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家长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可能避免宝宝说话晚、不清楚?
但是说话晚的宝宝正好相反。他只会说简单的几个字节,说话不清不楚,描述不清。通常情况下,父母不会感觉到孩子的异常,但与同龄的流利宝宝相比,没有一个父母不着急。
宝宝三岁前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宝宝回家晚了,不要气馁,赶紧帮他补上。宝宝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类,即表达性语言和接受性语言。表达性语言是宝宝需要说的,也是父母焦虑的地方。接受性语言是指宝宝能听懂大人说的话,说话晚的孩子基本能听懂但自己不会说。
宝宝说话晚有生理原因。比如宝宝可能受过伤,发音器官变异,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比较常见的是宝宝大脑的语言发育中枢较慢,学习说话会非常困难。另一个是遗传因素。父母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或者近亲也聊到很晚。
如果排除以上原因,那就是宝宝的语言环境有问题。想让宝宝说话,就需要给他提供说话的环境。尤其是一岁以内,宝宝的语言发展很快,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还不能主动回应他,所以不会有语言交流的刺激,宝宝会说话晚。
有的宝宝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普通话,也有方言。这两种语言听起来很不一样。宝宝太小的时候,他们不理解,搞混了,也会对和宝宝说话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
有些父母为宝宝做的太多,留给宝宝说话的机会太少。如果想让宝宝互动说话,这种自我提问、自我回答的交流方式会直接扼杀他说话的欲望。
如果想让宝宝说话,家长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要多说话,调动孩子的情绪,说话时单词发音要准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很容易接受和学习错误的信息。
孩子小的时候,大人一般都是用语音的方式和孩子说话。等他大一点的时候,要用正式的语言和他交流,比如“给你一个苹果”,而不是“给你一个水果”。还可以帮助宝宝对肢体动作语言有更生动的理解。
另外,在宝宝说话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即使他说错了,也不要打断他,鼓励他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回答宝宝的问题,与宝宝形成良好的问答互动。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自然会想多说话。
也可以给宝宝一些特殊的训练,比如听儿歌,唱儿歌,听故事,和宝宝一起讲故事。可以重复循环,宝宝背诵最好,从量变到质变,也突破了宝宝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