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数字的含义;
(2)数字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3)能够掌握特定情境下数字的相对大小关系;
(4)数字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换信息;
(5)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解决问题;
(6)能够估计运算结果,并说明结果的合理性。
为什么培养数字感很重要?
就像艺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中英文有“语感”,数学也有“数感”。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际问题与数量关系的联系。数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说明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必要的
如何培养数字感
第一,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体验中获得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生活是数学的宝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让他们建立良好的具有数学意义的数感。
第二,在沟通表达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经验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拓展思维,丰富对数的理解,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第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估算,在估算中培养数感。
估算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无法精确计算,或者说没有必要计算出精确结果的计算方法。它能合理地估计或推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
第四,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数字感。
掌握数字在特定情境下的相对大小关系,既是理解数字的需要,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字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有多有少,有多有少,在比较中相当于翻了好几倍,数字感得到发展。
第五,加强解题中的数感
解题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需要一定的数感,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强化已有的数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线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的目标,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制定学生数感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属性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