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宝宝出门一般会在包里放什么?
春夏去公园,秋冬遇到现在经常出现的雾霾天,也可以直接开车去一些大型商场、早教中心、室内游乐场看一看,玩一玩。
这个时候,妈咪包就成了带宝宝旅行的必备产品。
今天我就发表一篇总结,和大家聊聊——妈咪包里都装饰了什么?
其实,如果你粗略分辨一下,边肖发现,出门在外,孩子的事情无非就是吃喝拉撒。
只要你围绕这两点做好充分的准备,基础妈咪袋里的宝贝就已经很齐全了。大家一起分开准备吧。
饮食用品主要包括宝宝的食物和餐具。
妈咪包里的食物根据宝宝的年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0-6个月:没有辅食。
这个阶段妈妈基本可以自己带母乳宝宝了。如果有必要,她可以在公共场合哺乳时带上哺乳毛巾给婴儿盖上。
喝配方粉的宝宝,记得带一个奶瓶+一个奶粉瓶+一个装满冲奶粉热水的保温杯。
6-12个月:以奶为主,食物为辅。
这个阶段的宝宝刚刚添加辅食,还没有断奶。万一在外面玩饿了,就喝一垫牛奶,需要带的东西还是和前一阶段一样。
但如果长时间在外面,需要花孩子的“饭”,就需要给宝宝带一些辅食(比如米线)、自己的小碗、勺子等餐具。
如果宝宝加了水果泥和蔬菜泥,晚餐时不给他准备,宝宝会不高兴。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家不要把菜泥、菜泥带出来。因为如果长期不吃准备好的辅食,不仅营养会流失,还容易变质,对孩子的肠胃健康不利。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带一些罐头辅食。虽然可能会有一些添加剂,但至少我们可以保证食品卫生,不变质。而且毕竟只吃一两次,对孩子没什么影响。或者可以提前准备好洗好的水果,在外面用刀去皮,用勺子给宝宝刮掉,放在小碗里用研磨棒稍微碾碎,当场轻松制作。
12个月后:食物为主。
如果是短时间外出,比如去公园逛半天,就不需要给孩子带太多的食物,以免零食吃多了,晚饭吃多了。
如果时间长一点,可以带一些零食,比如儿童果泥、奶酪、饼干、蔓越莓干等,以防孩子饿得吃不下。
如果外面有聚餐,孩子基本上可以和大人一起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记得带餐具就行了。另外,如果远行,记得带罐头辅食。
当然,你得吃喝。别忘了给孩子带一个装白水的吸管杯或者保温吸管杯。
另外,如果在外面吃饭,也要带上围兜和硅胶围兜。硅胶围嘴的优点是环保,可以随时清洗重复使用,围嘴的形状非常固定,可以装食物。
说到宝宝的拉沙,其实感觉比辅食简单,只要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来准备就行了。孩子小,活动少,主要是要准备纸尿裤。然后是:
隔膜垫
我们不能保证外面的一切都是干净的。
屁股湿巾
这里列出来,主要是因为有很多麻带屁股湿巾和婴儿湿巾,差不多一个人。
但其实崔医生并不提倡用湿巾反复擦拭宝宝的屁股!因为孩子的屁股那么娇嫩,擦两下皮肤非常容易,更容易导致尿布疹。
一旦有条件,就用温水把宝宝屁股上的便便洗掉。
干薄纸
清洁完宝宝的屁股后,一定要用干纸巾拍完全干。
奶油
干燥后,涂黄油。可以保持屁股干爽,预防尿布疹。
拉拉裤/增高裤
对于大一点好动的宝宝来说,拉拉裤/成长裤会很方便。
它的固定性比纸尿裤好,宝宝玩耍时不容易脱落;
但是吸水性没有纸尿裤好。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换一两次尿,因为排尿间隔变长,每次尿量增加。
一次性尿布袋
如果在户外小便,可以将使用过的纸尿裤放入纸尿裤处理袋中,绑好再扔掉,这样可以防水,隔离异味。
换洗衣服
婴儿弄脏衣服,弄湿裤子是常有的事。即使用了纸尿裤,也难免大便过多溢出(呃...我不忍心直视...)而且换尿布的时候不小心弄到衣服上了。所以,换一两套衣服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