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关于早期教育的视频。
警察上门,劝孩子:你父母把你带走了,谁来照顾你?视频的背景音乐是那种可爱欢快的音乐,却让我心酸:大人的眼泪有时候可能不真诚,但孩子的痛苦是百分之百的。
孩子不应该最爱妈妈吗?小时候每次看台湾省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听到《世界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都会忍不住哭。母亲什么时候成了孩子的敌人?
消灭皇帝之后,中国大概只剩下两种人还对另一批人有绝对权威。第一是足球场上的裁判,第二是家长。
你有没有在心情不好,极度烦躁的时候拿你熊海子出气?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你有没有开始把他们的学习成绩当成头等大事?最让你开心的是你的孩子考了高分?
等孩子大一点,开始叛逆,就不听话了,到处跟你吵。当他们无力吐槽的时候,你对付他们的手段是不是开始变得简单粗暴了?
等他们到了青春期,你是不是像小偷一样开始阻止孩子早恋?
等他们大学毕业,你是不是又开始天天催婚了?结婚开始生孩子?
父母总有一个宏大而残酷的理由:我这么做是为你好!这种法律道德绑架,本质上是“流氓行为”。
你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吗?当你开始抱怨他们只知道刷手机玩游戏的时候,你真的走进他们的心里了吗?在你十几年的无情摧残下,幸运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没心没肺,最怕的就是变得敏感,自卑,甚至抑郁。你想过吗?你和孩子的沟通有问题吗?
手机刷了一个视频,标题是《夫妻二人都是985硕士,女方吐槽三儿子是‘校渣’:父亲之怒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自从有了孩子,每当看到这样的视频或者文字,我都会多多少少看一会儿。视频的内容大概是一位母亲介绍自己和丈夫的知识背景,以及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有多辛苦。结果孩子到了高三就开始厌学了,就算没学好,也还是个混蛋。她爸爸两次生气,视频最后她妈妈好像做了总结:“我现在对孩子不抱任何期望,只要她平安健康快乐就好。”听这语气,感觉这个妈妈好像得了绝症。在经历了一场非常痛苦的疾病后,她突然恢复过来,放弃了治疗。
我真的很好奇,这位家长,你发这个短视频是为了发泄你的不满还是为了让你的孩子出丑?别告诉我你是来刷流量的。
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回家,爬楼梯到二楼的时候,我都有点紧张,因为我经常从二楼的一个窗户里听到妈妈的训斥:你怎么考了这么小的分?!你在撒谎吗?老师给你的作业就这些吗?!这个单词是这样发音的吗?我教过你多少次了?!你认为爸爸会帮助你吗?!像你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有什么用?!偶尔爸爸会说一两句帮忙的话。
天啊,我好几次想敲门问那位大姐:你真的对孩子这么虐待有怨恨吗?一个孩子如何把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放在这个没有出口的小空间里?
我有一个比我大五六岁的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陪伴着他,他也请了无数的家教。中考备考期间,他放弃了所有工作陪孩子,自己做了十几套模拟题。我跟他说了好几次:兄弟,你一定要这么拼吗?朋友的回答很真诚也很无奈:没办法。其他人都知道。现在不打,以后连打的机会都没有。末了,你会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以前我觉得没必要这样打,等孩子到了这个年纪你就明白了。当我听到它的时候,我几乎站了起来。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是个热心肠的姐姐。最近好几次,想和两家人一起吃饭,闲逛,聊天。我姐很无奈:孩子没时间,下学期就要中考了。现在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周末要安排两天补习。
每次听大姐说,我就想,又不是马上中考了,还有半年多呢。真的有必要让他这么忙吗?
今天还刷了一个抖音视频。一个叫119的女生:你好,你是负责收尸的吗?流着绝望的眼泪。救援人员到达地点地址,发现女孩已跳入冰冷的河水中。19岁,她抑郁了。她父母想让她继续读书,她自己却悄悄找了份工作。警察及时救出了女孩。目前没有生命危险,体温已经恢复。可是她的心怎么会温暖呢?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个14的上海女孩的三页遗书。遗书对她父母说:很荣幸这辈子能遇见你一次。如果有来生,我们不会再见面。孩子的心需要死几百次才能用这样的话和亲生父母说再见吗?
几年前的新闻,很多人还记得:黄浦江大桥上,堵车的长龙里,一个男孩不顾母亲阻拦,打开车门跳下黄浦江。那个男生不知道他妈妈这样做会很痛苦吗?他知道他要用这种痛苦来惩罚他的母亲。妈妈,我知道你很痛苦,但是你理解我的痛苦吗?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是一家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的医院。该院谢健、谭两位专家介绍:来院就诊的患者中,90%是来看抑郁症的,其中1/3-2/5是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1/4是18岁以下的住院患者。
多么焦虑的父母,能教育出那么多不快乐的孩子!
我们来分析一下父母焦虑的来源。
首先,整个社会的氛围就是大家都焦虑,不焦虑都有点不好意思。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大宝一直是“散养”,上学前不让学什么高深的东西。结果她现在非常后悔。因为其他很多同学在上小学之前都参加过很多早教课程,她儿子上小学之后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其他同学。结果,在教育小她五岁的鲍尔时,她开始“忏悔”。一岁时,她开始教识字,读英语,学算术。两岁时,她开始学习使用筷子。三岁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儿子每天的“进步”都在朋友圈曝光...许多父母觉得如果你不努力,你的孩子就会落后。孩子有自尊。
真的,父母很焦虑,这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种社会集体焦虑感,给了教育培训机构进一步推销“焦虑”的机会。曾经有人开玩笑说,中年男人的崩溃是从进电梯开始的。他们抬头一看,左边是医美广告,右边是脱发广告,中间是教学培训广告。教育培训机构孜孜不倦地给你灌输一种思想:如果只有1%的孩子最终能成为有用的人,那么你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成为那个1%!
问题是,为什么你的孩子是那个1%?
国家今年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整顿,就是要给这些毒鸡汤消毒。给一个学生打鸡血可能会提高他的分数,给所有学生打鸡血只会提高他的分数。如果重点大学招生不增加,大家都上紧和大家都松有什么区别?
我真的很喜欢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曾经说过的话: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刚开始的时候要用力过猛,但要当心后劲不足。我还喜欢他说的另一句话:我们去杭州野生动物园看看吧。哪只熊坐姿合适?
小孩子淘气蹦蹦跳跳不是很自然吗?扼杀了孩子的天真和好奇心,我们的民族收获了冰冷的GDP和僵化的千人。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仍然有许多父母的焦虑来自于他们不满意的生活条件,来自于不能让我的孩子重复他们悲惨的生活。很多妈妈都会跟女儿说,你一定要找个有钱人,不然像你妈妈这样的男人嫁给你爸爸真的会痛苦一辈子!很多妈妈告诉儿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挣很多钱,不然你会像你爸爸一样被他老婆骂一辈子!说白了,很多家长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焦虑灌输给孩子的。
成功是偶然的。马云也说过,你不可能不努力成为第二个我。可悲的是,我们很多父母都陷入了这种集体无意识。如果孩子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们的人生就显得毫无意义。这些父母不是希望孩子被自己认可,而是希望孩子被别人认可。
大人,你说我这么做是为你好,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真的会“好”吗?
作为成年人,夫妻不和可以选择离婚,婆媳不和可以选择不同居,老板不和可以选择辞职。但是孩子,他们没有选择,我们想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抚养他们,我们要求孩子成为我们想成为的样子。
一想到父母不用考就毛骨悚然!
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这句话,它立刻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时候,我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父亲。
孩子是最无辜的。他们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我们的一切言行都在塑造他们的人格。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不做我们的孩子。当他们无法爱父母,无法逃离父母时,悲剧就可能发生。
别碰这孩子!
家长们,请冷静下来想一想。你指望你的孩子将来会支持你吗?
一般人大概不会有这种想法,那你为什么对他要求那么多?只要他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走歪门邪道,自己养活自己,这还不够吗?
一百个孩子中只有一个最终会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有用之人”,所以放松点。1%的概率不会是你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请放下父母可笑的骄傲和自负,认真地和他们交朋友。有空的时候,带他们去游乐场,和他们一起跳,听他们胡说八道,带他们去大自然,去公路旅行,抽时间耐心给孩子讲个故事。请试着在他们面前露出你的笑脸。如果实在憋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就及时给孩子一个拥抱,放下自己的伤心架子。
中国4亿80、90后的普通父母,你们哪一个没有为孩子的成长付出过心血,消耗过自己的头发。回忆过去的时候,你可能会抱怨自己的人生不值得,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估计你还是会头也不回地走上老路。在经历了多次的失望和无奈之后,你还是用慈禧太后的名言安慰自己:穷承风!
此生有幸为人父母。请扪心自问,是孩子更需要我们,还是我们更需要孩子?
作为父母,放过自己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