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突发事件。为了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需要提前做好详细的应急预案准备。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是疫情期间我为你收集的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疫情期间应急预案1 1,适用范围
(一)经市、区(含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教育行政部门许可或备案,并在民政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二)经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开展语言能力、体育、艺术、科技培训的相关机构。
2.时间安排
(一)自5月25日起,举办成人学历培训、高考复读、高考艺考和高三学生的机构,可自愿申请,经新冠肺炎区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学生返校专班考核验收合格并报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学生返校专班批准后,可开展线下培训活动。
(二)6月2日起,除(一)以外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均可自愿申请,按上述要求验收合格并获得批准后,可开展线下培训活动。
3.工作程序
(一)提出申请。
教育培训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线下培训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向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申请学生返校专班。学生中有中小学生,名单须报区返校专班备案。
(2)分类验收。
各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学生返校专班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组织教育培训机构分类验收。
(1)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20XX年春季学期返校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粤教防组[20XX]57号,以下简称“广东省返校学生专班57号文件”)的防疫要求,对有全日制学生的培训机构进行评估验收, 并填写《深圳市教育培训机构复课准备验收参考样表》,报新冠肺炎学生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按照《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做好脱产培训和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的通知》的防疫要求,对其他机构进行评估验收,逐一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验收合格后,上报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学生返校专班。
(3)公布名单。
培训机构通过验收,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返校学生专班定期向社会公布名单,可开展线下培训。获准开展线下培训的机构,必须在显著位置公示经批准的《深圳市培训机构开展线下培训审批表》。
4、工作要求
(1)明确职责。各教育培训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是复工和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各区返校学生专班要严格按照省返校学生专班57号文件和《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线下培训准备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指导培训机构做好线下培训和疫情防控工作。
(2)属地管理。各区返校学生专班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统筹辖区内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好线下培训的评估、验收和审批工作。主动服务辖区培训机构,协调安排对接街道、社区、社康中心的具体联系人和电话,做好相关工作。要加强联防联控,将培训机构纳入属地“三位一体”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风险不可控、防控条件不具备、安全不保障”。对属地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要从严查处。
(3)加强引导。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健康检测的指导和管理。各区学生返校专班要指导培训机构做好教师、学生和员工回深海内外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指南和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码申报和健康信息申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教师、学生和员工能够复工复课。学生自愿复课,允许复课的学生家长应填写家长(学生)承诺书。
(4)扫码注册。对进出培训机构的人员(教师、学生、员工、访客等)实行严格的信息登记制度。),所有人员必须扫码登记。不扫码登记的参观者不得入内,扫描结果不符合要求者不得入内。
疫情期间应急预案2本指南根据《江苏省学校和幼儿园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卫生技术指南(试行)》、《江苏省中小学预防控制指南手册(第一版)》及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包括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成人非学历文化教育机构、早教与托幼机构、青少年宫、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托管机构等。
一、总体工作要求
1,全面暂停线下培训活动。各类培训机构在疫情一级响应解除前,全面暂停线下教育培训活动,停止一切与机构相关的集体活动。各培训机构要在门前张贴暂停培训通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做好学生和家长的解释工作。
2.明确机构的主要职责。培训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疫情防控责任要分解到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
3.科学制定“两案九制”。培训机构要在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制定科学、完善、易操作的“两案九制”,张贴上墙,严格执行。
4.推动网上教学和办公。倡导利用网络通信软件和教学平台开展员工教研和面向学生的在线教学,鼓励培训机构免费开放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在线教学人员应该在家,而不是集中办公。网络教学不允许提前教授新学期课程。
二、恢复线下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5.对教师、学生和员工进行健康筛查。要每天检查师生的健康状况和出行动向,做好三类人员的情况跟踪,并及时报送主管部门,动员疫情重点地区的从业人员暂住。
6.复课前做好返校学生疫情筛查工作。对每位师生的疫情筛查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当地社区报告。,并及时就医,确保每名师生在复课前连续在家隔离不少于14天。
7、做好防治物资储备工作。储备用量不少于15天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消毒剂、温度检测设备,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科学安全存放。
8.搞好环境卫生。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场所内外的清洁消毒,加强各类场所的消毒通风,彻底消除卫生死角,保持环境整洁。
9、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要组织员工进行“两案九制”培训,让员工熟悉预案的操作流程。要在机构显著位置张贴防疫知识和宣传图标。
10,严格线下复课备案审批。全市培训机构线下复课时间公布后,各机构应向审批(登记)机关申请复课,经审批(登记)机关评估备案后方可复课。未备案机构不得线下复课。
三、线下培训后的复工要求
11,落实安全防疫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防疫工作的制度要求。定期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必须经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后方可经营。
12,做好消毒通风工作。严格执行同期平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实行“消毒记录制度”,每天开展清洗消毒工作,增加重点部位消毒次数。组织中的每个房间每天至少通风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
13,加强门卫管理。要安排专职安保人员进行防控,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闲散人员不得进入机构。确需进入的,按规定进行登记和测试。
14,进行缺勤登记。严格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跟踪制度,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学生因病缺课信息。
15,做好疫情防控。每天监控按规定进入机构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体温超过37.3℃的发热、咳嗽应立即按疫情处置流程送至指定医院,并向审批(登记)机关报告。可疑或确诊病例,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部分班、全部班等防控措施。被停课的机构,必须经过卫生部门批准,才能复课。师生只有在病愈或被隔离后,才能参加线下培训活动。
四、落实培训机构的联防联控责任。
16.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教育部门加强对有办学许可证的文化机构的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直接注册的营利性培训机构和非文化学科托管机构的监管,民政部门加强对直接注册的非文化学科非营利性培训机构的监管,人社部门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的监管,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幼托机构的监管和对各类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
17.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培训机构不得接受未完成隔离观察期的学员参加线下培训活动。培训机构发现有发热、咳嗽症状的学生,通过审批注册部门协调并通知学校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健康监测。
18,加大对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疫情防控期间,携款潜逃的机构、擅自提前复课的机构、未按规定要求防控疫情造成疫情扩散的机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对疫情防控要求不落实、防控措施不严的机构,由审批登记机关列入黑名单,核减年检等次,直至吊销许可证。
疫情期间应急预案3 1、组织措施
(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防疫工作小组,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第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强领导和责任,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如SARS等有害生物)对施工人员、现场和工程的危害。
(2)建立应对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
(3)现场实行全封闭,工程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严防死守,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避免群体出入,严禁外来人员在施工现场逗留。
(4)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保持劳动力稳定,避免频繁调动。每天,项目都会根据民建队的花名册,对农民工逐一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检查,发现外来人员一律清退。
(5)请专业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现场、工人生活基地和工程进行专业的防疫卫生检查、消毒和处理,包括消灭白蚁、啮齿动物、蚊蝇和其他害虫,以防止对施工人员、现场和工程造成任何伤害。
(6)加强工人宿舍管理,改善工人生活条件。坚持每天清扫,保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流通,人均面积不低于2m2。
(7)食堂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戴口罩和手套;食堂应通风换气,定期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食堂生熟严格分开,绝不允许出售多余的菜饭。
(8)现场应设置专门的隔离室。如有疫情,应立即隔离,并向防疫部门报告。
2、防疫应急预案
(1)经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为传染病污染工地的,应当立即进行隔离控制,停止与外界的一切接触,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2)建立疫情管理组织。
(3)成立疫情隔离控制指挥部,负责隔离控制的协调和指挥。指挥部由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政府、卫生防疫部门、公安机关的负责人组成,总承包单位负责人负总责。
(4)成立现场应急管理组织,对防疫、隔离控制、生活保障、治安、对外联络等进行具体管理。现场应急管理机构由施工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分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成,总承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总负责。
(5)疫点应严格封闭管理。
(6)施工现场的大门和围挡应设置牢固、严密,切断施工现场与外界的直接联系。
(7)加强现场安保,24小时巡逻检查,门卫24小时值班,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确保疫情发生后现场人员不外出。
(8)施工现场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对与疫情密切接触者,重点隔离,密切接触者严格按照防疫部门要求采取严格隔离措施。
对与疫情密切接触者加强隔离区管理,不与被隔离人员接触,被隔离人员不得在隔离区外从事活动。
(9)做好隔离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隔离区的消毒工作。
每天对隔离区内的人员进行体检,并认真做好记录。
做好被隔离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预防知识,做好隔离区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恐慌情绪,积极服从和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控工作。杜绝私自出走或不服从管理。
(10)做好后勤保障:
保证隔离区人员的生活物资供应,随时与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解决高峰期的物资供应困难。
(11)建立应对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
(12)现场实行全封闭,工程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严防死守,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避免群体出入,严禁外来人员在施工现场逗留。
(13)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保持劳动力稳定,避免频繁调动。每天,项目都会根据民建队的花名册,对农民工逐一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检查,发现外来人员一律清退。
(14)请专业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工地、工人生活基地、工程进行防疫卫生的专业检查、消毒和处理,包括消灭白蚁、老鼠、蚊子、苍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