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千亿市场如何掘金
1.学前教育格局分散,师资匮乏。
2017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儿童* * * 4264.83万人。按照1:15计算,全国共有专职幼儿教师284.32万人,而全国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总数为* * * 230310人,缺口为54万人。按照1:9的标准师幼比计算,幼儿专任教师473.87万人,缺口243.56万人。
幼儿园教师严重短缺。
我国幼儿园教师严重短缺,在二胎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未来短缺会越来越严重。幼师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公办名额少,大大降低了学前教育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此外,目前我国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较低,大量幼儿教师不具备学前教育资质,“无证上岗”现象普遍存在。2014年末,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越秀、天河、花都区幼儿园教师采集的监测信息显示,在抽样的近7000名幼儿园教师中,无证上岗的占32%,民办幼儿园比例高达42.3%。
民办园幼儿比例为53.99%。
虽然我国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众多,但教学管理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幼儿教师普遍学历水平不高,学前儿童教学观念落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家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于是依托各类教育机构的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整体来看,这个行业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等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区,业务差异小,师资资源被利用,市场份额分散。不同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价格战。
2.学前课程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所有中小学统一使用人教版、批准版等指定教材,补习机构的课程也是根据这些指定教材进行规划设计的。即使老师们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统一的教材作为指导,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然而,我国学前教育的核心产品——学前教育课程却没有得到细化和规范。唯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只是泛泛地提出重点关注卫生、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没有规范教材选用(公立幼儿园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全国各地的民办幼儿园都是根据大纲自行选择教材,这也导致了我国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正规机构的课程成本中,R&D费用占60%,剩下的40%用于教材教辅的制作和市场推广,总成本超过百万元,一个成熟的学前教育课程从开发到投入市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幼儿园的规模和资质直接影响其课程的质量。由于占大多数的单体幼儿园和分散幼儿园无力承担高昂的课程研发成本,选择山寨抄袭其他机构的教材和课程,导致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混乱。
学前课程的成本结构
3.幼儿基数扩大导致“幼儿园荒”和“入园难”
随着幼儿基数的扩大,学前教育将“幼儿园荒”。数据显示,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新增出生人口1867万人,其中约45%的贡献率来自二孩家庭。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正式实施,因全面二孩政策而出生的最早的孩子将在三年后,也就是2019年达到学前教育的入学年龄。据预测,2019年因“全面二孩”政策将新增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近600万,2020年新增约11万。到2021,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适龄儿童扩大的影响最大。当年学前教育适龄儿童增加约15万人,预计学前教育幼儿园319500所。公报显示,2015年* * * *幼儿园22.37万所,与2021年预测数31.95万所有9.58万所的差距。2021年后,二孩时代将迎来持续的入园高峰,届时幼儿园数量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学前教育行业将面临严重的“幼儿园荒”。
从2019到2021,我国新增适龄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中国幼儿园数量
目前市场排名前五的幼儿园之和不到幼儿园总数的2.5%,行业集中度较低。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快速发展的品牌,如虹影教育、北京袁波、金色摇篮、红黄蓝、京华和睦、蔡威、伊顿等。,整个幼教行业的集中度还很低,拥有大量连锁的幼儿园,如虹影教育,主要是通过加盟完成的。最大的直营幼儿园旗下的连锁园数量只有近100家,直营幼儿园的市场集中度很低。
目前市场前五的加盟+直营幼儿园。
另外,现有幼儿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幼儿园甚至没有办学资质。根据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公布的数据,全国已取缔超过10000所不合规幼儿园。即使是正规幼儿园,也存在规模小、管理混乱、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科学等诸多问题。
中国学前教育市场规模
为缓解“入园难”,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但与国际相比,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仍显不足。根据国际经验,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在60%-80%之间的国家,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平均为7.73%。2015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已达75%,提前实现了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确定的目标,但财政学前教育经费仅占3.5%(2013)。为了弥补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保证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中国学前教育投资
4.早教市场大,问题多。
早教行业在国内经过十几年的引入,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并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从整个行业的运行来看,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业发展迅速,品牌认知度和依存度高。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国外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早教,早教机构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此外,家长倾向于选择口碑好、教学质量高的早教企业,对品牌的认可度和依赖度较高。
二是市场监管薄弱,门槛低。在中国,0-3岁婴幼儿的教育还没有纳入教育体系。早教机构一般以企业咨询或文化学校的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不需要去教育部门备案。工商部门只是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管。
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人才匮乏。早教行业专业性很强。目前从事早教工作的老师大多是经过短期培训后来自早教行业。人才缺口很大,现有员工普遍素质不高,离职率很高,难以满足早教工作和市场需求的要求。
5.R&D及配套产品销售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配套的教育产品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由于学前教育阶段的诸多特点(比如教育效果不好评估、客户与买单者分离、家长盲目、基本没有辨别能力),各个机构竞争的焦点一直是营销、选址、装修、环境营造,而对于教育产品和服务,大多是拿来主义,有明显的拼凑痕迹,很少有机构在教学研发和产品创新上进行大规模投入。另一方面,由于“4+2+1”的家庭模式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学前书籍和玩具突破了作为“娱乐工具”的定位,成为早期教育和提高孩子能力的“工具”和“伴侣”。总之,学前教育配套产品研发水平不足,但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6产业链布局
中国学前教育这块蛋糕越来越受到机构和个人的关注。目前幼教行业细分市场很多,但可以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B2B模式三个维度来讨论。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包括家庭书籍和玩具、母婴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在线互动娱乐、在线评估和课程等。家庭图书玩具、线上测评、课程的市场竞争力侧重于产品研发和销售。母婴媒体的核心要素是内容、技术创新和线上推广。线上互动娱乐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游戏开发技术、线上推广和APP。电商平台的核心要素是知名度、产品种类齐全、支付系统安全。园内教育主要包括月子中心、社区托幼服务、亲子园、幼儿园、周末培训、体验教育等模式。子曰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环境和价格上。社区托幼服务的区位、课程和规模更为重要。亲子园的竞争力在于品牌、课程、地段,幼儿园的竞争力在于品牌、课程、师资,周末培训的竞争力在于品牌、课程、价格,体验式教育的核心在于品牌、服务创新、价格。B2B模式主要包括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教材设备销售等。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产品研发和销售。
6学前教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幼儿园教育尤为关键。现在的孩子升学压力很大,良好的小学教育成为成功进入重点中学的基础,从而帮助孩子将来进入名牌大学,从而激发小学阶段的择校热情。以广东省某重点小学为例。去年,该小学的250个招生名额吸引了近2000名学生报名。为了脱颖而出顺利进入理想的小学,孩子们面临着学习能力测评和面试测评的激烈竞争。因此,为了打好基础,为择校做好准备,家长对良好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好的幼儿园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力,这些对于面试和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学龄前儿童入学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的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爱和责任(61.4%)、为孩子提供系统规范的教育(43.6%)、注重营养卫生、饭菜颜色丰富(34.9%)、保障孩子健康(25.7%)。很多小规模幼儿园设施简陋,安全保障差,教育质量堪忧,无法为孩子提供安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家长放心,满足孩子的需求。因此,市场对大品牌、高质量连锁幼儿园的需求正在升温。
一个好的幼儿园不仅能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启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未来十年,中国的幼教行业有人口基数、城市化、消费升级、家庭结构、教育传统五大因素的强力支撑,中国的市场足够深度。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旺盛与供给有限的矛盾,将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在未来产生高溢价。目前学前教育行业垂直整合,0-6岁教育服务群体的出现逐渐成为趋势。其理论研究、课程、产品、渠道推广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规模效应、范围经济、品牌效应等优势不断凸显。未来幼教机构的竞争更倾向于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资本的合作下打通幼教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平台型公司显然会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