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家庭早教水平

这个知音,更好的早教,是新生命开始诞生时就开始的教育。科学的早期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四种重要能力:创造力;健康的人格;大胆行动;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流浪,1.5岁,在她的餐椅上吃的津津有味。她不需要大人一口一口喂她。1.5岁的她,已经是拥有100多本绘本的“老读者”了。她妈妈专门给她做了一个小书架,她可以随意从书架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很多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习惯和能力,尤其是阅读兴趣和习惯,应该在孩子1岁半之前形成。因为孩子的成长有关键期和敏感期。正如所有的生物活动都有自己的生物钟一样,人的心理发展也有其“心理时钟”。人类心理时钟的运行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在生命早期跑得最快,二是它有很多关键时刻。这些“时间站”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趁热打铁,事半功倍

“1岁半左右的孩子开始进入心理发展的‘第一消极阶段’。他突然发现自己和别人完全不一样。他有自己的衣服,自己喜欢的玩具和自己喜欢的水果。当你用‘你’问他的时候,他学会了用‘我’回答。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在任何地方都试图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受别人支配。结果,‘不’成了他最喜欢的词,表达了他的意志。2岁时,他甚至不得不在家里为最高的‘主权’而战。这个时候,如果你开始想让他安静的读书,那会有多难。”

大脑发育有几个关键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敏感期。比如从出生到3岁,三年中对于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与同伴相处能力、条件反射、情绪控制、观察力都有不同的敏感期。这时候,家长就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让你的宝宝在不同的敏感时期自然形成良好的习惯。

儿童发展的“微环境”是指直接影响儿童发展并对儿童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各种人、场所和事件的总和。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微环境”的好坏。

早期家庭教育要个性化。

丛聪是一个活跃的小男孩。他刚满一岁,就已经是一个可以在家里跑来跑去,到处“探索”的孩子了。但负责照顾他的奶奶,她的本能反应是保护或限制,有时甚至大声训斥或“武力征服”。“众所周知,这对孩子不成熟、非常敏感的心智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因为‘不动’就是‘不学’,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这就等于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被我们的世界接受。”对孩子反复限制和干涉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可能导致在诺诺没有自尊、被动的人;另一种是有强烈反抗心理,最终发展成反社会行为的人。他们都没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因此,早期家庭教育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更要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既大胆合理地开发孩子的身心潜能,又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孩子的个性。

孩子不一样,父母也不一样。个性化教育是满足每个孩子发展需要,使其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足迹。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教育是适合他性格特点的教育,是每一步都能从他最好的起点出发的教育。

“其实如果家长仔细观察,早在1-2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孩子有规律的活动和行为,区分出不同性格倾向的孩子,比如开心或不开心,活泼或迟钝,敏感或迟钝,合群或害羞,从而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开发和培养。”

然而,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感叹,只有10%的孩子是从他们的最佳起点出发的。年轻父母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要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每个成长领域的发展顺序和规律,特别是宝宝每个月或发育关键月份应该达到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每个年龄应该达到的指标。比如2岁的宝宝要能双脚同时跳两次,说两句以上的童谣,翻页三页以上等等。还有一点就是了解宝宝目前的发育水平,仔细研究观察孩子,看看他有什么优势。另外,最重要的是为宝宝发展的每一步都设计一个“跳着去拿果子”的具体目标。

最近的一项调查指出,沿海和内陆家庭有不同的关注点。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年轻父母中,80%以上优先考虑智力开发,而在成都、武汉等内陆城市,90%以上的家庭倾向于疾病预防,半数父母非常关注一些与儿童疾病预防相关的产品。

据专家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家长普遍的育儿观等因素有关。与内陆相比,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家长对“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的认同感更强,遍布城市的早教中心、文化宫等教育场所也让年轻家长格外重视智力开发。然而,在内陆城市,很少有家庭能够负担得起早教中心的高昂费用。大部分家长认为首先要把孩子保养好,在炎热的夏天,更关心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上火的问题。

谨防家庭早教的误区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同,3岁之前是人类大脑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0-3岁的早教越来越普及。但实际上,由于很多家长的早教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原本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教,实际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误区一:注重知识学习,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项权威调查显示,70%的家庭将早期教育与知识灌输相比较。科学研究早就证明,3岁以前的孩子虽然可以鹦鹉学舌地死记硬背内容,但背下来的内容并不能帮助他们提高心智水平,也不能提高学习能力,甚至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降低学习兴趣。这样的早教是有害的!

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科学地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和特点,选择一些有趣的、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游戏和娱乐中发展基本能力,体验知识。“寓教于乐”是0-5岁宝宝最好的学习方法。

误区二:把早教的责任完全放在早教学校身上,忽略了家长在早教中的作用。

早教专家说,很多家长不懂得爱孩子,或者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把早教推给学校,却缺乏与孩子的互动。其实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灌输知识,这需要家长和早教学校同步来做。

比如说学钢琴,明智的早教学校会通过音乐课程让孩子先享受弹钢琴的乐趣。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钢琴感兴趣,父母不必强迫他们自愿学习。但是回到家,家长还是要让孩子乐在其中,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强迫孩子学钢琴。这种实施对于早期教育的有效性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