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阅读精神,看答案。

重拾读书精神

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读书传统的民族,关于名人和书籍的趣事数不胜数: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写了几百本书,甚至在给女儿嫁妆的时候,都用了满满一箱子的书;《资本论》的第一位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遇到暴风雨、海船颠簸的时候,让服务员把他绑在椅子上专心学习。诗人闻一多在他结婚那天的早晨失踪了,后来被他的朋友们在书房里看书时发现了...

然而,近年来,我们听到了更多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为孩子开设了经典阅读课。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孩子阅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结果短短三个月,学生人数从20人减少到3人。有记者采访了辍学孩子的家长,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以后入学的时候花时间在学英语、学电脑、学钢琴上更实惠。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点。”

(3)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是“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父母先入为主的拒绝阅读经典,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富文化盛宴的门票,也间接导致了孩子长大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很多书店,你看“畅销书排行榜”,显眼的位置全是炒股、基金、管理方面的书。

拥挤的书店与当代人无法填补的精神饥荒形成了鲜明对比——讽刺的是,我们读的功利性的书越多,这种饥荒就越严重。捧着教具和“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导致精神疲劳,思考社会,思考人性。

⑤很难想象一个精神疲惫的民族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人们在谈论“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是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逝世纪念日的时候,往往夸大了“巧合”,而忽略了这些作家在启迪思想、丰富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

你要说莎士比亚离我们太远,我再怎么学习也达不到他们的水平。然后看看卡内基。很多人在陷入人际纠纷、被炒的时候,往往会从他的“人性弱点”中寻找“速效颗粒”。但是卡内基曾经写道:人活着需要的不仅仅是面包。有的百万富翁因为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类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精神上非常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能企及——是一个人的精神让他的身体富有。

⑦还记得邓青青吗?地震后在废墟中拿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获救后说:“下面很黑,我很害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通过看书来放松恐惧!”

阅读可以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思考为什么要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5.从全文来看,第②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6.试着理解第④节“饥荒越严重”这句话中“饥荒”的意思。(2分)

答:

17.说出第6节划线句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8.结合语境,谈谈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4分)

答:

参考答案:

在结构上,15和(1)是联系纽带。(2)在内容上,与上述相反;(3)引发下文关于重拾阅读精神的必要性的讨论。(3分。65438每点+0分。)

16,(1)视野狭窄(2)精神疲劳和思维疲劳。(2分。65438每点+0分。)

17,对比论证。强调从阅读中获得精神滋养的重要性。(3分。演示方法1,函数2。)

18,(1)我们要保持中华民族良好的读书传统。(2)提倡阅读经典作品。(3)阅读经典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4分。答1.2分,答2.2分,答3分,得4分。有合适的意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