生源,一些幼儿园开始迎合家长“多学点知识”的心理,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开始注重“认识拼音、识字、写字、加减法”等“小学”内容,对孩子进行简单认知技能的训练。有些幼儿园一天活动的安排比较随意,而幼儿园房间里活动角的设置则毫无用处。由于教师本身缺乏艺术技能,幼儿园的艺术活动被自动调整到其他方面,这无疑剥夺了孩子们学习各种知识的权利,使他们失去了享受艺术活动的机会。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

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对于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家要开辟渠道,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

在有限的公共教育投入中,拨给农村的教育经费很少,资金的缺乏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一个园长说:“资金不足,我们无法运作...我们没有培训经费,很难开展教师培训。”长期的经济短缺会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的稳定,幼儿园教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幼儿生源的稳定和师幼比的协调,幼儿教育的质量。

从2010开始,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但是,由于长期对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以及政府应该承担的主导责任认识不足,学前教育的历史欠账太多,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国家应多渠道、多角度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完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在政策上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待遇,保障农村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

2。政府要努力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为了克服地域障碍,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民办幼儿园应运而生。这些幼儿园的教育功能长期缺乏政府管理和资金支持,无法有效发挥。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对幼儿园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政府部门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加强各级各类农村幼儿园管理,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努力为幼儿园配置优质资源,合理调整师幼数量关系,根据人口分布合理调整幼儿园结构布局,综合考虑师幼比例和实际需求,积极建立帮扶农村幼儿园示范园区。要提高幼儿园质量,完善幼儿园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建议政府为幼儿园提供“送车”,保证幼儿园孩子往返的安全。同时,要建设农村学前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建立市、县、镇、村农村幼儿园网络,以城市政府办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集体和学校办园为主体,公民个人办园为补充,紧密结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增设农村幼儿园帮扶项目。

3。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必须建立社会、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新闻媒体要宣传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的进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 *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群众团体和社区要针对农村幼儿园开展更加广泛的教育活动,调动农村幼儿园的积极性;幼儿园也要与外部力量合作,可以主动开办家长学校,配合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的工作;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可以组成社会爱心团体,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去,给幼儿园最需要的关心和帮助。

4。农村幼儿园应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土壤。

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农村幼儿园管理、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条件和环境。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园内的实际工作中为教师铺设广阔的发展道路,为教师创造和谐的精神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