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

幼儿园数学启蒙五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教学蓝图,教师设计教学的过程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下面是我给你整理的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希望你喜欢!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成对找出身边的事物。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重点:知道“一对”和“一对”的含义。

难度:能准确匹配物品。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一对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流程:

(1)分类游戏,引出“双”和“对”的概念。

1,老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老师:请你帮老师收拾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放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都放在一起,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条目,初步了解“双”和“对”的概念。

老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分类的东西,并给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介绍“双”和“对”的概念,让孩子明白一对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和“对”的概念。

老师:我们称它们为“一双手套”、“一双鞋子”和“一双筷子”。

向孩子简要介绍“double”和“pair”的含义和使用条件。

(2)对游戏进行分类,进一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老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老师:让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试着搭配成一对或者一对,并说说分类的原因。

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认知,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总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对的物体是有联系的。我们把这两个目的或形状相同的物体称为“一对_ _”或“一对_ _”。

(3)寻找身边成对的事物。

1.老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让孩子们找出可以配对的东西。

老师总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成双成对的事情。它们多漂亮啊!

通过这个环节,孩子可以进一步了解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活动的兴趣。幼儿的知识和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在这次活动中所学到的经验。

1,老师:今天老师也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操作资料,我们都开始配对了。

2.老师展示小朋友的操作资料,分组操作。

3、孩子成绩展示。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考验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再次强化孩子获得的经验,巩固知识。

老师总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那些东西可以配对,人也可以配对。现在我们出去试一试吧!

(5)结论部分

“成双成对”的游戏。

(六)幼儿完成作业练习。

1.老师想请孩子们帮个忙。什么样的帮助?看,老师,这张卡片上有许多鞋子、手套和袜子,但它们不是一双双一。我要你用胶水把一双双一整齐地粘在这三个篮子里。请仔细看看。鞋子、手套、袜子应该放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老师有个要求:这次一组小朋友用一张作业纸,全组小朋友把你手里的一双鞋子粘在一个紫色的篮子里。你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了吗?

3,好!婴儿们轻轻地移动椅子,坐在那里。我看哪组宝宝完成的又快又好。

4.简要说明每组作业。

活动反映:

在“成双成对”的活动中,孩子掌握得更好,不仅知道鞋子袜子手套都是成双成对的,还知道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成双成对的,并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一对_ _”或“一对_ _”。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也很积极。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1,儿童进行分类活动不受颜色和大小的影响。

2、巩固要点的方法,并能说出总数。

3、孩子愿意操作,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参加游戏活动。

4.体验数学小组游戏的快乐。

5、初步训练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孩子已经学会区分红色和绿色。

2.教师准备

①背景有6棵苹果树,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红的绿的。

2个孩子操作果盘和三筐苹果。

3.音乐

活动流程:

一、引入白色课件帮爷爷摘苹果。给爷爷看,孩子们帮他摘苹果。

二、老师展示六棵苹果树的背景图,巩固计数方法,说出总数。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到了爷爷的苹果园。过来数数。有多少棵苹果树?年轻人:6棵树。

老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年轻人:红色,绿色。

老师:让我们用小手指看看红苹果在哪里,绿苹果在哪里。请指出来。幼:幼儿的自由是指红苹果和青苹果。

老师:这些苹果都一样大吗?年轻:不一样的年纪。

老师:我们再看一遍。大苹果在哪里,小苹果藏在哪里?

第三,让孩子帮爷爷摘苹果。

1.爷爷让我们的孩子帮我们的小妹妹摘苹果。我们应该摘什么苹果?挑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孩子们应该摘多少个苹果?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老师:这是我妹妹的水果盘。请把苹果放在水果碗里,开始采摘。

2.爷爷让孩子们给他的小弟弟摘苹果。这一次,采摘与刚才不同。摘什么苹果,一个大苹果,两个小苹果,摘苹果前请重复老师的话,仔细听。

3.我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很高兴收到你给他摘的苹果。我的弟弟妹妹们非常喜欢苹果。孩子们喜欢它们吗?吃苹果有什么好处?幼:吃苹果有营养,清洁牙齿,帮助消化,让孩子明白吃苹果的好处。

4.司;请为你自己摘苹果,一个大的红苹果,一个大的绿苹果和一个小的红苹果。老师展示了三个篮子。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你发现了吗?杨:篮子的颜色和大小都不一样。稍后,请把大的红苹果放进大的红篮子里,大的绿苹果放进大的绿篮子里,小的红苹果放进小的红篮子里。孩子操作,老师随机指导鼓励。

第四,活动自然结束。今天的孩子很棒。我们帮爷爷摘了这么多苹果。爷爷很感激你。听着,爷爷对我们说了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学前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儿童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善意赋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所天然具备的。”在儿童数学教育领域,让孩子真正“学会应用数学观点和方法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它们作为知识储备或教条。”我们需要从观念到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要让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它。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第三部分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和嘴数5以内的数字,一定要把5以内的数字读出来。

2.培养孩子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3.引导孩子对数字感兴趣。

4.培养孩子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儿童书籍。

2.展示板。

活动流程:

第一,情境导入。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一起出来玩了。小鸭子来到了池塘边。看,什么小动物在这里玩?

老师:除了小动物地图还有什么?

第二,数数。

图片上有多少只小鸭子?让我们拿出小手指,一起数数。(荷花几朵?多少只蝌蚪?几片荷叶?多少只青蛙?)

第三,认清它。

有“5”只小鸭子。让我们来看看数字“5”。(1~4同上)

活动扩展:

数数球。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第四章活动目标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和图片加减应用题,学会加减7。

2.学会用清晰的语言说出公式的含义。

要准备的活动

1,2张背景图,7只兔子和7只小猫作为磁性教具,2组数字1-7,算术符号“+”、“-”和“=”。

2、儿童操作材料:纸和笔各一张。

活动过程

先复习7以内的作文和加减法。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老师展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什么时候离开?孩子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这个游戏重复了几次。

2.展示数字7,复习7的构成。

请个别小朋友从小到大或从大到新奇写7篇作文。

二、口语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法。

1.展示图1,引导儿童观察:

这幅画显示有五只兔子在草地上玩耍。这时,老师在图片上放了两只兔子。请根据图片和刚才老师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一下图片。

-要求孩子用加法算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5+2=7)。

-孩子阅读公式题,鼓励他们说出公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的含义。

2.展示图2,引导儿童观察:

图为游乐园里有七只小猫在玩耍。这时,老师从他们手中接过三只小猫。请看图结合老师之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图片的意思,并列出公式(7-3=4)。

让孩子说出公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的含义。

第三,儿童操作活动。

1,纸,笔,一只手,小朋友根据意思列出7道加减法题。

2.检查孩子的作业,一起点评。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第五章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要知道量具的长度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越大),测量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越小),测量次数越多。

3.伙伴们可以互相配合,大胆交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孩子对计算的兴趣以及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5.引导孩子对数字感兴趣。

要准备的活动

量具(各种长棍、尺子、绳子、纸箱等。)、笔、记录纸、黑板、盒子、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把孩子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老师:你知道你刚才跑了多远吗?有办法知道吗?(测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材料很多。每组应讨论并选择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工具和结果并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老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两组测量方法对错的孩子分别演示,讨论哪种方法更准确。老师讲解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之后是测量)。

如果孩子们的测量是正确的,请让一个孩子演示,老师会解释。

5.让幼儿反思刚才这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测量的结果。

6.请从每组中选出一名儿童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问让孩子思考: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越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越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寻找宝藏。试着测量第三次。

孩子从摸箱里抽出一张标有宝藏位置的地图,根据地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论: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也知道了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大小和长度有关。除了现在用的测量工具,还有什么可以用来测量?孩子们会不会找回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