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人评价幼儿教育的视频。

南老师对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内部讲话。

教育与人性

第一讲

2065年4月8日438+00

请坐,我们随便聊聊。今天,请花点时间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先说我的感受。我真的很佩服这里的国际实验学校的所有年轻老师。这句话不是空话。为什么佩服?在这个时代,你们都很年轻,尤其是来自现代大陆,而社会环境,你们能在庙岗这里,这里没有娱乐场所,似乎也没有谈恋爱的机会。太湖大学堂真是修行的地方。你在这冷冰冰的古庙里,却对教育孩子非常认真热情,我心里很佩服你。一般的城市,或者全国各地的农村,都有可以做活动的地方。但是你们晚上都没出去玩,都很清心寡欲,空闲时间还在学习锻炼。有时候我随便做个讲座,有兴趣可以过来听听。这是很难得的,所以我很佩服你。说实话,我年轻的时候,比你还小。19岁外出打工,21岁外出带兵。我不敢想象我是否能像你一样感觉稳定,所以我很佩服你。这是首先要说的心里话。

其次,我认为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深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不管你是从事教育还是以后转行做其他职业,深造都很重要。这在哲学上叫做“人生观”。我经常说现在这种教育是错误的,我也不怎么讲哲学,因为真正的哲学和人生观很重要。我发现现代很多成年人都比你大,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我说的是我的亲身经历。经常问一些朋友,有的现在很有钱,有的是高薪官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回答说,夫子,你为什么问这个?我答应了!不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你是当官的,是想成仙还是不死?这是两个典型的生活例子。富人呢?我经常问,你现在很有钱。你这辈子想做什么?然而,几乎十个发家致富的朋友中有五个会说,老师,我真的不知道!钱很多,我不知所措。我说的没错,这就是教育的问题,没有人生观。

所以我刚才跟你说,我觉得你们是青年教师,我九十多岁了,人老了,都是五六十岁的年轻人。这是事实。五六十岁了,他们觉得自己很年轻!我五六十岁的时候精力百倍,比现在好多了,现在老了。但是五六十岁了,我却没有真正正确的人生观。换句话说,中国有多少人,包括世界上六七十亿人,真的懂人生,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的?这是个大问题,就是教育。

那年我23岁,中国和日本打仗的时候,四川大学找我去演讲。我问什么?总有话题!一个同学建议我们谈谈“人生的目的”。我说这就是问题。我说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先解决逻辑命题问题是题目的主要中心。目的是甚麽?比如我们现在出门上街买衣服,目标就是街上的服装店。这是一个目的。请问,生命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谁带了目的?现在有人说生活是为了享受,这也是一种;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引领全民思维,提出“服务是人生目的”。那时候的孙先生,我们习惯叫他孙总理。谁敢批评孙总理?但我很大胆。我说孙总理说“服务是人生的目的”也不对。谁从娘胎里出来就说我是来服务的?不要!所以人生的目的是享受,是服务,为了什么目的,都是后来的人看了一点知识,自己加上去的。我说你让我讲的题目本身就是错的,这个题目不成立。但是你让我谈论生活的目的。我说的是第二个真相。逻辑上,这个命题本身就有答案。答案在哪里?生活就是生活。

刚刚讲了人生的价值观,人生的目的,现在想不通了。那么人活着,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刚才我提到一个当官的人是想成仙,还是成仙?这两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晋代大英雄桓温说的。这么大的人物,他要造反,他要当大英雄。有人劝他,即使被骂一万年,生命也会被永远记住。他想成为一代人的英雄,这是他的人生价值观。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公开表明了自己的目的。

那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现在经常跟人说,我老了,半开玩笑半实话。我说人生就是“生来莫名其妙”。我们生来都是莫名其妙,父母生我们也是莫名其妙。做一个一辈子都在干这个的人,是不是很搞笑?

我现在讲的内容,听起来离我今天要讲的内容越来越远,但是跟教育有关。我会回来说的。这就是教育的问题。今天的演讲也是为了这个主题。比如我们学校,我知道有些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虽然不在乎,但冷眼旁观,听到风声,就已经什么都知道了。这是老年人的经历。孩子的问题是教育问题,人性问题。刚才我提到了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涉及到全世界人类的教育问题。现在只谈教育。教育基本上是人性的问题。人怎么会有思想?这种思想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人怎么会有情绪?为什么会有喜怒哀乐?而且,全人类和中国人有两句老话,可以概括为:“人心不一,各有各的面目”。把我们当人看很奇怪。我们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世界上也有六七十亿人口。我们有相同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但是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你说他和他很像,但是比较起来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中国的哲学与西方不同。中国人的方言,“人心不同,各有各的面目”,是最伟大的哲学和科学。如果学理科,那就是基因问题。什么是基因?比如上次香港最有名的研究基因的医生来了,我跟他说基因不是生命最初的来源,基因背后有东西。他说是的,有问题。他这次又来了,说发现了什么。我说还有别的,他还没完全找到。

所以,这人性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个问题。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和指向人性。因此,中国人谈论学校和学习。你怎么解释这种学字的古文?你们里面的老师都是学国学的。中国的国学是学文字,学者学文字,模仿文字,借鉴文字。例如,我们唱歌、跳舞和练习拳击。少林寺大师王老师教你易筋经。你看过吗?我们几十个都学了,哪一个学了和王老师的姿势和神态一样的意思?这个标准很难。我说学武术,读书,学文章,演戏,唱歌,能学会跟老师学一模一样,很难做到。这是一个学习的问题,也是一个效果的问题。所以我们搞教育,这是个大问题。所谓学校,中国这个学校字?木字旁边有个十字,是为了搭建一个大家可以专心学习的地方,也就是学校。

所以作为老师,中国人现在对西方教育的认识就是爱,所以我就笑了。你读过多少书?你说的是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还是哪里?西方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情话吗?在中国也没有?中国的情话已经说出来了!至于什么是性?这些都是问题。

所以说到学和效,中国的《礼记》讲的就是这个效。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太重了,孩子总是在模仿老师和家长。教育不仅是口中的教,更是读书。家长、老师的行为、一个想法、一个情绪动作,都是孩子在无形中学会的。这就是教育。这种教育叫做“听”。孩子和人天生就有耳朵和眼睛,他听到了。老师们偶尔会讲两个黄色笑话。你以为孩子没注意听,其实他听过,印象很深刻。父母,老师,社会上的人,随便一招,就已经进去了。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不仅仅是你在课堂上教的东西,整个世界和自然环境都是教育,所以教育就是这么个道理。

中国的《礼记》里有两句话“师者易得,师者难求”。我经常提到,老师有两种,一种是老师,一种是老师。古代的儒家同学是什么样的?教各种知识是老师。你看现在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大学里硕士、博士的教授,都只是传播知识的老师。我也做过多年的大学教授,也教过硕士生和博士生。我自嘲,我毕业了好多硕士博士。我说,小兄弟,我跟你说实话。我相信你会通过学位考试的。恭喜你,虽然你拿到了博士学位,但这不是你的知识。这个度是骗人的。有了这个文凭就能骗到你的粮食,也谈不上学习了。我连知识都没有。活到老学到老,学者也是有效的。这个效果在哪里?很难。

我经常说,现在的教育怎么会有老师?我在大学有个班,很有格调。大家都知道南老师要来上课了,同学们喊注意。我说请坐,请坐。因为我真的很害怕。为什么?我从二十一岁开始带兵,一直在场上校对。都是这样的。几千人全是修修补补的,喊着立正,司令万岁。那时候我留了胡子,假装四五十岁。我觉得自己又高又棒!然而,一年后,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什么废话。这是唱戏!万人敬仰,牛逼!只要说出来,大家都会害怕;眼睛看茶杯,几杯茶就来了。这个味道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不错的!但我已经意识到这没有意义。所以当时给我服务的勤务兵吃饭的时候还得帮我加饭。虽然大家都是勤杂工给长官加菜,而且我自己也吃完了还加了,但是勤杂工看到都傻了。每个人都是这样。为什么不让我加菜?他说你不要我了?我说不行!我是人,你也是人。我有两只手来做这件事。我现在当官了,你养活我。我老了谁来养活我?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废了手!坐下,我需要的时候会叫你的。这跟教育有关系。所以当我带兵的时候,士兵和我是兄弟。和士兵说话不像和你说话。跟军人说话很简单,“妈的”。你觉得那是骂人吗?有时候这是一种奖励。这些军人大多是文盲,没读过书,跟他们说话,就像我们今天这样,会把他打死,所以他懒得听。去你的,去我的,他会明白的。这也是教育。

所以,就像刚才说的,传播知识容易,找老师难。中国讲教育讲了几千年,一个老师用自己的行为、性格、言语影响学生。有道德有人品,一辈子以孩子为榜样。这叫为人师表。比如大家想想,我们在座的都是受教育的,从幼儿园到初中到大学。哪位老师给你印象最深?你最佩服的有几个?我觉得很少见。比如说,有八九十个老师是学拳击和武术的,我学过少林和武当,十八般兵器。我对学武术的老师非常尊敬。后来来到台湾省,遇到一两个。他很高兴见到我。我邀请他在家吃饭。他爱喝酒,唉!邀请过一次,不敢再邀请了。他一顿饭吃了六个小时,慢慢喝,说说自己说过的话。他想让我在台湾省恢复武术教育。这个老师,学武术的,不识字,没什么文化基础,不像这里的王老师,所以我很佩服王老师。

学文学的老师差不多有100多个,还有一些前清举人,名人。真正的老师,我只有一个袁老师,还有一两个学文学的老师。我现在提一个问题供大家参考,大家都反思。那么多老师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值得效仿和敬佩,亲爱的。你想一想,就会像你父母一样想到。有哪些?我想大家和我一样,从小就被教育,很多老师都忘了。为什么?“很难找到老师。”既然我们是老师,就注意把自己的形象留给受教育的孩子。漫无边际了半天,我只是解释了这两句话:“老师好找,老师难找”。

这是关于老师的。让我们现在回来谈谈中国的教育。先不说西方的爱情教育。西方的爱情教育观念已经流行了八九十年。我们的教育没有提到这个。原来的教育没有谈爱不爱,但是比爱还认真。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所有的文化根基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到现在已经4700多年了。我们的历史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我们对这种教育有一个目标。说到这个目标,我又跑题了。

西方的教育史是从宗教开始的,可以说是从摩西十诫开始,再到天主教和基督教,一路往下。世界上的宗教都是教育,但还有一个目的,所以叫宗教。这是对宗教的简单解释。几千年来,西方教育是从宗教演变而来的。中国的教育始于我们的祖先黄帝。不是宗教,是人文教育。所以教育有三个条件:“为君、为亲、为师”。要做全国人民的领袖,掌握所有姓氏的才是王。中国有近万个姓氏,实际上有9000多个,只有几百个姓氏。有本书叫《万兴通谱》,我们万兴宗风的始祖就是轩辕黄帝。这不是宗教教育,而是“工作之王”,是领袖;“知心朋友”就是做长辈,爱民如子;一个“老师”,就是整个国家等于一个大学校,他是校长,是大导师。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君臣相师。当老师超然独立,优于皇帝,优于父母。这是一个老师的尊严。在中国,我们称孔子为“大圣”。作为皇帝,我们不得不把师道凌驾于君道和父母之上来崇拜和尊敬。所谓师道,就是这么威严。古代历史上有三公,他当了皇帝就有老师讲课。我经常讲,书上也有写。唐宋以后,中国古代的皇帝也要学习。每个月都要请一个老师来讲课。老师是大臣学士或者国子监的大学士。这些被邀请的学者被称为京师讲学,这一制度一直保留到清朝。

还有一个故事说,明清这些王侯将相登基之前,也有朝廷教育,请百姓考个翰林学士,学好了再去教孩子。皇帝和皇太后也亲自出来给老师行礼。某一代,皇太子不守规矩,不好好读书,吊儿郎当。这时候,他不得不拍手叫好。王子被老师扇了一巴掌后,老师又为他跪下了。拍手是师道,跪拜是臣子之礼,对不起。太子回去报告老祖母,皇太后,老师打我。老太太不高兴了。这个老师怎么能随便打王子呢?不,奶奶,发泄在你身上!参加宴会的老师被请到宫里,慈禧太后请她吃饭。但是客气点说,某某,我们的孩子让你教,我们皇室的孩子却是读书不读书的皇帝。大臣一听,站了起来,可是太后,读书的皇帝是圣人,不读书的皇帝是暴君。太后一愣,说你说的没错,那就去打吧。

这是关于古代教育的历史,还在这个对话的开头。综上所述,教育的目的和人性的问题。所以经常吃饭讲笑话。我可以说这辈子党政军什么都干过,我也干过正事,人生阅历丰富。但是你看我都90多岁了,现在他们还建了个太湖大学堂。我在这里也是搞教育的,跟你一样,教大人。你看我每天吃饭说笑话,他们都来找南老师。我在教育!另外,我更孤独,没有人听我说什么。所以,我经常边吃边跟你们说,你们郭校长听说过教育无用论。现在讲了几十年,发现中国100多年来一直存在教育问题。

现在先不说教育无用论。一言以蔽之,教育是人性的问题,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最重要的事情。人性到底是好是坏,还是没有善恶?这一点在国外教育哲学中很少讨论。中国比较特殊,有几个学校。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假设儒家以孔孟为代表。儒家说人性本善,人皆生而善。后来是怎么变坏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污染的影响下变质了,所以我们教孩子读三字经,“生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相远”。这十二个字太深刻了,写不出一百多万字的教育书。他说,人性本善,平平淡淡,只是现在。性在哪里?是生命的本质,这种想法从何而来?从人性出发。这个名字叫人性,这个人格也差不多。这个“相”是现状,是一个名称,不是一个动词。人性接近善,每个人都是好人。所以孟子说,你看每个人都有爱的心。当你看到一个人死了,唉,好可怜,他还有同情心。西方人称之为爱情,每个人都有。看看它发生在哪里。所以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人性本善,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性相近”。人性为什么会变坏?没有良好的教育,习惯就被打破了。这个坏习惯受到社会、家庭、父母的影响,各种影响,所以离善良的人性越来越远。所以社会上坏人多了,好人少了,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好的想法和情绪多了,我们的善良和纯洁就少了。“生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远不相学”,所以我刚才提到要学习好的一面。

但同样是儒家的荀子,也是孔子后代的学生和弟子。与孟子差不多同时期,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人性本恶,自私自利。比如宝宝饿了想吃东西,就想自己吃。如果是双胞胎,他会在同时饿的时候抢。因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教育。教育就是把恶习改正为善,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但是,两者都是儒家哲学,有善恶之分,在中国文化中存在了几千年!当时西方的教育并没有我们讨论的那么辉煌。

与孟子同时代的一位学者与众不同,他就是《孟子》一书中提到的高姿。高姿说,人性既无善也无恶。人一出生,就没有善恶之分。善恶被人为认定,事物的对错被割裂。他说人性就像一条毛巾,可以折叠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状,所以你需要教育把他塑造成一个好的人格。苏主张人性本恶。

第四个学派,墨子(翟墨),不同于儒释道和百家。他认为人性生而如白丝,无所谓善恶,无所谓好坏。这类似于高姿的说法,但又有所不同。就看社会教育把他染成什么颜色了。这是关于人性的。

教育是关于什么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矫正人性,使人走向善,这是一个目标。所以,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性。教育是政治和法律。一个国家政府的领导人希望所有的人都做好事,但是人民不做好事,所以他们使用法治和惩罚。所以中国的教育从春秋战国周秦以前就开始掌掴了。这叫夏初,而且不是随便打。所以,我们小的时候,生来就有这种教育。老师坐在那里,让你背《中国古代文学观》的哪一篇,背错三个字,在手心打三下,轻罚;犯了大错,垫手掌打一下,就严重了。

所以前天,我的一个老朋友,杨林先生,八十多岁了。他说,老师,你我是五代朋友,我带了儿子孙子来见你。那天他坐在这里,听到我们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们没有教育?想打车!我们来自同一个背景。他的儿子都四十多岁了。都是喝过外国水的留学生。他当场在这里发言。他说你问我儿子,我儿子小时候被我打过,不是随便的。他犯了一个大错。我叫他躺在凳子上,脱掉裤子。我气得什么都找不到,就用我的拿手好戏打他屁股。我的手疼了三天。他的儿子在那里笑。爸爸,你已经痛了三天了。我痛了四十多年,现在还痛。还好爸爸打了我一顿,我改了。不改就改不了。他父子相视一笑,他说,是啊,教育有时候是必须的。

这是要不要打。现在我们的教育不允许体罚。我现在不是提倡体罚。让我告诉你一个历史故事。其实要不要体罚,很难说。比如我带兵的时候,曾经不提倡体罚。做错了该怎么办?立正,站在前面,双手平放,每个手指拿着一份报纸,站一个小时。你的手不允许下垂。只要你放低姿态,你就会挨打。试试看,站十分钟,它会杀了你。说到这,我没有体罚你,但是比体罚更严重。

我们谈到了教育,人性的善恶,我们都谈到了。教育是为了提高人性,是应该严惩还是仅仅原谅?有一个大问题。我们现在做的是实验教育。我跟郭校长说,我们做这个教育对吗?心情负担很重。比如我刚才讲的就是在座嘉宾的真实故事。举个例子,几周前,一个老朋友来了,说他要接手一个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原来的负责人犯了贪污罪,挪用了很多钱。这个朋友也在做慈善,推动乡村教育。这个朋友职位不低他说我接手的那天,我背了个包打车。他们还没上班,只知道新领导那天会接班。他们没想到他会乘出租车早到。他说我自己推门进办公室,一个科员看见了,问你是做什么的。我是来报道的。我也没说我是谁。那个职员态度很好。请坐下。我只是坐在那里等着,但他不理我。我坐了很久。我说,哥们,我报到也是客人。请给我倒杯水!那人起身倒水,然后聊了很久。他问我姓什么,那人一想,哦,很严重,赶紧用手机给更重要的军官打电话,说某某已经到了这里等你。我说了不要打电话。他在路上开车。听说是我先到了。如果他紧张,万一出事就糟了。

我在说你的问题。你的风格一直很民主,很自由,这很好。你后来怎么说的?他说,我上来就说,我知道公司亏损很大,还有很多坏账。我告诉你,现在这个案子的结论已经出来了,明天我就正式上班了。你有很多不清楚的手,你拿了钱。赶紧还;如果来不及归还手头的钱,就捐给慈善机构;如果来不及捐给慈善机构,就捐给和尚庙,基督教会或者天主教会,赶紧捐。你家后院挖个坑深埋都来不及,可别被我们挖了。如果你喜欢,我很抱歉。我听了就笑了,我说你的演讲很有意思。他说老师这么好?我说你说的很幽默很有趣,所以只能这样处理了。真的翻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腐败了。你是做什么的?不得不被送上法庭。这是人性的问题。

教育与人性有关。当你说一个年轻人犯了错误,你原谅他,让他反省和改正自己吗?还是教育惩罚?这是人性的大问题。至于是惩罚他还是让他自己坦白,很难下结论,要随机应变。简而言之,教育就是启发和引导人性走向善的道路。如果你说一定要完全用爱,那就要求他自动受启发,除非他是圣人。

比如清朝有一个著名的案例,你大概在书上看过。一个年轻人犯了罪,抢人当土匪,被绑上刑场。在被斩首之前,照例有官员会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是的。他这个时候提出来,官方应该替他做。他说我想见我妈妈。那应该是,马上派人去接妈妈,两个人都会哭。然后,妈妈说,你有什么要说的?他说,妈妈,你很爱我。我马上就要死了,离开你。我向你要了最后一口牛奶。妈妈解开给他的时候,他一口咬掉了她的乳头。他说,妈妈,今天的事是你教我的。我从小就爱拿别人的东西,你还鼓励我,说我这么聪明这么优秀,每次都是你教我的,所以我觉得偷人抢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才导致了我今天的下场。

所以怎么教教育是个大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也就是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教好人性。他们和所有的老师一样,没日没夜的照顾孩子,但是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导向,走哪条路,都值得研究。我们这里是实验学校,大家讨论一下正好。有时间我们再讨论。很抱歉让你久等了。(未完待续)

(张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