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不当,谨防孩子的“恐惧症”
早期教育不当会让宝宝越来越聪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可能会影响未来。每个家长都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下面我分享早期教育不当的方法,防止孩子患上“恐惧症”。
早教不当,谨防孩子“怕学”1近年来,学习的竞争越来越低龄化,幼儿教育越来越激烈。对于这种现象,教育工作者提醒家长不要“拔苗助长”,进行不恰当的早期教育。
父母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孩子期望过高,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有的孩子甚至会患上“恐惧症”。
小林小时候很活泼,聪明好学,爱好也很广泛。小林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小林的教育。除了每天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小林的父母还为小林安排了无数的业余训练课程。
小林小学毕业上中学的时候,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而小林的父母却想尽办法把小林送到了一所重点初中。但小林到了初中后,英语和数学成绩都不理想,经常考不上,心情非常不好。
其实这是孩子经常患的一种“恐惧症”,从最初的厌烦做作业、不喜欢上课、害怕老师提问,到后来严重害怕上学。
其实小林的“怕学”和小林的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很大关系。和小林的父母一样,很多父母害怕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所以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
但科学研究证明,如果让孩子过早学习文化知识,并且这种学习方法存在错误,孩子很难承受学习的压力。反之,父母的美好愿望反而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障碍。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在幼儿时期,当孩子的性格、情感、能力、性格还处于基础的时候,在这个时期给孩子灌输艰深的文化知识,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和焦虑,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这就会体现在他们平时的课堂学习上,比如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喜欢小动作。做题时粗心大意,遇到事情胆怯等等。有些严重的情况是严重的叛逆性格,孤僻性格等等。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不要过分责备和批评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症状。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经常给孩子喝酒沟通,建立温馨的家庭环境。而且学校要多开展快乐教学,让孩子在轻松的心情下学习。
早期教育不当,谨防孩子的“恐惧症”。2早教只能由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做?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总体上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不多。如果条件允许,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尤其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早期教育。现在对于学龄前儿童是否应该进行早期教育,早期心理训练,早期智力潜能开发,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意见。但是对于学龄前儿童什么时候开始早期教育和智力潜能开发,尤其是如何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智力潜能开发,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说法。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早教是专家或者幼师的任务,只有把孩子送到一个幼儿园或者好的学校,才能为早教提供优良的条件。所以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特别注意。只要条件允许,就算节俭也要给孩子选择条件好的幼儿园。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这个观点不全面。好的幼儿园确实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但是孩子一般都是3岁以后才上幼儿园。而且孩子的早教从3岁以后开始也太晚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文化人的事。他们文化程度低,没上过大学,在教育上是外行,教不了孩子。他们只能等到孩子长大了,上学了,让学校的老师来教育。
事实上,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从出生开始,主要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儿童的主要照顾者承担,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照顾密切相关。即使没有资格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接受早教。
一百多年前,一位年轻的母亲来到达尔文的豪宅。她带着孩子去见大科学家:“先生,您是一位大科学家,很会教育孩子。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我的孩子?”达尔文问:“孩子多大了?”母亲说:“他才两岁半。”进化论的创始人遗憾地说:“夫人,你已经晚了,晚了两年半。”
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卢梭曾指出:“人的教育始于出生。在他能说能听之前,他就已经在接受教育了,经验永远在教之前。”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潜能开发,应该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