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艾志早教

建水,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

建水地区曾被称为“会理”、“埠头”。“埠头”是水边码头的意思,“会理”在彝语中是海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建水——一座靠海的城市。如今的会理海早已干涸,却成了这里的一个符号。

在彝族的古歌中是这样赞美的:“四面筑坝,四面环山,流水无处溢入海子。在建水坝,春天坝内海水清凉凉爽。”

建水,位于红河彝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彝族、哈尼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这里人口的大多数。彝族在这里生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夏的商代。

明朝以来,中央政府大力鼓励中原居民向边远地区移民,建水汉族移民数量也不断增加。

作为云南南部的一个重要城镇,它也很繁忙。

建水,曾经被海淀包围,也叫建水坝。坝子是云南人对山地草原的称呼。自古以来,坝子就是一个农业繁荣、水土肥沃的地区。曾经的建水坝子由会理海成为滇南重镇。牢牢扼守着云南通往南亚的门户。

到了唐朝,建水已经成为云南南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依靠丰富的水系和挖掘出来的古道,唐朝和南诏政权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建水在唐代《云南编年史》中写道:“安宁城南十四程,至埠头,自埠头起,船沿江而行,三十五日升至南满。野蛮人看不懂船,就走通海路。月咏家踏入周振、邓州、林西苑,走凤州路。”

埠头路和通海城是连接南诏和安南的两条古道。古代人用这种挖红河之水的方式互相交易,不仅给建水大坝带来了繁荣,而且“内顾外戚,外控脚趾”。

有水的地方就有渡,有渡的地方就有桥。

云南人说,“建水看桥,石屏看庙”。在建水的众多桥梁中,双龙桥是最著名的。它是当今中国十大名桥之一。

位于建水城西五公里的庐江和崩江上,俗称“十七孔桥”。双龙桥刚建好的时候,只是一座三孔的小桥。之后,由于沪江和崩江的多次洪水,河床变宽(因为过去洪水很多),政府官员决定将其扩建为一座17孔的长桥。

目前,这座三亭十七洞的大型石拱桥上仍有两亭。桥中间的大阁楼是三层方形结构,屋顶是黄色琉璃瓦,底层是车辆。南端现存的小阁楼露出重檐,屋檐翘得很高,有古典建筑的韵味和美感。

建水之美,是古桥穿古村之美。

双龙桥往西十公里就是保存完好的滇南民居代表——团山民居。

它不同于徽州建筑典雅的黑瓦白墙和潮汕民居耀眼的镶嵌瓷和金漆。团山民居就像是两者的结合。很美但不缺乏精致。在云南这片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土地上,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历史上的团山村曾是彝族的居住地,被彝族人称为“土舍”,意为“藏金埋银之地”。后来,搬到团山村的张家依靠红河土地下丰富的锡矿致富。各宗族纷纷回乡修建豪宅,雕梁画栋、装饰精美的房屋在团山村拔地而起。

老房子里还住着当地人,给这些安静的建筑带来了一丝难得的生机,就像到处都是烟火的建水古城。传统商业和街头氛围是衬托古建筑之美的关键。

到了建水怎么能不吃豆腐呢?

吃货们说建水的豆腐没有建水就不是一回事,而建水人说没有西门的大板井就没有他们爱吃的味道。

有“古井博物馆”之称的建水,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井。它们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建水人,水质好的大板井水被建水人用来做豆腐。他们坚持认为从这口井里涌出的甘甜井水是做出好豆腐的关键。

建水人有自己的吃豆腐方式。豆腐放入蘸碟后中间戳一下,让热气逸出。豆腐蘸满酱后,慢慢放入口中。发酵产生的轻微气味很快就会被浓郁的豆香味所取代,有着类似奶酪的细腻口感。

嚼完嘴里的豆腐,舔完嘴上残留的酱料,眼睛还不忘在烤架上寻找下一块表皮微裂的烤好的豆腐。

走在建水街头,不管是不是饭点,总有三四个食客围着豆腐摊坐着。吃豆腐的建水,看起来像喝碗茶的成都人。豆腐和茶看似主角,其实不然。这围坐一桌是为了说闲话,吃喝只是被邀请聊天的配角。

吃豆腐是建水人的舌尖,也是日常生活的注脚。与其说是吃这块豆腐,不如说是在咀嚼即将被时代遗忘的古城生活。

我们在高速发展中收获了财富,却似乎渐渐失去了放慢脚步,欣赏生活之美的能力。而坐在街角,一天30个豆腐的建水人,也不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文玉姚橹

图妙姚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