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

什么是礼仪?

1.“龚建庄经,伦理也。”(《礼记》释义)。

2.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认同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满足礼仪的精神要求。

简而言之,礼仪是自律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对他人表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3.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传统的待人接物的原则(美德)。

仁(仁)、义(忠)、礼(礼、和)、智(智)、信(诚)

热情(温和)、善良(亲切)、恭敬(恭敬)、节俭(节俭)、谦让(谦虚)

儿童礼仪的基本原则

1.礼仪目的: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2.礼仪规则:自尊,尊重他人。善待自己,把别人当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礼仪:善良和尊重。

4.礼仪原则:尊重、关心、包容、真诚。

5.礼仪的精髓:为他人着想,不打扰他人。

不学礼仪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礼仪之邦。《左传》云:“中国因大礼而称夏,因华服而称华。”子曰:“盛世以诗,立于礼,乐也。”孟子说:“尊重别人的人永远尊重别人,爱别人的人永远爱别人。”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不无礼则不生,国无礼则不安。”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礼貌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第二个太阳。”礼仪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个人学识、修养以及对社会的价值。子曰:“不学礼仪,不可立。”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不无礼则不生,国无礼则不安。”知礼而后行。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可以让孩子尊重自己,懂得尊重他人,内化自己的优秀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身心和谐。当他们长大后,能够融入社会,受到尊重,终身受益。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

礼仪的四大误区

1.错误:“这是一套严格的规则,要求每个人都遵守,做一个‘文明’的人。”

良好的举止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外在的规则。

2."这些规则是为富人和有学问的人设计的."

每个人,不管你是宰相还是穷人,都可以做一个正派有礼貌的人。

3.“这只是一个过时的传统。”

今天,礼仪与我们息息相关。个人与身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礼仪。研究表明,幸福成功的人生,高智商或高学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取决于高情商(良好的举止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

4.“礼仪就是奉承。”

奉承和傲慢与“绅士”相反,绅士优雅、谦逊、受欢迎,无论其社会阶层如何。

儿童礼仪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礼仪

1、基本动作(站、走、坐、蹲、接、如何敲门、开门关门方式、咳嗽、打喷嚏、打哈欠...)

2.礼貌用语(你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请)

3.个人礼仪(擦眼睛、擤鼻涕、洗手、洗脸、照镜子、剪指甲、饭后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叠衣服、用卫生间...)

4.基本沟通(打招呼,说话,自我介绍,介绍别人,怎么接电话,怎么打电话,量力而行帮助弱势人群...)

第二部分家庭礼仪

1.尊重长辈(对长辈不应直呼其名,但必须称呼准确、恭敬,听从指令,体谅长辈(让座、让饭、让路),回家、离家时问好,和长辈在一起时请长辈先行,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处理大人的错误...)

2、行为习惯(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保持微笑,收拾自己的玩具,把东西放回原处,珍惜东西,不浪费,与人和谐相处,和父母在一起,如何解决不良情绪...)

3.客人来访(介绍门,请人入座,敬茶,对客人有礼貌,感谢客人收礼,接待小客人...)

4.探望客人(先预约,准时到达,不要乱动乱动,探望或探望病人时要带礼物...)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

儿童礼仪内容

……

第三部分幼儿园礼仪

1.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向老师、孩子、家长问好、道别)

2.课间厕所礼仪(照顾好自己,保持谦逊,把东西放回原处...)

3.教学活动中的礼仪(学会倾听,积极用脑,说话时举手...)

4.户外活动礼仪(排队、上下楼梯、不推别人、不捡护栏、出行必须先出队、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范围内活动、集合解散听口令、不趴在桩上、玩的时候要谦让、玩过的玩具要放回原处...)

5.用餐礼仪(饭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吃饭时不说话,不浪费,吃饭不发出声音,自己送筷子,饭后擦嘴漱口...)

6、午睡礼仪(叠好的衣服有固定的地方,下午仪式,睡觉仪式,起床整齐...)

第四部分是公共场所的礼仪。

1,走(上楼下楼穿过走廊往右;进出教室和办公室,走路轻手轻脚,不影响他人;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过马路走专用通道,边走边吃,随地吐痰,随大流,保持距离,不占盲道...)

2.等待(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也不让别人插队,不席地而坐,不挤到街上妨碍交通...)

3、乘车(主动买票按顺序上车,先下车后上车,上车时不挤不推,不抢座位,对老弱病残孕礼让;开车时不要喧哗,不要往车外扔东西,不要随地吐痰,不要脱鞋,不要蹬座位,不要在车上吃东西,下车时提前做好准备,需要别人让路时使用excuse me,借过或请让路等文明用语...)

4.坐电梯(电梯:不要扒门,不要排门,先出后入,不要强行进入,不要乱按,超载时主动退出...坐扶梯,扶梯靠右,不推不挤,不打架...)

5、游泳池(不要往池中扔污物,不要在池中小便...)

6、图书馆(小声提醒,不要玷污书籍,将书籍放回原处)

7.商业市场(不跑来跑去,不买计划好的东西,不比较,不拆包,不品尝食物...)

8.公园景点等。(维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维护公共秩序,凭票入场,不折花,不践踏草坪...)

9.万一发生意外(地震、火灾、海啸、恐怖袭击等)。,你就报警,自救,不要乱跑,不要惊慌大叫,要冷静,听指挥,听大人的安排...)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

培养孩子常见礼仪习惯的小技巧

1.早期教育和早期护理:孩子在养育,孩子也在养育。

2.孩子跟我学:正确示范,耐心指导,执行规范。

3.生活化教育:规范孩子的日常生活,从细节入手,反复练习,形成习惯,养成习惯。

4.把握礼仪原则:尊重、微笑、嘴甜、得体;心正,貌同,不卑不亢,进退自如。

5.善用弟子规:弟子规是天下第一规,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礼仪教学法

故事启蒙法

行为判别法

演示方法

情境表演法

游戏童谣法

活动竞赛法

故事启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歌曲,自觉接受故事中的教育内容。儿童绘本可以作为教材。

行为辨别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问题情景,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价中辨别美丑、善恶、知好知坏、为什么做、怎么做。

示范法(标准示范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运用直观、形象、规范的示范,帮助和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为幼儿树立榜样。

情景表演法:“听过,忘了;我看到了,记住了;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明白了。“给孩子创设主题场景,孩子通过情景演练获得并强化第一次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的回顾和运用,是对孩子的全面考察,促进价值观的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玩童谣:调节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比如说—

你好,再见。

见面的时候要早打招呼,中间打招呼,晚上打招呼。

离别时说再见,睡前说晚安。

求你了。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进来。

如果你想吃东西,请坐下。如果你想分手,请慢慢走。

借东西求助说请,这才是体面的。

谢谢你。不客气

如果有人帮我,谢谢。如果我帮助别人,你是受欢迎的。

谢谢你。不客气经常使用,更有礼貌。

抱歉,没关系。

如果你做错了,道歉,对不起,不要再做了,

你道歉,我卑微,对不起,没关系。

活动竞赛法:竞赛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有了前期的礼仪教育,孩子会对礼仪有一个初步的正确的概念,比如“漫画比赛”,或者问答比赛,老师(家长)提问,看谁答的多,这也只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

儿童日常礼仪习惯详解

陈胜

1.按时起床,问候父母、长辈或老师(例如:“妈妈,昨晚睡得好吗?”)。

2.自己铺床。

3.洗手(刷牙、洗脸、梳头等)。).

微弱的决心

1.向父母、长辈或老师打招呼(例如:“妈妈,我要睡觉了。你也休息吧!”)。

2.洗手(刷牙、洗脚、洗袜子等。).

3.铺好被子。

4.把脱下来的衣服依次叠好放在身边或者挂在身边。

5.睡觉的时候不要说话。

吃饭

1.餐前摆好桌椅,拿好碗筷,上菜。

2.请父母、长辈或老师先坐下。

3.如果有客人,暂时不要入席为宜。

4.团体用餐排队进入餐厅时,座位要左进右出(所有座位都一样)。

5.坐下时,以剑指(中指和食指并拢)平稳地放在桌上坐下为宜;站立时也是如此。

6.碗端要平胸,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压在碗沿上,手掌平放,故称“龙珠”;右手要三指握筷,位置要在下七里,上三里,叫“冯点头”。

7.吃饭的时候,一手拿筷子,一手拿碗,碗一定要跟着动。

8.吃饭时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张嘴,不要鼓腮帮子,吃饭时不要响舌头,吞咽时不要响喉咙(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

9.吃饭无话(吃饭时不聊天;如果需要说话,要等到嘴里的食物咽下去。

10.咳嗽时向后转。

11,主动给长辈加菜。

12,别人给自己加菜,说“谢谢”。不需要的时候要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

13.如果食物没有掉,不小心掉了一定要马上捡起来。

14.碗里没有更多的菜;每次适量(同一道菜不宜连续夹2次以上);摘菜的时候不要直接吃,要停在饭碗前再吃。

15.不敲碗,不翻盘子,不批评饭菜质量。

16.分享剩菜。

17.没有同桌专供的食物。

18.饭后碗里不应该剩下食物。

19.进出座位不要碰桌椅,打招呼离开座位(比如“我吃饱了,请自便!”) )。

20.饭后漱口。

21.吃完饭,把桌椅挪开,把碗筷洗干净。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

儿童日常礼仪习惯详解(续)

坐直,躺直。

1.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站立时,双脚自然站直,不要一瘸一拐,也不要靠在椅子上。

3.自然坐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坐在凳椅上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4.听课或接待来访者时,要坐姿端正,不要交叉双臂(手臂不要趴在桌子上),不要支撑自己(手不要托腮),不要伸脚,不要仰卧(腿不要张开),不要抖小胡子(腿脚不要振动),不要交叉双腿,不要跷二郎腿。

5.走路要稳,抬头挺胸,向前看,手臂自然摆动;

6.如果你不能站在门里(不要站在门里),你就不能走在中间(走在路边,不要和车争道)。

7.在拐角和门槛处缓慢行驶(大转弯,不要碰到边缘)。

8.不睡的话,就要像弓一样靠右躺着。

全胜

1.早起扫院子,拖地板,整理房间,擦餐具。

2.把垃圾放在适当的地方,不要扔掉。

3.把东西整理好,用完后放回原处。

作出反应

1.家里的客人一定要打招呼;客人离开时,要送到门口,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2.给客人开门,请他们进去坐。

3.为客人端茶倒水。茶果先长后幼,君子后熟(先熟未知,后熟熟悉)。

4.去别人家,你会去上课,你的声音会提高。

敲门时轻敲三下门,没闻到再敲,主人就让你进去了。

6.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不要大声喧哗,不要私自使用别人的东西。

7.别人自言自语的时候,保持微笑,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

8.离开时后退三步,转身慢慢走。

9.长辈和东西需要双手奉上。

10.和长辈一起走,要慢一点,以后再长大,不能莽撞,先长大。

11.年纪大的人来了一定要站起来,但是不能坐下。

12.当你在路上遇到老师时,袖手旁观会在路边迎接你。长辈应该走几步再走。

13.如果你必须在家外出,你必须报告它并返回它。

做客

1.拜访朋友、亲戚、同学时要守时,要整洁,尽可能带一些小礼物,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朋友同学家里,不能大声说话,要讲文明。

3.未经主人允许,不要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使是至亲好友,也要先打个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再使用。

4.如果在主人家吃饭,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先入座,更不能先碰食物。

5.说再见的时候,说一些感谢的话,比如“我今天很开心”和“欢迎来我家”。

口语

1.寻求帮助时,说话温和而谦虚。(例如,“你能帮我一个忙吗?”“请问”)

2.你需要感谢别人接受礼物或者帮助自己。(比如“谢谢!”“太感谢了!”)

3.任何冒犯他人的人都必须立即道歉。(比如“对不起!”“真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