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线早教

我是我们社区为数不多的独自带孩子的全职妈妈。经常带着宝宝散步的爷爷奶奶总是对我说:感觉你照顾宝宝很轻松。你儿子真的很好,平衡车骑的很好,爱看书,不讨人厌。你怎么接受的?

其实带孩子不累。累的点在于体力的过度消耗。累的点在于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懂得顺势而为,减少不必要的对抗。

因为我是全日制的,很多和墨子智力开发有关的启蒙都可以在家里完成,不需要去早教机构。如果非要我分享一个带娃的窍门,那就是“请高度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而这恰恰是很多老人带孩子的家庭做不到的。

1,运动促进大脑发育

婴儿从出生到会走、会跑、会跳才会抬起头来。大运动的发展体现了大脑的不断发展,因为我们之所以能做出一个动作,是大脑、神经、四肢共同作用的结果。连一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相当复杂的神经处理,更不用说那些比较精细的动作了。

比如新生儿不容易把拳头放进嘴里。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准确地吃掉他的手。添加辅食后,宝宝需要用手抓着食物放进嘴里。后来,他需要勺子和筷子等工具。简单的进食需要手眼协调、手部精细动作、吞咽咀嚼等一系列能力,涉及的神经回路相当复杂。

四肢发达的孩子,心智一定很复杂。

2.运动提高孩子的认知。

大型体育运动的发展拓宽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环境。与环境的互动可以增加孩子的经验,经验会形成认知。

在孩子会爬之前和之后做改变。不会爬行的婴儿通常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或者由大人移动,但这并不是主动的行为。婴儿一旦会爬,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身体爬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床、爬行垫等单调的地方,而是延伸到任何房间,神奇的太空探索之旅开始了。在爬行过程中,孩子可以看到、听到、摸到更多的东西,感官刺激更加丰富,认知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因为婴儿认识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感官。

越爬越聪明是有科学依据的。

3.运动可以避免感官失衡。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知道通感发展的概念。原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阅读障碍、写字不好等一系列问题都与通感障碍有关。

感觉失调的原因与缺乏运动有直接关系,因为缺乏运动会影响孩子的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和视觉,这些都是孩子未来学习的重要软实力。

4.运动可以调节情绪。

其实我们成年人深有体会。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跑两圈或者打一场比赛,流汗之后,那些负面的不良情绪就会随着汗水从体内消除,我们的心情瞬间就会好很多。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孩子上学后,要面对学习压力、社会压力等各种压力。孩子应该如何适应这些负面情绪?运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一种健康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把负面情绪藏在心里。

5.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有两种神经递质可以让大脑保持警惕。一种是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注意力,另一种是多巴胺,能使注意力敏感,集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运动后会感到释然,打开新的思路,很多无法理解的问题瞬间有了答案,工作时也充满动力。

对于学习这种耗脑的活动,更需要运动来不断给大脑加肥。当孩子不在写作业的状态时,不妨和他一起做个练习,给大脑加些马力。

其实我们会发现,那些学霸并不是专门读书的,他们也擅长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

可以说运动能力是一个孩子的软实力。

1.保证每个阶段婴儿大幅度运动的强度。

虽然一个正常的宝宝迟早会学会翻身、坐起、走路、跑、跳(除了爬,有些宝宝真的不会爬,除非你教他们爬),但是以后怎么学,怎么做足够的运动,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两个同龄的宝宝放在一起,一个经常锻炼,一个不锻炼,很明显就能看出区别。

我们院子里有个和墨子差不多大的男生。这个男孩是由他的祖父母带大的,所以他不经常锻炼。虽然现在能跑能跳,但明显不如墨子“灵活敏捷”。墨子从半米高的台阶上跳了下来,但男孩不敢跳下来。这就是规律运动和不规律运动的区别。

所以,宝宝学一个大的运动是不够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他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练习这些技能。

以下是各月宝宝大运动量的推荐时长和内容,家长可以参考:

按照这个强度,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宝宝每天不能经常卧床或者推车。如果他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抱着坐在车里,活动量肯定达不到。

2.可以选择正规的体育相关培训机构。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早教机构。早教机构必须包含与运动训练相关的活动。但是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报早教,我建议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个体能训练机构,原因如下: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有专业的老师,可以让孩子扎扎实实的锻炼1小时。这些练习和我们带孩子去社区散步的练习不一样。第一,强度不同。其次,很多动作都是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前庭知觉、本体感觉、手眼协调、穿越身体中线等。虽然有些活动可以在家里完成,但是家长能日复一日保质保量的坚持下去吗?

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宝宝训练经验。墨子2岁前,我在家给他做各种运动训练,主要是爬行。家里买了很多爬行工具,基本上一周3、4天。2岁后家里空间明显不足,训练项目过于单一,于是给墨子报了两个体育相关的课程:

就这样,每周二、三、四去上学,四天在小区里骑车、玩滑梯、踢足球,1、5、6、7。只要我还能动,我就永远不会闲着。这是墨子每周的运动强度。

这两门课的费用都不低,一年一共22000元。不过看到墨子运动技术的提升,觉得还是值得的。

我建议这种报班方式应该被老人带孩子的家庭采用。因为老年人体力和精力有限,无法进行这样的锻炼计划。在我们小区经常看到的是,已经学会走路的孩子出来散步的时候还坐在婴儿车里。当然这也不能怪老人,因为照顾孩子运动真的很累。所以,如果小区周边有这样的体育培训机构,家长可以酌情给孩子报名,让专业机构解决孩子的运动问题。

当孩子的运动可以充分锻炼的时候,渐渐的,你会发现运动的好处。做一只兔子和一个处女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