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是以意大利女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 ~ 1952)命名的一种教育方法。来自《科学教育方法在儿童家庭中的应用》一书。

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孩子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将儿童视为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提倡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具,让孩子自发、主动地学习,自我构建完善的人格。

3.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遵循敏感学习的特点,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发展了如指掌,才能给孩子提供恰当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5.完整人格的培养。学前教育最大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没有时间表和上课时间,让孩子集中精力开发内心需求。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的孩子会互相模仿和学习,养成孩子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和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素材,孩子通过“工作”和自我重复的操作练习来构建完善的人格。

9.消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萌芽的尊严感。

10,教学成果爆发。通过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让孩子适时适度地成长。短期内不容易感知到结果,但会在某个时间以爆发力展现孩子内心的成长。

扩展数据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人: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 8月31-1952 5月6日)是意大利学前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博士,意大利第一位女博士,女权主义者,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方法来源于她在和孩子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对孩子自发学习行为的观察。它主张学校要设计一个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心智”和“敏感期”的概念。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有很大的潜力,他的人生发展是走向独立的。通过具体的锻炼,如生活基本能力锻炼、五官锻炼、智力锻炼(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特梭利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在这个小社会里,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接受他人,学会如何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如何领导他人。蒙特梭利课堂为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商提供了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体功能、语言和道德的发展,使个体成为身心一体化的人。“自由”与“规训”融为一体,“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孩子具备解决困难、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达到自我建构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蒙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