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万遍的书。

儿子上小学之前,每天睡前有半个多小时的亲子阅读。就像奥利维亚·皮杰一样,他会从自己的小书架上翻出一堆绘本,倒在床上。我开始和他讨价还价:

我的谈判技巧比奥利维亚的妈妈差太多了,我几乎从来没有赢过。

如果你觉得结束了,那么图森的格局就被打破了,这是亲子阅读的第一层次。十本书里,肯定有一本已经读了9999遍,今晚还会再读三五遍。我称之为最喜欢的“让我口吐白沫”的书。

在每个时期,这种喜爱都是不同的,比如《母鸡去散步的玫瑰》、《蚯蚓的日记》、《猜猜我有多爱你》、《忙碌的小镇》、《可爱的小老鼠》、《阿罗》、《不一样的卡蜜拉》、《做个小良民》等等。同期有三四个喜欢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相信和孩子一起阅读过的家长都能理解我的意思。你可能像我一样,乞求怜悯,拒绝,甚至威胁利诱:

但是,收获很小。你不知道这本读了几万遍的书还会再读多少遍,但你很清楚,即使你不读这本书,你也很快会面对下一本一万遍。你可能会和我一样在心里绝望的呼喊:这有什么意义?这样读书有什么意义?!

幸运的是,儿童教育工作者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这是非常有意义和有益的。为了孩子,这种重复阅读一定不能停止。

爸爸妈妈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些单词,在阅读时遇到并知道是什么意思,对阅读完全没有影响,但从来不记得用,在该用的时候总是用一个类似的、更常见的替代品。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词如果不反复使用,就会变成僵尸词,在大脑中半死不活,很难快速准确地提取和使用。

在亲子阅读中,如果孩子反复听到故事中某些词语的使用,慢慢地,这些词语就变成了“活”字。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做了一项有趣的科学研究。他们在三个故事中分别嵌入了几个难的生词。两组3岁的孩子,每天由父母在同一时间朗读。第一组读了三个故事,第二组只读了其中的一个。结果,第二组记住了更多的新单词。说明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对孩子掌握词汇是非常有益的。

喜欢让父母反复给自己读同一本书的孩子,往往集中在2到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是学习期,从零星的跳字,到能说三五个字的简单句,再到连贯的复合句。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一页只有一两句话的绘本。爸爸妈妈注意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绝大多数优秀的绘本都有一个特点:句式雷同,重复——当然,这也是大人特别厌倦这类绘本的原因。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绘本《棕熊棕熊你看到了什么:

这本绘本的全文只有一个句型,英语国家的孩子都很熟悉。爸爸妈妈觉得前三句:

通过反复背诵,这个句子结构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反复给孩子读同一本书,可以帮助孩子慢慢掌握各种句子结构,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定的节奏,比如轻重音、升降音、连读、停顿等等。所以,尽管你可能不懂日语或韩语,你可能还是听不出这两种语言的区别。同理,为什么我们说外语经常带口音?即使你每一个字的发音都很标准,母语者还是一听就知道你不是母语,因为我们说外语的节奏和母语者不一样。

当父母反复朗读同一篇课文时,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时不时地跟着朗读、模仿,以便在这种反复练习中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节奏。对于刚开始学汉语的孩子来说,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早更好的学习汉语。

流利阅读是指快速、准确、有感情地阅读单词的能力,是文本理解的基础。没有流利的阅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单词。

反复阅读和孩子阅读后不可避免的模仿,可能有助于孩子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当孩子把整本书的每一句话都背熟了,就会更愿意去读下一本书。

对于家长来说,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一眼就能看懂,所以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理解力往往被忽略。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理解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有办法一下子完成。每重读一遍,孩子都会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有新的发现。只有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孩子才能真正彻底地理解一个故事。

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没有这样的实践机会,孩子的学习更容易变得流于表面,似是而非。

蚯蚓日记里有一页。小蚯蚓遇到了一群蚂蚁。蚯蚓想到他的父母告诉他要有礼貌,所以他对他遇到的蚂蚁说早上好。结果蚂蚁大军浩浩荡荡,小蚯蚓站在那里说“早上好!”早上好!"

每次看到这一页,我都不停地说:早上好!早上好!早上好!早上好!.....即使完全没有表情和动作,只是这么简单的重复,就能让儿子躺在地板上笑得喘不过气来。

不知道爸爸妈妈有没有关注到。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单纯的喜欢这种重复,爱不释手。所以,只是为了孩子的爱,为了孩子对阅读的爱,家长要坚持反复阅读,尽可能多的给。

学习拼音语言(如英语)的孩子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很多英语早教学者发现,那些没有接受过正规拼音和识字教育,却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会了阅读的四五岁的孩子,无一例外的都有过长时间反复给他们读同一本书的经历。虽然没有研究表明在中文阅读中也会发现同样的情况,但想培养孩子英语阅读能力的家长不妨一试。

诚然,作为一个有着十年阅读经验的老妈妈,我知道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同一本超级幼稚的小书有多让人抓狂。但是为了孩子,你可以忍。不仅要有求必应,还要读得有情有舞。

当读到孩子能准确复述整个故事的时候,陪读的妈妈可以在这种重复的阅读中加入一些素材,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给自己找点乐子。

以散步的母鸡罗斯为例。第一句:Rose母鸡出去散步可以改成Rose母鸡出去散步,Rose母鸡出去散步,Rose母鸡出去散步。

爸爸妈妈可以先换一个字,观察孩子的反应。一般来说,孩子会很敏感地指出“妈妈/爸爸,你看错了”,这样你就可以和孩子做游戏,让孩子替换同义词。如果孩子没有发现,很可能说明孩子还没有真正掌握故事,你可能还要继续“照本宣科”一段时间。

以散步的母鸡罗斯为例。里面有一个相同的句子结构:“走过院子,绕过池塘,穿过草堆,经过磨坊,穿过栅栏,钻过蜂房”。孩子可以用相同的句型造句,让想象力自由发挥。他们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孩子们造的新句子画成一首新的《牵着母鸡去散步》。

为了宝宝,请振作起来,读一万遍!