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家庭教育论文研究综述
论代际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对孙辈的养育和教育,是相对于亲子教育而言的概念。这种教育方式使有过抚养孩子经验的爷爷奶奶能够在各方面照顾好孩子,但它带来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给孩子的成长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隔代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代际教育;问题;对策。
第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对孙辈的养育和教育。它是与育儿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由于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将孩子交给父母抚养,使得隔代教养成为家庭幼儿教育中一种自然而普遍的现象。社会上越来越关注隔代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的余热,又解放年轻的父母。然而,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其负面影响,并提出了逐步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对策。
隔代教育可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就是父母长期与子女分离,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这种形式主要在农村,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要靠祖辈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与子女暂时分离。比如城市里的父母因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照顾,或者爷爷奶奶和父母住在一起共同抚养孩子。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会在某些方面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第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丰富的老人育儿经验,有助于缩小范围?代沟?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但是,笔者认为,隔代教育也有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容易导致对孩子过度溺爱。
爷爷奶奶会比父母更宠孩子,会不知疲倦地为孩子做一切。老人会尽力满足子女提出的过分要求。这种过度溺爱会造成很多问题。
1.生活: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被爷爷奶奶安排好了,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只需要等待享受,导致生活常识少,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物质需求的过度满足,对营养的过度吸入,体质差,运动量少,使得孩子的身体素质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意识到身体素质对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性格的影响。
2.能力:一方面,孩子挫折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差。因为孩子习惯了爷爷奶奶的父母凡事都听自己的意见,所以离开家,面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抱怨别人,而不是去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溺爱导致孩子独立性差。孩子是爷爷奶奶承包的,不需要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一旦他们需要独自面对问题,就会变得无助。
3.性格:我孤傲,以自我为中心。因为在家庭中,孩子是中心,爷爷奶奶围着他转,一旦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在发现自己不是关注的焦点后,很容易导致情感失落,甚至误入歧途;另外,溺爱导致自私,孩子习惯被照顾,完全没有关心别人的概念。所以,虽然老人们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全部,但最终很有可能还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2)阻碍儿童智力的发展。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来说,负面影响可能要小一些。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来说,教育孩子的任务是力所不及的。因为他们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不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缺乏超前的时代意识,没有很强的早教观念,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认识。他们用陈旧的观念和过时的套路教育孙辈,在教育过程中经验代替了科学,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导致孩子的教育质量下降。
最突出的是这个时候孩子处于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比如生活常识,很好解决,但是当子女问及科学知识或者其他知识时(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些问题),老人可能会因为知识面窄而答不上来。这时候,如果不帮孩子解决问题,或者粗暴地批评孩子不要问那么多问题,或者编造一些答案敷衍地误导孩子,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积极性降低,不再渴求知识,不再对世界好奇,不再对事物创新,不再想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阻碍孩子智力的发展,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期,孩子呈现的很多问题会更难解决。
(3)容易养成孩子的坏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时每刻,当你看到一个孩子,你就看到了你自己;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考验自己的人格。?这说明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都会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道德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
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开端,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年龄。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差。如果家长不重视培养,很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在隔代教育中,爷爷奶奶的父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喜忧参半。
很多爷爷奶奶的父母,尤其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在这方面对子女的负面影响更令人担忧。比如一些老人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很可能会被孩子记住,而孩子的模仿意识是最强的,所以很可能会把这些行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生活习惯的影响,还有价值取向和观念的负面影响,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4)容易造成家庭教育的矛盾。
爷爷奶奶因为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生活经验,大量的社会经验,大量的教育孩子的经验,在教育孙子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而他们的父母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有更多的现代观念,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
由于社会经历、受教育程度、时代背景、生活方式的差异,爷爷奶奶和爸爸有上面提到的差异,导致爷爷奶奶和爸爸在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侧重点、具体方法等方面有很多不同和差异。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很容易导致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大家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教育方法,孩子无所适从。
第三,解决方案。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在这期间,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隔代教育的作用,有益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祖先。对此,笔者就祖父母应如何进行隔代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改变溺爱的育儿方式,理性爱孩子。
爷爷奶奶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爱要适度。正确的恋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对孩子的人生和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这个概念,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这比一味的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孩子适应社会;加强对孩子的社会化教育,经常带他们出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而不是只让他们做温室里见不到太阳的花;适度开展逆境教育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2)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爷爷奶奶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孩子观、世界观,把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用现代科学知识养育教育孩子,启迪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切记不要对好奇的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批评和使用粗话,而是要细心耐心的引导。此外,还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孩子时遵循这一规律,根据孩子的需求,在不同的年龄段及时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才不会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
(3)提高素质,树立榜样。
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不是通过说教来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爷爷奶奶的父母要提高遵守公德的意识,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爷爷奶奶要谨言慎行,处处给孩子做榜样;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孩子,要特别注意生活细节,这也是隔代教育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
(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不仅需要爷爷奶奶之间的和谐沟通,还需要爷爷奶奶与孩子的父母一起探讨育儿经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和父母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母和爷爷奶奶相互协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幸福、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通过互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5)统一思想和标准。
孩子的爷爷奶奶在育儿目标上应该和父母一致,在方法上倾向于趋同。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要提前做好统一的决定,不要把自己的分歧呈现在孩子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孩子这样做,一个要求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去做。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在面对父母不同的要求时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对是错,从而导致自己的育儿。
(6)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
爷爷奶奶要多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关心孩子的心理世界。爷爷奶奶不能以自己的经历和丰富的阅历限制孩子的话语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代替孩子做决定或选择,但也不能只听孩子的意愿。而是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协商后做出对孩子最好的决定。当孩子犯错时,不要一味的批评或纵容。他们应该向孩子解释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种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另一方面避免了孩子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让孩子更受祖辈的教育。
参考
[1]陈晓萍黄山。代际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 (2): 63-65。
[2]仙娜。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代际教育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2008(7):121-122。
[3]李青霞。论学前教育中的隔代教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1(3):16-17。
[4]刘虹。儿童隔代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2008 (5): 11。
[5]李次平。浅析当前的代际教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 (8): 137-139。
[6]陈云,陆士礼。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2008 (16): 26-27。
[7]刘炜。携手打造新风格?隔代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5 (12): 29-31。
[8]夏伟菊,王邦虎。非正规教育的一种形式——隔代教育?[J]的初步研究。湖北经济论文" target = " _ blank " & gt经济学院学报,2007 (3): 159-160。
单亲家庭的代际教育。
一.导言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儿童数量的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但说到单亲家庭教育,人们往往只关注单亲对孩子的教育,而大多忽略了祖孙之间的隔代教育。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单亲父母越来越把抚养孩子的责任交给爷爷奶奶,于是单亲家庭的代际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
第二,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分析
(1)亲社会行为减少,容易产生双重人格。
单亲分离家庭的孩子大多表现为心理自卑、情绪脆弱、情绪抑郁、沉默寡言等。他们不善交际,对外界明显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他们大多平时不善交际,胆小怕事,对诺诺消极被动,但在外专横跋扈,经常欺负弱小的孩子,有暴力倾向,形成双重人格。
(2)逆反心理、攻击行为增多
单亲隔代家庭的孩子大多有逆反心理。生活在单亲隔代家庭的孩子,往往被家庭忽视,对老师或父母的言行总是容易产生抵触和对抗。再加上他们学习成绩差,个人感情被压抑了很久。但他们的性格中隐含着强烈的冲动成分,他们试图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容易出现很多行为问题。
(3)负面情绪明显,缺乏自信。
单亲分离家庭的孩子大多总是消极对待生活和学习;害怕困难,经常没有任何努力就轻易放弃,缺乏自信。如果这些不健康的心态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单亲孩子就会出现心理扭曲和心理异常,从而影响他们的情感和性格发展。
第三,单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特殊家庭环境导致的社会认知偏差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心理影响很大。这些孩子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温暖感和精神支柱,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他们认为父母把他们放在爷爷奶奶家,说明他们不关心他们,不爱他们,所以有被抛弃的感觉。另外,他们还经常拿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比较,拿自己和周围的同龄人做比较。他们总觉得学习生活中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2)缺乏正常的社会环境
孔德指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作为初级群体的存在是儿童社会化的必要场所。单亲家庭的孩子比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好?完美整数?与家庭中的孩子相比,他们缺乏正常的社会环境,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异常。一方面,家庭分裂后,单亲受到沉重的精神打击,心里留下阴影,容易情绪波动;另一方面,爷爷奶奶的父母素质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3)教育方法不当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在隔代教育中,老人总是纵容孩子,即使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也大多持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如果过分溺爱,结果往往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同时,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学业寄予过高的希望,必然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进而产生抑郁、焦虑、消极抑郁情绪,同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对策和建议
面对日益成长的单亲孩子,如何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如何在隔代教育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1)父母
为了使单亲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适应其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家长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与单亲儿童个性发展同步的全新教育观。同时,单亲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经常接触,熟悉孩子的学习、思维和生活。祖父母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理性和有分寸的,并努力照顾他们的孙辈,但不溺爱他们,遵循适度的原则,并实现严宽适度。
(2)学校。
学校一方面要关心、帮助、爱护隔代单亲家庭的学生,另一方面要考虑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建立隔代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档案,有助于学校增强对这类学生的全面了解。同时,教师要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3)社会方面
公众应该正确看待单亲家庭的隔代教育,消除对它的不良歧视,给予单亲隔代家庭及其子女理解和适当的关爱,让这些孩子摆脱自卑的负担,让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不同代的父母建立一所学校,让祖父母学习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此外,还可以建立单亲俱乐部、祖父母俱乐部、单亲热线、单亲之家等心理咨询组织,交流感情,互相帮助。
总之,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是复杂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综合教育,多管齐下,为单亲家庭儿童营造正常的社会化环境,促进单亲儿童健康成长。
& gt& gt& gt下一页更多精彩?论隔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