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不需要安乐死的孩子吗?
1
我们三个孩子的睡眠。
每天晚上七点半,我们三个孩子开始洗衣服。半个小时给三个宝宝洗完澡,回到房间准备睡觉。
即使是节假日,我们也会尽量保持他们按时睡觉的习惯。
每天晚上8点左右,三个孩子都不需要我们睡觉,安静的睡到早上7、8点。
壮壮老大现在快5岁了,队友睡觉前都会给他讲睡前故事。等他讲完故事,我差不多喂饱三儿子就进去和壮壮聊十几分钟。
八点半左右,壮壮跟我们道了晚安,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了。
两岁半更容易睡着。
洗完澡,喝完牛奶,她高兴地爬上床,紧紧抱着她的小枕头,抱着她的小兔子躺下,向我们挥手告别。
就算她一时睡不着,也不会哭。她在房间里唱歌或者自言自语,然后慢慢入睡,睡到早上八九点。
将近1岁的棒子也是这个型号。
洗完之后,他开始喝8点睡觉前的最后一杯牛奶。喝完酒后,他打了个嗝,然后把他放回婴儿床。
打开他床边的声光铃,对他说晚安,离开他的房间。
看着天花板上闪闪发光的星星,听着铃铛发出的咯咯声,爸爸很快就能睡着,不用在半夜再回到自己的房间。
他可以睡到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有时醒得很早,没有哭闹和自言自语。
每天晚上,3个宝宝入睡后,就是我的时间。
忙碌了一天,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自己安排和掌握的时间,是很珍贵的。
2
来之不易的好睡眠
我们是不是很幸运遇到三个爱睡觉的小天使?不是这样的。
老大出生的时候,我也有过极度崩溃的睡眠体验。
尤其是前两个月,每天晚上醒五六次,经常一夜没睡。
半夜的时候,我抱着他走来走去睡,也没有办法睡。回想起来,那是眼泪。
壮壮在他出生后三个月开始给他进行睡眠训练,后来渐渐好了起来。
虽然我有过强烈的体验,但是面对好的睡眠问题,我也很头疼。
前一两个月,她也没睡好。她晚上经常醒来,通常会起来两三次。她一哭就哄她,怕吵醒壮壮。
所以在我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很迷茫,很焦虑。
爸爸出生于2020年9月中旬。也许是因为有了第三个孩子后,他的精神状态更好了,爸爸也睡得更香了。
即便如此,头一两个月,我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喂他。半夜起来喝牛奶总是很痛苦。
但是,无论是强,好,还是伟大,我对自己的睡眠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尽快入睡。
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我一直都很坚决,不顾一切困难,要让他们尽快睡觉。
有了这个目标,我短时间内就不会想着靠搂抱和母乳喂养来解决他们的睡眠问题了。这简直就是无底洞,是睡觉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然而,新生儿的到来往往是喜悦和困惑的。
初为人父母习惯以刚出生的宝宝为中心,需求也一一满足。睡觉,抱抱,喂奶,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样,新生的婴儿就成了事物发展的主导人物。
然而,应该由父母来领导。只有成熟的成年人才知道什么是对的,并能以理性的方式引导事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不容易。
归根结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排除万难,让宝宝睡个好觉。
否则不坚定,随时会被宝宝牵着走,一切又回到起点。
三
棒棒睡眠发展
以大棒为例。
前三个月,爸爸的夜奶时间基本都是凌晨三四点,最后一次奶餐是晚上十点半。三四点喂完,一直睡到早上七点左右。
四个月后,没有刻意放弃,爸爸告别了午夜奶。晚上十点半喂完奶,他可以睡到早上七八点,但半夜还得起来塞一两次乳头。
5个月大的时候,爸爸一直定时吃辅食,所以我把他的奶都存到晚上十点半,最后一次奶改到晚上八点。
晚上八点开始睡,可以睡到早上七八点。只有在半夜的时候,我偶尔会因为奶嘴掉了而哭,这样我就可以把它放回他身上睡觉了。
6个月左右,爸爸就可以给自己装奶嘴了,这样我半夜醒来就不哭了。如果我给自己戴上乳头,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时候终于实现了晚上八点到早上八点的完整睡眠。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他出生后,我没有定制所谓的睡眠训练。
我们只是寻找一个目标,就是尽快睡个饱觉。其次,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睡觉。他只有自己睡着的选择。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喂棍子打嗝,直接放回去睡觉。
在他的记忆和印象中,没有哄、抱甚至母乳喂养的概念,因为我们几乎没有这样做过。
爸爸出生后,我们没有其他帮手,只有我和我的队友。我们白天要坚强,要照顾好自己,还有各种家务,真的没有多余的时间睡觉。
大家肯定都有疑惑,不就是喂完就放下,他不哭吗?
当然,我哭过。因为不舒服哭了。可能是打嗝没拍出来,可能是尿不湿有屎有尿不舒服,也可能是肠绞痛。
我的做法是,如果你哭了,就把它捡起来一直拍,然后把它放回去睡觉。再哭就继续抱,再鼓掌,以此类推。
确定宝宝没有其他问题,让他们一个人哭个三五分钟问题不大;毕竟婴儿不会说话,不可能否定他们哭闹的表情。
如果过了几分钟还是哭,那就把它抱起来再拍一遍让他们知道我们在一起,然后再放回去让他们学会自己睡觉。
成年人永远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确定方向,才能达到目标。
现在,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是吃饱喝足,到了睡觉的时候,就被放回自己房间的小床。
他不怕睡觉,他有信心能自己睡。
美美地睡了一觉后,我很开心。早上醒来不哭。我在房间里唱歌和玩耍。
他一看到我们进去找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四
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入睡
在睡眠这个问题上,我和队友们一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让宝宝们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这种能力。
就像成年人一样,该睡觉的时候,闭上眼睛,就可以慢慢睡了。就算我们半夜醒来,天亮前看看,还没到起床时间,也可以继续睡。
这样看来,为什么不能从小培养宝宝对睡眠的信心呢?
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自己入睡,即使半夜醒来,重新调整自己,不用哄也可以自己入睡。
被哄着睡觉的宝宝,不管是搂抱还是喂奶,醒来发现没人抱着,乳头也没了。肯定又是一轮哭,然后他就陷入了哄的怪圈。
自己睡的宝宝睡得更久更好。
他们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气质也更加稳定。睡了个饱,醒来没有哭,很舒服。
避免哄宝宝睡觉的辛苦,能节省多少时间和精力?你能做什么比哄宝宝睡觉更好闻?
白天忙着各种杂事,晚上要看孩子睡着后的时间。
我和队友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享受自己的世界。
因此,他们必须训练有素才能入睡。
五
睡眠训练
很多人一提到睡眠训练就反感,甚至明白睡眠训练就是让婴儿哭,大人只要下定决心不去理会就行了。
睡眠训练确实伴随着哭闹,但不仅仅是所谓的哭闹免疫法。
不然我们家也不会有这个训练条件。一直哭吵醒了另外两个宝宝。想象一下三个孩子同时哭的场景,简直太可怕了。
会有哭声,但不是全部。
同一战线
如果你决定给宝宝进行睡眠训练,全家人应该站在同一战线,确定相同的目标,统一日常做法。
到了宝宝睡觉的时候,要确保不打嗝,尿布不脏,没有其他问题。然后就把它放下睡觉,说再见,离开房间。
如果每个家庭成员的做法都不一样,宝宝就会很迷茫很困惑,只有确定统一战线才能执行。
延迟舒适
宝宝放下后,如果他哭了,不要马上进去安慰他。等五到十分钟再进去见他们。
拍一下看看有没有打嗝,尿布不舒服,确定没问题继续睡。如果还是哭,继续重复之前的过程。
宝宝睡着后,如果他醒得早,哭了,不要马上进去。给他们十分钟调整自己。他们还需要学习再次入睡的能力。
常规时间表
睡眠训练的另一个关键是让宝宝养成规律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婴儿出生时,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
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给他们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互动,让他们的身体平衡有序地运转,直到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全,能够接管工作。
简单来说,父母首先要给宝宝建立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帮助宝宝在体型上有一个良好的新陈代谢,让宝宝的饮食、消化、起床、睡眠周期合理。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白天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喂完之后和宝宝玩一会儿,再放回去睡觉。
你不必遵守晚上3小时的规则。宝宝能睡就睡,饿了肯定会哭。
规律的生活和休息自然会让他们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睡眠连接
建立合理的睡眠连接,让宝宝一接触这些东西就知道该睡觉了。
当爸爸出生时,他睡在他的小床上。他出生时,我把他的婴儿床搬回了他的房间。
对他来说,他的睡眠连接是他的床和他的房间。他一被放到自己的小床上,就和睡觉联系在一起了。
还有其他可行的睡眠连接。爸爸晚上睡觉都带着睡袋,既温暖又安全,也让他知道一穿上睡袋就该睡觉了。
棒棒的床边还有一个声光铃。钟里有许多曲调和天籁之音。我最喜欢流水的声音。
我一把他放在床上,就给他潺潺的流水声,这也是他的睡眠信号。
和你一起睡觉的安抚熊也可以成为宝宝的睡眠连接。爸爸有一只小象、一只兔子和一只熊,放在床边,是它们的伙伴。
吃完一顿饭
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全餐。如果喝牛奶的时候太困了,就挠他们的小手小脚让他们打起精神,中途还可以换尿布提神。
荷兰医生还建议我让宝宝直接用纸尿裤喝奶,不然太暖和太舒服了,他们睡不着。但是,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担心宝宝太冷。
但重点是要让宝宝在精神上吃一顿全餐,而不是零食餐。吃饱喝足才能安心睡觉。
睡在自己的小床上。
宝宝和大人睡一张床,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如果不小心压到婴儿,或者给婴儿盖被子,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这种威胁也要坚决消除。
其次,和宝宝一起睡,大人翻身伸懒腰手脚被束缚,躺着都不舒服,怎么休息好?
所以无论如何,从小就让宝宝睡自己的婴儿床是最好的选择。
为宝宝的睡眠祈祷。
我和我的队友都是基督徒。在他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为他们的好睡眠祈祷,这种祈祷一直延续到现在。
面对啼哭的婴儿和不眠之夜,有时候人真的会手足无措,但上帝在每一件事上都照顾着我们。
六
其他被子
橡皮奶头
安抚奶嘴并不是传说中的‘洪水猛兽’,安抚奶嘴真的很好用。
安抚奶嘴可以帮助宝宝快速入睡,缓解焦虑,刺激唾液分泌,缓解肠胃不适。
如果没有奶嘴,宝宝总会用吃手来安慰自己。吃奶嘴比吃他的手好。至少奶嘴可以戒掉。
只是注意不要过早使用奶嘴,以免宝宝与奶嘴混淆。
婴儿在襁褓中。
新生婴儿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焦虑。有一个婴儿来包裹他们的上半身,制造他们在子宫里的假象,可以让他们更有安全感。
郝好和爸爸出生时都使用襁褓,所以他们在被包裹时更容易安静,否则他们的小手会不停地颤抖,这会让他们坐立不安。
注意只是包裹上半身,他们的脚必须可以自由活动。
妈妈的衣服
婴儿对味觉也极其敏感,所以母亲的怀抱常常让他们感到安心。
在他们烦躁哭闹的时候,还可以在宝宝旁边放一小块有妈妈味道的衣服,妈妈的味道也能让他们更稳重。
注意选择合适尺码的衣服,不要不小心给宝宝盖上。
照相机
如果不担心宝宝的睡眠状态,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来解决,可以随时监控他们的状况,确保他们的安全。
七
写在最后
也许很多父母会觉得,只有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才能有安全感。
但是,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对他们安全感的建立更重要吗?
和谐幸福的夫妻家庭最能带给孩子发自内心的安全感,而且这种安全感更加稳固。
其次,他们的安全感来源于真实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放纵,而是有力量的爱,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爱。
睡眠这个话题真的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强求不指责,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要说服对方。
本文只献给有相同认知的人。
做妈妈不容易,和妈妈睡觉也不容易。
妈妈只有休息好了,才能给宝宝们更多有质量的陪伴。
关于作者
来自荷兰的瑞秋有3个宝贝(4岁/2岁/1岁)。与三宝分享斗智斗勇的日常生活,探索寓教于乐的早教游戏,用简单又暖心的方式给宝宝们高质量的陪伴。微信官方账号:一定有我对三娃(Kids3Go)之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