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入门要遵循这三个原则。
一般来说,四岁是开始学音乐的好年龄,但我为什么不让孩子学呢?别的不说,主要原因是目前儿童音乐入门存在很多误区,问题多于成绩,很多问题层出不穷。虽然在专业的音乐学院工作,但是在儿童音乐入门教育方面,让我眼前一亮的机构或个人还是很少的。我不想教我的孩子,所以我选择缺席。
2000年,我和哥哥兼手风琴老师开办了一所钢琴儿童学校。最早的孩子(当时五六岁)现在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也考上了其他著名的工科和医科大学(或者刚考上研究生),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
十五六年后,我和21、2岁的专业或非专业的钢琴演奏者交谈,有很多感触。特别是我发现,当时强调的节奏入门、听觉第一等观念,不仅对音乐学习很重要,对一个人的全面成长也意义重大。无论他们现在从事什么专业,音乐都在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多世纪以来,所谓的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泽(瑞士)、奥尔夫(德国)、柯达伊(匈牙利)、铃木法(日本),覆盖了中国从儿童到大学的所有音乐教育体系。但是2007年我去甘肃皮影戏参观后,发现这些教学方式都是强调节奏和听的概念。在皮影戏中,几百年来被一代又一代不知道任何曲谱,也没有听说过任何教学法的艺术家所使用,而奇妙的方式和独特的效果,让我这个熟悉西方音乐又不熟悉中国音乐的中国本土人惊叹不已,激动不已。所以博士论文里有一章用了四万多字来介绍皮影戏的这种奇妙传承。
经过这样的中西比较和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思考,我认为幼儿音乐的引入应该遵循三个原则,这样才更有可能真正实现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的“培养兴趣,增加修养”的目的(任何一个原则对天才都会无效,这里就不讨论天才了)。
首先,介绍节奏
我们常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指挥家、钢琴家汉斯·冯·波罗(Hans von Polo)宣称:“音乐始于节奏”,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更是将节奏的研究强调到了极致。但目前各种乐器的学习还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除了打击乐,只要是有旋律的乐器,我今天几乎没见过一个,从开始练节奏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皮影戏的学习从一种非正式的打击乐器——干梆子(秦腔中的枣子梆子)开始,再经过两三年的“二手”学习(操作锣、钹、铃、梆子)和鼓(操作锣鼓、战鼓、小锣等)。).这样的话,只学节奏和表演就要两三年。这两三年如新兵三个月的体能训练,训练结束才下连分兵——节奏是皮影戏的体能,但节奏是音乐的体能。
所以在我心目中,理想的儿童音乐学习应该至少有一年的“音乐体能”训练——以节奏为主的综合训练。在这一年中,他们广泛接触各种乐器(入门,当玩具玩,尤其是打击乐),以消除神秘感和纯粹的好奇心。一年多以后,如果正式选择乐器,TA兴趣的精准度会更高,音乐的“体能”会更好,会走得更远。
第二,听力第一
铃木法最大的优点是强调“倾听”的重要性。他指出:
事实上,这种对听觉的重视,在中国传统戏曲的研究中,无论是皮影戏,还是京剧的傅连成班,多年来都是如此。我在博士论文中对皮影戏的传承做了如下总结:
所以我理想中的儿童音乐学习不仅要强调听的重要性,更要强调“听实际的声音”。
所谓听的重要性,就是从胎教开始就培养一个听音乐的家庭氛围。只要全家人都在,音乐就应该成为背景——“无论什么风格和乐器,都让它响”——应该成为父母的习惯。
所谓“听实际声音”,主要是多参加演唱会,多看现场演出——连练习都比CD生动。音乐厅有一个规定,1.2米以下的儿童不得入内,国内专门为儿童举办的音乐会很少。现在,我们可以依靠各种传播手段在家庭中组织儿童、婴儿和胎儿的音乐会,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这个真实的环境。
一个好朋友,为了给怀里的孩子提供真实的演唱会感受,在微信上约了一些家长。她自己弹钢琴,找了一个唱歌的同学。他们一起在一家音乐商店为30或40个家庭举办了一场公开音乐会。孩子们在台上吵吵闹闹,听着听着,效果很好。
第三,重视音乐的母语文化
儿子最早会唱的歌是《两只考虎》《生日快乐》《小星星》。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难道没有几首儿歌可以唱吗?或者说,几千年来,中国的孩子,尤其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的孩子,小时候都不唱歌,还是都唱外国儿歌?
唯一的原因就是西方音乐教育已经毒害了一个多世纪,而中国音乐文化的血脉又是如此薄弱,音乐文化的母语教育严重缺失。
因此,对于0-6岁的婴幼儿来说,他们在经历学习语言的母语学习阶段时,对音乐节奏非常敏感。如果能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母语教育入手,是中华优秀文化从0岁开始影响孩子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